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司登被“3克绒”打得声誉大跌之际,“县城羽绒服”的代表鸭鸭却想悄悄“超车”。
这个冬天,羽绒服行业“丑闻”不断,乱象丛生。2024年11月,有媒体曝光不法商家以“丝”代“绒”的羽绒制品做假乱象,相关话题冲上热搜;次月,行业头部品牌波司登一款售价700多元的羽绒裤充绒量仅3克的事情引发烧议。
这两起事件,一则让消费者意识到羽绒服行业鱼龙混杂,专业品牌或更可靠,另一则使消费者强化了羽绒服“贵也不一定好”的认知。
两波负面舆论中,鸭鸭羽绒服“意外”成为焦点,大把流量向其汇聚。网络上,“国货之光”“高性价比”“年轻时尚”等与鸭鸭挂钩的关键词刷屏。营销助推下,流量转化为业绩,有数据显示,2024年“双12”当天,天猫羽绒服销量榜上,鸭鸭力压波司登、优衣库,登顶第壹。
然而,走性价比路线的鸭鸭,却未必能俘获消费者的心。社交平台上,赞美鸭鸭羽绒服性价比的评论,与吐槽其充绒量少、做工欠佳、鸭绒味重的声音几乎雨后春笋。
左宇摄
品控难保
近几年,鸭鸭羽绒服在消费者视野中出现的频次明显增加,这与公司线上大面积铺排推广有关。
鸭鸭先是在抖音平台,通过短视频、直播形式,强化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使这个老牌国货重回大众视野。在抖音电商取得一定成效后,其又将这一模式复制到快手、拼多多、视频号等多个线上平台,并发力各大社交媒体,提升存在感。
对于许多“80后”“90后”消费者而言,重新回来的鸭鸭似乎变年轻了。
这在业内看来,是鸭鸭在“摸着波司登过河”,其参考了波司登年轻化三板斧:明星广告代言、大牌设计师、上时装秀。
首先,鸭鸭整合上千位行业资深设计师,请来知名品牌的设计总监操刀新品开发,有消息称其每年会开发1000个款式,涵盖不同年龄段需求、不同价格段,“颜值”确有提升;其次,鸭鸭砸重金请王一博、佟丽娅、赵露思等明星广告代言,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的关注;最后,提升品牌形象,2023年、2024年鸭鸭接连登上米兰时装周。
与波司登定位中高端不同,被称为“羽绒服界瑞幸”的鸭鸭,主打下沉市场,走性价比路线。其淘宝官旗内销量最好的是109元的轻薄羽绒服,月售10万+。
诸葛定位战略研究院数据显示,鸭鸭羽绒服主流价格带在300元—500元人民币,虽然避开了与中高端品牌的竞争。但在同价格带内,其也与雪中飞(300元—500元)、冰洁(100元—500元)等品牌贴身肉搏,还面临着新兴品牌低价冲击。
在此环境下,行业出现怪象:一款流行的羽绒服款式,常被鸭鸭、雪中飞、雅鹿等多个品牌售卖,外形相似,售价相近。消费者不免疑问“究竟是哪个在剽窃?”
要在同质化产品中杀出重围,价格是关键,而低价往往意味着牺牲或弱化一些“因素”,例如品控和质量。
黑猫投诉平台显示,鸭鸭近30天出现107条投诉,其中多条指向产品存在破损、开线、跑绒、异味明显等质量品控问题。
社交平台上,与鸭鸭羽绒服高性价比并存的,还有大量“质量差”“羽绒少”“太薄”“退货”等负面评论。这些被低价感动的消费者,最终也被“低价”劝退了。
“老鸭”焕新
对一些“00后”而言,鸭鸭近乎全新品牌。可其实,其建立于1972年,称得上是本土第壹个羽绒服品牌。
1972年,鸭鸭在江西共青城成立,最初名为共青羽绒厂,是我国最早的羽绒制品企业之一。其也有过高光时刻,有数据显示,鸭鸭羽绒服在80年代的市场占有率高达三分之一,相当于每三件羽绒服里,就有一件来自鸭鸭。
风光的日子持续到2001年前后,由于国内外羽绒服品牌的不断涌现和市场竞争加剧,鸭鸭羽绒服的市场份额严重下滑。同时,品牌老化、研发不足、营销老旧等诸多问题凸显,加之电商冲击,至2019年,鸭鸭GMV(商品交易总额)仅有8000万元。
经历大起大落,几乎被市场淘汰的鸭鸭遇到了“白衣骑士”。
2020年,江苏宿迁人樊继波拿下鸭鸭股份全部股权。据公开信息,这次重组项目总投资15亿元人民币,将围绕品牌运营、平台构建两条主线,助力鸭鸭品牌提升。
从过往履历看,樊继波擅长电商运营,曾操盘过雅鹿的线上运营,并做出过成绩,电商领域和羽绒服行业的经验为其接手鸭鸭埋下伏笔。
入主鸭鸭后,樊继波使出浑身解数,他对品牌定位、产品策略、渠道建设和营销策略等方面进行改革。尤其是抓住电商直播红利,凭借极致性价比,鸭鸭成了“县城羽绒服”的代表。
根据鸭鸭对外释放的消息,樊继波接手后,鸭鸭2020年GMV增至35亿元人民币,2021年突破80亿元人民币,2023年已在150亿元左右,较2019年增长超180倍。而2023年财年(2023年4月1日—2024年3月31日),波司登品牌收入为167.8亿元人民币,二者已处于同一梯队。
闷声发财的鸭鸭也想去资本市场搏一搏。
除了是鸭鸭股份老总,樊继波在2021年还拿下A股上市公司万林物流的控制权。2023年该公司营业收入仅3.88亿元人民币,规模、发展远不如鸭鸭。此前市场有消息传出,鸭鸭股份计划借壳万林物流上市,但被回应业务不同大且独立运营。
即便否认,仍然有观点认为,樊继波斥巨资入股万林物流,明显不是为了做大此前的业务,借壳上市或许才是其真实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