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山寨假货”,除监管职能部门加大执法力度外,品牌也要做到“未雨绸缪”。
越来越多的本土美妆品牌受困于“山寨”问题。1月8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从“信用广东”官方网站获悉,广州明辉化妆品有限公司因存在侵犯 知识产权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犯法行为(混淆行为),被 广州市 白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的行政处理。
洁面产品外包装“撞脸”,溪木源曾屡次“打假”
经 广州市 白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查明,广州明辉化妆品有限公司于2023年5月24日、10月12日生产两批次“琪钰清肌洁面慕斯”。截至被立案查获,该公司共生产“琪钰清肌洁面慕斯”1110盒,留样7盒,自行检测消耗3盒,销售1100盒,销售价为20元/盒。按销售价计算,广州明辉化妆品有限公司违法经营额为22200元。
2019年,诺德溯源(广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诺德溯源公司”)建立了“溪木源”品牌。同年,诺德溯源公司研发推出“溪木源”第壹代山茶花系列产品。2022年4月,在“溪木源”第壹代山茶花系列产品的条件上,诺德溯源公司又推出“溪木源”第贰代山茶花系列产品。
行政处理决定书显示,诺德溯源公司聘请朴树和王源等明星广告代言人,采取 线上线下 相结合的形式对“溪木源”品牌进行广泛宣传推广。综合“溪木源”山茶花系列产品的知名度及影响力, 广州市 白云区市场监督管理认为,诺德溯源公司“溪木源”第壹代及第贰代山茶花系列产品的包装、装璜已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所规定的“有一定影响”,应当受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保护。
而广州明辉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琪钰清肌洁面慕斯”外包装,在正面及侧面设计山茶花图案,两面的图形相连并组成完整的山茶花图形,与“溪木源”第壹代山茶花系列产品外包装的装璜高度近似。另外,“琪钰清肌洁面慕斯”的内包装正面同样采用特殊的“晨风”流线图案设计,与“溪木源”第贰代山茶花系列产品内包装的装璜高度近似,客观上使得相关公众施以普通注意力,容易对商品的来源发生混淆误认或认为“琪钰清肌洁面慕斯”与诺德溯源公司存在某种特定联系。
广州市 白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指出,广州明辉化妆品有限公司的上述行为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第壹款所指的混淆行为,责令其停止不正当竞争犯法行为、没收“琪钰清肌洁面慕斯”7盒,同时罚款13000元。
官方网站信息显示,溪木源于2019年在广州成立,定位敏感肌专研功能性自然护肤品牌。2021年8月,该品牌完成C轮融资,投后估值近40亿元人民币。据“溪木源企业官方号”微信公众号信息,2023年该品牌成交额(GMV)突破20亿元人民币,线下渠道拓展门店超万家。
在溪木源天猫旗舰店中,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发现,截至发稿,店铺内销量最高的便是山茶花舒缓氨基酸洁面泡沫,页面显示已售100万+,其中,150毫升款售价58.8元。在评论区,有很多消费者表示“一直回购”“泡沫绵密,的确好用”“很温和”。而在琪钰天猫旗舰店中,清肌洁面慕斯已无法搜索到,客服人员表示该产品“已经下架”,假如想购买,建议“先收藏或看下其它款式”。
值得注意的是,溪木源曾屡次发布“打假”声明。2023年5月,该品牌在声明中表示,尔后生产的产品正装外包装基本附有官方防伪溯源码,消费者可通过扫码功能验证真伪;2024年7月,溪木源上线假货举报平台;2024年12月又更新了产品防伪溯源码。
本土化妆品受困于“山寨假货”,品牌要做到“未雨绸缪”
据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不完全梳理,包含可复美、芙清、C咖、方里等多个本土品牌,均发布过打假相关内容,提醒消费者认准官方购买渠道,告知鉴别产品真伪的要领。
其中,2024年10月,巨子生物旗下可复美在品牌微信公众号发布声明,发现有非法分子私自冒用可复美品牌的名誉,通过仿制产品包装、编造品牌认证信息及开设假冒品牌店等,公然进行制假售假行为。对此,可复美方面表示,已向相关电商平台发起投诉,并联合公安机关及市场监管职能部门严厉惩戒冒牌劣质产品。
另外,据橘朵、酵色母公司橘宜集团发布的消息,2023年下半年,有两家公司恶意剽窃橘宜集团旗下酵色品牌产品,并使用酵色的产品名称、色号和宣传语句,被橘宜集团发现并向浙江 杭州市 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不正当竞争民事诉讼。经过审理,法院判决两家公司赔偿橘宜集团200万元并停止一切不正当竞争行为。
“一些中小企业缺乏创新力,无法自主研发产品,采取了跟风或模仿的措施,通过仿冒爆款产品从中获取利润”,品牌管理专家、深圳思其晟总裁伍岱麒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对于品牌来说不良影响比较大,例如容易使消费者造成混淆、品牌声誉和形象被损害等。”
除监管职能部门加大执法力度外,在伍岱麒看来,品牌也要做到“未雨绸缪”——“积极打假的前提是对商标、包装及装璜等享有相应权益,诸如商标权、专利权等,在此基础上,品牌才能打假以保护自身权益。”另外,建议品牌遇到“山寨”产品时应及时向消费者告知,以便消费者认清真伪。“作为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也要保持高度警觉不被蒙骗,认准官方购买渠道和防伪查询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