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医药领域风云变幻,从昔日中药巨头 天士力 的“卖身” 华润三九 ,到国内医药行业并购频仍的新趋势;从中国 创新药 企出海的热潮与新模式,到医药反腐行动的深入与监管风暴的席卷,每一个事件都深刻影响着行业的格局与走向。
并购
三十年前,身世于甘肃 镇原县 一户农家的闫希军,退役后,率领21名专业技术干部和27名战友,共同踏上了创业的征程,从复方丹参丸这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明星药品起步,他们一路披荆斩棘,2002年,这款药更是成为国内首个销售金额突破10亿元的中成药品,市场份额直到今天仍然稳居全国榜首。 天士力 ,作为中药界的老大哥,第壹批上市的药企,“中药也能出海”的典型,和传统药企转型投资道路上的先行者和最大力推动者,其辉煌历程鹤立鸡群。
然而,就在人们期待着“风尘仆仆三十载,而立之年再动身”的 天士力 能够续写新的辉煌时,一个出人意表的消息传来: 天士力 竟以73亿元的价钱被出售。
2024年8月5日, 天士力 和 华润三九 发布公告确认收购事宜。 华润三九 以62.12亿元的价钱,受让 天士力 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手中持有的28%的企业股份;国新投资以超过11亿元的价钱受让5%的企业股份。交易完成后, 天士力 集团对 天士力 的持股比例由45.75%降低至17.2137%。由此, 天士力 控股股东将由 天士力 集团更改为 华润三九 ,实际控制人将由闫希军家族(即闫凯境、闫希军、吴迺峰、李畇慧)更改为中国华润。
消息一出,医药行业人士唏嘘不已,令人不禁反思的是,这家曾经风光无限的中药巨头,为啥会走到“卖身”这一步?
2014年,闫凯境从爸爸闫希军手中接过 天士力 ,一上任 天士力 老总,便闻风而动地推动起了改革大计。他的改革核心,言简意核地概括为“创新”与“投资”两大关键词。押注创新,对于 天士力 而言,既是传承也是突破。复方丹参滴丸的辉煌成就,是闫希军时代的智慧结晶,也是 天士力 直到今天屹立不倒的基石。然而,闫凯境深知,仅靠“吃老本”无法支撑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他上任后迅速布局 创新药 业务,力求在 天士力 的传统优势上开辟新的增长点。
数据显示,2014年 天士力 财报上的一类 创新药 研发数量仅为3个,而这一数字到了2023年已飙升至40个。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率,也从当初的2.92%一路攀升至2023年的15.17%。这样的投入力度,足见闫凯境对创新的执着与决心。
在投资方面,闫凯境同样展现出了非凡的魄力。2014年至2023年,以“ 天士力 控股集团”为主体的对外投资达到了119笔,涉及近百家公司。其中,天境生物、派格生物、 诺思兰德 等7家 创新药 公司尤为有目共睹。而“ 天士力 资本”作为投资载体,其投资项目更是超过了150家,管理基金总规模高达150亿元人民币。
然而,改革之路其实其实不是一帆风顺。尽管闫凯境在创新和投资上倾注了大量心血,但 天士力 的业绩却并未如他所愿持续攀升。2014年至2023年间,公司营业收入规模从125.67亿元跌至86.74亿元人民币。最终,在2024年, 天士力 结束了民营控股的历程,收编为“国字辈”药企。这背后的酸甜苦辣,或许只有闫凯境自己最能体会。
对医药板块而言,2024年最热门的关键词或许就是“并购”。年初,国内医疗器械龙头企业 迈瑞医疗 以66.52亿元的自有资金收购心血管细分领域头部企业 惠泰医疗 控制权,这也是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最大的并购。另外,还有中国通用集团并购整合 重药控股 、中国生物制药收购IVD企业 浩欧博 、 东北制药 以约1.87亿元收购鼎成肽源、 康缘药业 收购中新医药100%股权、海尔集团收购 上海莱士 等大型案例。 东吴证券 研报称,2024年第叁季度,A股共有57家上市公司(作为竞买方)披露并购重组进展,数量明显上升,创下自2018年以来单季度历史新高。
国内医药行业并购活动频仍的 势头反映了行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和政策支持。并购活动有助于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企业竞争力、推动行业整合。而这一趋势与国际医药巨头通过并购快速发展的经验相吻合。从国际经验来看,医药巨头如辉瑞、美敦力等,都是通过一步步收购、扩充产品线,最终成就如今的行业地位。
出海
弗若斯特沙利文发布的《2024中国生物医药出海现状与趋势蓝皮书》指出,自2023年以来, 创新药 海外授权(License-out)成为 中国医药 企业出海的主要方式,标志着中国 创新药 行业从“引进”向“输出”的转变。2023年,License-out项目的数量第壹次超过了License-in的项目数量。
过去一年,生物医药产业的出海热潮仍在持续。据统计,截至2024年11月18日,国产 创新药 对外的商务合作(BD)数量达到71项,较2023年同期增长了16%;总金额达到405亿美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了54%。
