券商2024年投行业务、债券业务和财务顾问业务三项执业质量评价结果出炉。执业质量评价是激励约束券商提升投行业务执业水平的重要方式。根据12月31日中证协官方网站发布的情景,三大结果如下:
一是,2023年开展投行业务的96家证券公司中:A类11家、B类66家、C类19家。投行业务质量评价是对证券公司投行业务的综合性评价,统筹考虑了股票保荐、债券承销、并购重组财务顾问和股转公司(北交所)等四类投行业务的开展情况(母子公司均开展投行业务的,合并评价),不涉及对券商资信状况和业务资格的评价。
二是,2023年开展债券承销与受托管理业务的96家证券公司中:A类17家、B类60家、C类19家。债券业务执业质量评价是对证券公司债券业务开展情况的单项评价。
三是,2023年开展财务顾问业务的37家证券公司中:A类6家、B类24家、C类7家。
财务顾问业务执业质量评价是对证券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财务顾问业务开展情况的单项评价。
2024年投行评级结果
从评价结果看,总体客观反映了各公司执业质量,符合市场预期。评价结果的公开发布及监管使用,有益于施展“指挥棒”作用,增进证券公司进一步提高内控水平、执业质量和服务能力。
近年来,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指导下,中证协不断完善证券公司及其从业人员的执业声誉管理制度,在投行业务领域,目前已形成涵盖主要业务类型、综合和单项评价有机衔接的执业质量评价体系,激励约束证券公司不断提升执业质量,履行好“看门人”职责,同时更好施展服务功能,积极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 中信证券 投行相关业务责任人看来,质量评价指标涵盖了内控制度建设及项目执行评价,从具体产品上讲,全面覆盖了IPO、再融资等股权业务、债券各产品业务、并购重组和新三板和北交所业务,评价具体要点也比较完整。
相关责任人称,也因此,质量评价结果能够较为全面完整地反馈出投行业务的质量体系建设和执行情况;执业质量评价指标设计不仅重视单体项目的具体执行情况,更偏重于证券公司内控的整体建设和执行到位情况,是从根本上维护、增进投行质量管理和项目执行,评价结果较为客观、全面;另外,这两年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加入了支持高科技自立自强的相应指标,与资本市场服务国家战略,支持新质生产力的精神是相一致的,有效引导了投行去开发、推荐新质生产力企业,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中证协将及时总结评价实践经验,根据监管职能部门和会员单位的意见建议,进一步研究优化评价指标,进一步强化各类业务评价之间的统筹协调,更好施展投行业务质量评价机制的激励约束作用,推动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
看点一:投行评级获A类券商11家
继个体保代项目撤否率、暂停业务等负面事项可以公开在中证协官方网站查询之后,对于投行而言非常重要的年度评级结果正式出炉。
中证协发布结果。
2024年A类券商分别是:财信证券、 长城证券 、 东方证券 、 国泰君安 、 海通证券 、华泰联合、 申万宏源 、 招商证券 、 中泰证券 、 中信证券 和中邮证券。
而在2023年,A类券商分别是财信证券、 长城证券 、第壹创业承销保荐、华泰联合、金元证券、 南京证券 、申港证券、湘财证券、 信达证券 、 浙商证券 、 中金公司 和 中信证券 。
2024年新增了 东方证券 、 国泰君安 、 海通证券 、 申万宏源 、 招商证券 、 中泰证券 和中邮证券。第壹创业承销保荐、金元证券、 南京证券 、申港证券、湘财证券、 浙商证券 和 中金公司 暂别A类。
C类券商包含:川财证券、 东北证券 、东莞证券、 东兴证券 、国都证券、国融证券、 红塔证券 、华宝证券、华创证券、华金证券、华龙证券、 华西证券 、华兴证券、民生证券、瑞信证券(中国)、瑞银证券、万和证券、银河证券和 浙商证券 。
今年参评的项目范围更广,这也是2023年券商投行评级进行一次大改之后第贰次应用。从评价结果来看,券商更加重视评价指标的引导作用。因此可以认为,2024年投行评级结果将更为全面的、客观地丈量与反映个体的执业水平,业务项目质量的高低。
从今年的评级安排来看,特别关注2024年券商投行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情况,券商需要统计并汇报。这个指标主要还是来自2023年年底的那次修订,彼时突出功能导向,将投行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情况作为重要标志,包含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最高10分)及其它(最高5分)两部分。可以看到,去年以来,监管屡次提及、强调券商要积极提高与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金融服务能力。目前支援力度已经有显现。
再次获A类评价的 长城证券 表示,公司以“安全、领先、服务”为战略理念和文化主旨,建立完善内控体系,筑牢三道防线,“质量过硬”已经成为 长城证券 投行的明显标签。 长城证券 牢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投行发展业务进程中,坚持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推动资本市场迈向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华泰联合证券表示,公司积极响应中国证券业协会关于投行业务质量评价精神,为提高投行业务质量、金融服务科技创新作出诸多努力与尝试。
首先,严把投行业务入口关,项目承揽前结合政策导向、技术水平、成长性、行业地位等综合打分,对不符合国家政策方针、未达公司承揽标准的项目谨慎承接;第贰,深植 华泰证券 “科技赋能”基因,运用金融科技手段赋能投行业务全链条执行,通过缔造投行业务云平台实现从“经验化”向“平台化”的转型,提高业务质量;第叁,积极培养员工行业研究能力,针对性提高服务新质生产力企业能力,践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第四,通过事后评价、考核引导等措施,建立和缔造“服务实体、质量核心”的投行价值观和文化氛围。
记者还注意到,中证协正拟对《评价办法》进一步修订完善,近期已就征求建议稿征求行业意见,修订内容主要分为三大方面:一是完善股票保荐业务执业质量履职尽责评价指标;二是优化“投行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指标;三是,新增“新股估值定价能力”专项评价指标。
看点二:券商债券业务评级看点多
2024年券商债券业务评级结果正式出炉。今年的评级也有新的看点,体现在扣分更精确、力度更大。
2024年券商债券业务评级结果正式出炉。
今年3月,中证协对《证券公司债券业务执业质量评价办法》进行了修订,并向行业发起征求建议,6月《办法》敲定了最终版,这是两年内的第贰次修订。调整中,为进一步引导券商加强债券风险控制,本次修订增加风控实效指标扣分的条理,将原违约率排名前20扣分调整为排名前30扣分,同时增加相关扣分力度;另增加债券重大诉讼取得突出成果并对厘清中介机构责任界限有示范效应的情形作为风险处置指标的加分标的。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7月14日,由《证券公司债券业务执业能力评价办法(试行)》升级而来的《证券公司债券业务执业质量评价办法》正式发布。因企业债券审核职责已顺畅划转至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证协已对券商开展企业债券承销与受托管理业务进行自律管理,今年评价范围还包含企业债券。
由于2023年的评级采用了全新的评价体系,因此当年披露的A、B、C类别的结果与2022年相比出现了明显变动,缺乏可参考价值。然而,到了2024年,评价体系仅进行了与实际发展和导向相适应的微调,例如提高了扣分与加分的精确度。因此,相较于2023年,最新的评级结果更具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