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靳恩琦
据中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监管局日前公告, 中信建投 (601066)被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
该决定指出,经查, 中信建投 衍生品业务、经纪业务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内控管理不完善,反映公司合规管理覆盖不到位,违反了规定,北京证监局决定对公司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 中信建投 面临强监管压力,近三个月内公司及有关人员已屡次被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实施监管措施。
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官方网站2024年10月18日消息,经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现 中信建投 在部分项目中尽职调查不充分;未有效督促发行人做好募集资金专户管理;内核未充分关注项目风险;对外披露招股说明书实质更改后内控未再次审批等。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表示,上述行为违反规定,刘乃生作为分管投行业务高管,对上述问题负有责任,决定对 中信建投 、刘乃生采取监管谈话的行政监管措施。
同日,证监局发现 中信建投 存在质控未对部分风险及异常交易情况、项目底稿缺失或不全等情形充分关注,质控环节对财务数据异常及审批把关不严等。
贾新作为当时担任质控部责任人,对上述问题负有责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决定对其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督管理措施。
Choice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 中信建投 证券收到近20张罚单,违规主体包含公司及个人,处罚类型包含通报批判、约见谈话、监管措施等。
公开资料显示, 中信建投 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于2005年11月2日,是经中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的全国性大型综合证券公司。主要股东有北京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与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2016年12月9日,公司香港联交所上市;2018年6月20日,在上海证交所主板上市。
强监管压力下, 中信建投 业绩也同样承压。
iFind数据显示, 中信建投 近年营业收入净利双双下滑。2021年至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98.72亿元、275.65亿元、232.43亿元;净收入分别为102.39亿元、75.07亿元、70.34亿元人民币。2022年及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同比下滑7.72%及15.68%;净收入分别同比下滑26.68%及6.3%。
中信建投 最新财报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3.1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22.13%;实现归母净收入42.9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24.49%。
而根据iFind数据盈利预测, 中信建投 2024年营业收入及净利将继续同比下滑,降幅预计分别为10.76%及13.73%。
值得注意的是,据财联社、澎湃新闻等许多家媒体透露, 中信建投 将迎来新掌舵人。
据了解, 中信建投 证券党委书记、老总王常青即将到任退休,公司已内部已宣布党委书记的任命,后续在履行相应法定程序后,再辞去老总职务。而新任党委书记由 中信银行 行长刘成接任。
而强监管下 中信建投 略显颓势的业绩,或许会成为新掌舵人的一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