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海尔生物、上海莱士合并,背后暗藏隐忧

【海尔生物】海尔生物、上海莱士合并,背后暗藏隐忧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1-3 15:19:00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海尔生物】 【上海莱士】 【海尔集团】 【净利润


K图 688139_0


K图 002252_0

  12月28日, 海尔生物 (688139.SH)发布了关于规画重大资产重组的停牌进展公告,公司正在规画由 海尔生物 通过向 上海莱士 (002252.SZ)全体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形式换股吸收合并 上海莱士 并发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资金。因本次交易尚处于规画阶段,有关事项尚存在不确定性,公司于2024年12月23日开市起开始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高于10个交易日。

  停牌前, 上海莱士 的总市值达到479.3亿元人民币,约为 海尔生物 市值(111.9亿元)的四倍。从经营数据来看, 上海莱士 也占据明显优势,其2023年度的营业收入和归属净收入分别高达79.64亿元和17.79亿元人民币,而 海尔生物 则分别为22.81亿元和4.06亿元人民币。由于 上海莱士 的总市值、净资产和业绩远超于 海尔生物海尔生物 计划合并 上海莱士 ,这场交易也被市场称为“蛇吞象”。

  针对市场“蛇吞象”的说法,海尔大健康品牌盈康一生相关人士对《理财周刊-财事汇》回应称,“不存在说谁吃谁,我们是同一实控人下的整合,可以理解成为一家新的企业。”

  可是,悬殊的体量差距,无疑让此次并购格外有目共睹,也让外界对重组能否顺畅完成布满疑问。

  “蛇吞象”式并购,早有布局

  “盈康一生”是海尔集团旗下大健康生态品牌,深耕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生物科技三大领域,旗下拥有三家上市公司—— 海尔生物盈康生命上海莱士

  此次资产重组的“主角”中, 上海莱士 是在1988年成立、2008年在A股上市的中外合资血液制品大型生产企业,专业从事血液制品,是我国最大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之一。

   海尔生物 则建立于2005年,2019年在上海证交所上市,是血液分离设备、检测设备和采浆耗材供货商,主营智慧实验室、数字医院、智慧用血等数字场景综合解决方案。

  同为海尔集团控制下的两家上市公司,2023年报显示,海尔集团通过控股股东 海尔生物 医疗控股,及一致行动人海创睿和海创智,合计持有 海尔生物 42.67%股份。最新的股权结构显示,海尔集团通过海盈康(青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持有 上海莱士 20.02%股份,并控制 上海莱士 26.58%的表决权。

  其实,此次合并早有迹可循。2023年12月29日, 上海莱士 股东基立福与海尔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及股份购买协议》,海尔集团或其指定关联方拟协议收购基立福持有的 上海莱士 13.29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0%,转让价款125亿元;同时,基立福将其持有的剩余 上海莱士 4.37亿股股份对应的表决权委托予海尔集团或其指定关联方行使,占公司总股本的6.58%。

  2024年1月21日,经基立福与海尔集团协商一致,海尔集团指定海盈康作为上述协议项下的承继方。海尔集团合计控制公司17.66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6.58%)所对应的表决权,海盈康将成为公司控股股东,海尔集团将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2024年7月29日, 上海莱士 召开2024年第贰次临时股东大会完成公司董事会换届选举。本次董事会换届后,公司第六届董事会合计9名董事,海盈康控制董事会过半数董事席位。公司控股股东更改为海盈康,实际控制人更改为海尔集团。

  10月18日晚披露的活动记录表显示, 上海莱士 表示,公司成为海尔集团大健康生态品牌盈康一生的成员。

  据公告透露, 海尔生物 作为海尔集团大健康板块创新战略孵化的第壹家上市公司,在生命科学领域取得良好发展态势。

  从财务方面而言,2024年前三季度, 海尔生物 的营业收入17.82亿元人民币,归母净收入3.09亿元人民币,均出现下滑,分别降低了2.43%和13.45%。相比之下, 上海莱士 则保持了增长势头,同期 上海莱士 实现营业收入63.14亿元人民币,归母净收入18.38亿元人民币,分别同比增长6.39%和2.81%。

  目前来看,两家企业合并后,有望改善 海尔生物 营业收入乏力、利润下滑的紧张局面,利用 上海莱士 利润来缓解业绩压力,实现财务报表优化。但其中的定 时炸弹也是不容忽视的。

  业绩下滑,费用激增

   海尔生物 自建立之初,凭借海尔集团的品牌背书与资源支持,在生物医疗低温存储设备领域崭露头角,打破国外技术垄断,2019年10月头顶“ 物联网 生物医疗第壹股”光环登陆科创板,融资渠道拓宽,宣称要深耕生命科学与医疗创新领域,利用 物联网 技术为传统生物医疗赋能。

