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制药 (300630)1月5日发布“重大违法强制退市风险提示公告”,令多家公募基金陷入尴尬局面。
《财中社》梳理历史数据时发现, 普利制药 涉嫌财务做假的2021年及2022年,中欧基金、工银瑞信等基金公司一度重仓甚至增持这只医药标的。这一现象不仅在某种水平上袒露出公募基金在投资风控上存在的疏漏,还可能令投资者承受了不该承受的损失。
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1月5日, 普利制药 发布的《关于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处理事先告知书> 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风险提示公告》显示,公司于1月4日收到中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发的《行政处理事先告知书》(下称“《告知书》”)。
根据《告知书》认定的事实, 普利制药 2021年、2022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虚假记载的营业收入金额合计达10.30亿元人民币,且占该2年披露的年度营业收入合计金额的31.08%;虚假记载的收益总额金额合计达6.95亿元人民币,且占该2年披露的年度利润总额合计金额的76.72%。
公告称,根据前述《告知书》认定的事实,公司可能触及《深圳证交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2024 年修订)》第10.5.1条第(一)项、第10.5.2条第(七)项规定的“公司披露的收益总额连续两年均存在虚假记载,虚假记载的收益总额金额合计达到5亿元以上,且超过该两年披露的年度利润总额合计金额的50%”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公司股票可能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这时, 普利制药 当时担任总经理范敏华,当时担任副总经理、财务总监罗佟凝,当时担任总会计师朱显华,当时担任副总经理邹银奎,当时担任监事会主席丁雨时,和当时担任副总经理、董秘周茂时等人因公司存在的上述犯法行为而被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警告并处以罚款,范敏华、罗佟凝等人还分别被采取十年及8年的市场禁入措施。
1月6日, 普利制药 及其可转换公司债券停牌。自1月7日复牌之日起,公司股票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当日开盘公司股票毫无悬念的一字跌停,截至发稿的下跌幅度19.95%。
在此之前,海南证监局在现场检查中发现 普利制药 “2021年、2022年年报中营业收入、利润等财务信息披露不准确”,于2024年4月对公司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
其后,2024年7月5日, 普利制药 发布《关于前期会计过失更正后的财务报表及附注的公告》。
不过,因为本次对前期会计过失更正及追溯调整“尚未经会计师事务所对更正后的财务报表进行全面审计或对相关更正事项进行专项鉴证”,又因“未能完整提供前期过失更正事项的更正依据”,使得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保存意见的审计报告, 普利制药 于7月5日即被海南证监局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
其后,于2024年7月7日,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非法”而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立案告知书。
中欧、工银瑞信重仓甚至增持
《财中社》梳理历史数据时发现, 普利制药 进行财务做假的2021年及2022年,中欧基金、工银瑞信等公募基金一度重仓甚至增持这只医药标的。
东方财富 Choice终端显示,2020年底,中欧基金持股为1479万股,2021年上半年末增至1615万股,2021年底增至3173万股,同期,其所持股份数量占 普利制药 流通股的比率由2020年底的3.40%依次升至3.71%及7.28%。
特别值得强调的是,2020年底,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003095)及中欧医疗创新(006228)的持股数量分别为1229万股和245万股,2021年底分别增至2141万股和930万股。
2020年底,工银瑞信的持股数量为288万股,2021年上半年末增至384万股,2021年底增至738万股,持股比例由2020年底的0.66%依次增至0.88%和1.69%。
在这个进程中,因为公募基金的不断增持, 普利制药 的股票价格也水涨船高,2021年上涨幅度为31.91%。
需要强调的是,在此之前, 普利制药 股票价格已经在2019年及2020年分别上涨了93.34%和13.66%。这时,公司多位股东则进行减持。好比,2018年底,综合制药(香港)公司持股数量为2134万股,2020年底已经降至80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率由11.65%降至1.83%。
经过一轮疯狂的行情及减持之后, 普利制药 的股票价格连挫三年,2022年下跌幅度达到54.93%,2023年及2024年下跌幅度分别为7.89%和69.89%。
回顾这段历史,中欧基金及工银瑞信等公募基金在 普利制药 股票价格疯狂攀升、股东大幅减持的环境下还继续保持重仓甚至进行增持是否存在风控上的疏漏,值得公募基金与投资者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