不同 的是,一种新的出海模式——“NewCo”模式被解锁,并被寄予厚望可能成为未来出海的新潮流。 恒瑞医药 是第壹家采用“NewCo”模式的企业,2024年5月,该公司将其三款GLP-1类 创新药 许可给美国Hercules公司,并获得了高达60亿美元的首付款加里程碑付款,同时还获得了Hercules公司19.9%的股权。
另一家成功案例是港股上市公司康诺亚,该公司在半年内两次利用“NewCo”模式成功推动三款双抗产品出海,并获得了海外公司的部分股权。
众诚智库顶级咨询师邹春燕认为,“NewCo”模式相较于其它出海路径具有优势,因为它其实其实不是一次性交易。 创新药 企不仅能获得资金支持,还能通过海外基金获得合作方的股权,从而搭建国际化管理团队,吸引更多投资者,实现公司的国际化布局。
中国药企热衷于出海,是因为全球 创新药 市场巨大,海外市场蕴含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另一方面,海外 创新药 的定价空间更广,药企有望以更大的投入产出比从而获取更高的 利润。
相较于国内市场,部分海外发达国家展现出更为广阔的 创新药 物市场潜力。以美国为例,用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衡量参数,美国的经济总量高于我国。在支付能力方面,2023年我国人均医药支出为164.2美元,相比之下,美国的人均医药支出高达1780.1美元,是我国的10.8倍之多。
而中国医保控费力度大,医药企业选择以降价换销量,盈利能力受挫。从医疗保险体系的构成来看,我国医疗保障体系以社会医疗保险为主导,而美国是以商业保险为支柱的医疗支付体系。我国基本医保需要平衡考量全国参保人员的用药保障需求与医保基金的实际支付能力,且商业保险的绝对值和占比仍然较低。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在 创新药 支付支持方面的力度相对有限。
业界对于中国 创新药 行业因好药苗子被海外买走而是否能继续做大做强的问题表示忧虑。 中国医药 创新增进会会长宋瑞霖认为,这种担忧有其合理性,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审视,这也恰恰证明了中国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和国际认可度的增强。他指出,当前中国 创新药 行业正面临着务必改革的关键时刻,需要构建一个更加包容和支持创新的制度环境。尤其是在 创新药 的支付制度方面,不能再完全沿用基于仿制药所建立的医保体系。
强监管
2024年3月,有消息称,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积水潭医院原院长田伟因涉嫌贪赃枉法被相关部门带走调查,此事迅速传开。田伟,现年65岁,是骨科临床与研究领域的资深专家,尤其在脊柱外科领域享有盛誉,不仅是北京积水潭医院脊柱外科的开创人之一,还是我国医用 机器人 自主创新领域的开拓者和领衔专家。他曾执掌积水潭医院长达17年,期间该医院骨科在全国专科声誉排行榜中连续13年连任榜首。2019年,田伟更是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但如今却因涉嫌贪赃枉法而“落马”。
除田伟外,还有多位医院院长、书记接受调查,包含同济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程英升,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党委副书记曹瑞, 重庆市 中医院原党委委员、院长左国庆,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壹医院( 安徽省 立医院)原党委委员、副院长刘雨生等。同时,地方卫健委和医保局官员中也有多人落马,如 广东省 卫生健康委原党组书记、主任段宇飞, 海南省 医疗保障局原党组书记、局长蔡仁杰。
据公开信息统计,2024年已经有至少320名医药卫生全面的“关键少数”被查,其中包含160余名医院院长或书记,超过20名为厅级干部,涵盖地方卫健、医保、药监领域的“一把手”。
在医疗领域,除了打击贪赃枉法外,维护医保基金安全、打击医保骗保也是重中之重。今年,国家加大了打击力度,多地公布了医保骗保犯罪典型案例。例如,无锡虹桥医院因存在虚假就医、伪造变造资料、虚构医药服务项目的表现,被罚款5895万余元;同属一位法定代表人名下的昆山虹桥医院也因违规收费行为被罚款188万余元。另外,阿斯利康骗保案持续发酵,多名公司高管被调查。
国家医保局还重点关注医疗产品价格虚高等许多问题,要求排查虚开发票、“一药双价”等许多问题。今年8月, 心脉医疗 因其胸主动脉覆膜支架及输送系统价格虚高被国家医保局公开问询,随后该产品降价超过40%。
随同空前绝后的监察管理风暴,多位企业高管因涉嫌违法违纪被立案侦查或留置。截至2024年12月15日,年内已经有47家上市公司公告51名董监高人员被实施留置,数量创下历年新高。涉及医用耗材、连锁药房、中药制药、化学制药等多个细分领域。
对此,北京至瑾律所医药合规律师李岑岩表示,这些事件反映出医疗行业中高管犯罪行为的严重性,并对相关公司造成不良影响。医药反腐行动深入,倒逼企业强化合规意识;同时,资本市场监管严字当头,明确打击行贿罪、信披违规、内幕交易、操作市场等犯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