   海尔生物 看似业务疆土不断拓展,发展态势迅猛。但其实,盈利增长乏力。

  公开数据显示, 海尔生物 近两年的营业收入和净收入双降,2023年营业收入22.81亿元人民币,同比降低了20.36%;归母净收入则4.06亿元人民币,同比降低了32.41%。

   海尔生物 2024年前三季度延续了这种下滑的 势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43%,归母净收入同比下降13.45%,扣非净收入同比下降5.85%。反观高端医疗设备的 迈瑞医疗 ,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99%,归母净收入同比增长8.16%。甭管是在体量方面,还是在增速方面均远超 海尔生物

  究其背后的原因,一方面, 海尔生物 为推广新业务拓展新市场、广告宣传、渠道建设费用大幅增加,销售人员薪酬支出也水涨船高,侵蚀了大量利润空间。其销售费用率从2020年的11.95%上涨至2023年的14.98% ,管理费用率从2020年的5.07%上涨至2023年的8.04%,三年间增长幅度将近60%。研发投入方面,从2020年的10.75%增至2023年的14.06%。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研发投入剧增,可是未见成果;另一方面,市场竞争加剧,老牌竞争对手在高端市场持续施压,而行业新进入者凭借低价策略抢夺中低端市场,造成 海尔生物 毛利率也从50.49%下降到48.27%,其市场份额被蚕食,竞争力下降。

  面临激烈竞争, 海尔生物 看似多元化的业务布局,实则根基不稳,核心竞争力被不断稀释。如今计划“蛇吞象”,或涉及较大的危险和挑战,如整合难度、文化融合、管理挑战等。

   海尔生物 能否成功消化 上海莱士 ,实现协同效应,还需要时间和市场的检验。

  大健康领域整合背后,隐忧重重

  “海尔系”的大健康领域中,整体业绩表现其实不理想。2024年前三季度,仅有 上海莱士 实现营业收入净收入双增, 海尔生物盈康生命 的业绩均出现下降。 盈康生命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26%;归母净收入8254.47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24%;扣非净收入7591.77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42%。

   海尔生物 在主要业务经营中,收入质量也在下降,资金回笼速度变慢,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资金流净额为1.14亿元人民币,同比大降31.96%。这意味着可能大量金额被应收账款、存货占用,因此可能还增加了将来的减值风险,进一步侵蚀利润。

  而 上海莱士 的经营性净资金流也难言稳健。公开数据显示, 上海莱士 经营性净资金流为5.16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下降73.43%,充分反应了资金流的困境。而 海尔生物 同样经历了经营性净资金流的同比明显下降,两者叠加很可能为并购后公司的流动性管理埋下巨大隐患。

  在资本市场上,三年来,两者股票价格南辕北辙。Wind数据显示,从2022年1月4日至2025年1月2日, 海尔生物 股票价格持续走低,从最高价89.08元/股下跌至23.96元/股,下跌幅度超60%。

   海尔生物 近三年股票价格走势图

  同期, 上海莱士 则显现出了较好的涨势,从期间股票价格最低价4.89元/股上涨至8.68元/股。

   上海莱士 近三年股票价格走势图

  虽然是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但 上海莱士 的市值超过 海尔生物 4倍有余, 海尔生物 当前管理团队能否驾驭这一庞大工程,仍令人存疑。

  两家公司都不是海尔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海尔生物 合并 上海莱士 ,对于 上海莱士 的非控股股东而言,或许有些不公。

  关于两家公司会合并的原因,上述相关人士对《理财周刊-财事汇》表示:“一方面, 海尔生物上海莱士 有共同的实控人海尔集团,这在整合方面更有优势,两家公司甭管是战略方面还是本身业务方面都有更好的协同效应,产业上下游更加协同;另一方面, 海尔生物 在生命科学方面有更大的优势, 海尔生物 在数字化方面能够为 上海莱士 数字化升级赋能。”

  近年来海尔集团在大健康领域进行了深度布局,但极高的行业技术门槛、复杂的战略整合,考验着海尔管理层的商业智慧。目前, 海尔生物 自身业务深陷泥潭,面临成本管理、市场竞争等重重问题,此时开启大规模并购整合,挑战不容小觑。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BioNTech】  【净利润】  【2023】  【对冲基金】  【期权交易】  【木林森】  【2025】  【海尔生物】  【上海莱士】  【海尔集团】  【松发股份】  【资产负债率】  【高端装备】  【山东华鹏】  【新研股份】  【债务逾期】  【2024】  【新能源汽车】  【概伦电子】  【曙光化工】  【分别为】  【稳定性】  【IPO】  【关联交易】  【兰石重装】  【EPC】  【警示函】  【违规行为】  【中央商场】  【控股子公司】  【丽人丽妆】  【三季度】  【控股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