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大博医疗预计去年净利润大幅增长,曾因多项违规被责令改正

【大博医疗】大博医疗预计去年净利润大幅增长,曾因多项违规被责令改正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1-13 13:45:06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大博医疗】 【净利润】 【科技有限公司


K图 002901_0

   大博医疗 近日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显示,报告期内预计实现净收入3.5亿元至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3.5%至561.33%。1月13日, 大博医疗 “一”字涨停,报32.03元/股,上上涨幅度度为9.99%。

  作为国内骨科医疗器械领域的龙头企业,近年来, 大博医疗 的业绩可谓跌宕起伏。

  官方网站信息显示, 大博医疗 建立于2004年,主营医用高值耗材,业务领域涵盖骨科、微创外科、神经外科、创面外科及齿科等,2017年在深交所上市。该公司由林志雄和林志军兄弟共同建立,林志雄曾是一名骨科医师。

  依靠髓内钉、空心钉、普通钉板、脊柱接骨板(前路)、脊柱内固定器(后路)等产品, 大博医疗 的业绩曾一路疯涨。2018年-2021年, 大博医疗 的营业收入分别为7.72亿元、12.57亿元、15.87亿元、19.94亿元;归母净收入分别为3.71亿元、4.65亿元、6.06亿元、6.73亿元人民币。

  然而,受集采等原因影响, 大博医疗 业绩在2021年达到巅峰后便开始下滑,盈利能力缩水严重。自2021年起,国家对高值医用耗材实施了大规模的集中带量采购(集采),骨科耗材的价钱大幅下降。从业务线看, 大博医疗 的产品线大面积覆盖骨科、脊柱、关节,与近些年的集采产品范围重合度较高。2022年, 大博医疗 的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8.09%,归母净收入更是狂跌86.3%,降至9255.53万元。到了2023年, 大博医疗 营业收入为15.33亿元人民币,归母净收入仅5897.25万元。

  不过,从2024年第叁季度起, 大博医疗 业绩开始“回暖”。相关财报显示,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88%;归母净收入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5.48%。

  对于此次最新披露的业绩预增情况, 大博医疗 称,随着骨科耗材集采政策逐渐落地执行,公司积极调整经营策略,骨科业务线逐步企稳回升;报告期继续大力拓展非骨科耗材品类业务,微创外科,齿科,神经外科等产品线均实现较好增长。

  业绩波动的同时, 大博医疗 的内部管理问题也备受争议。

  2024年8月,厦门证监局对 大博医疗 采取了责令改正措施,并对公司老总林志雄、总经理罗炯等人出具了警示函。

  经查, 大博医疗 存在多项违规行为,包含关联人名单及关联关系披露不完整,信披事务内部管理不规范,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闲置募集资金使用不规范,年度报告信披存在错误等。

  这些问题不仅袒露了 大博医疗 在治理结构上的漏洞,也引发了市场对其诚信度的疑惑。尤其是关于捷斯尔(厦门)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和百迈思(厦门)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关联交易问题。监管认为, 大博医疗 存在开放部分OA系统权限供捷斯尔(厦门)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百迈思(厦门)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部分人员使用,并协助前述公司开展相关经营事宜。前述公司是 大博医疗 关联方,可能造成利益倾斜,但 大博医疗 未依规披露。

   大博医疗 曾在公告中表示,将严格根据厦门证监局的要求对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整改,及时报送书面整改报告,公司及有关人员将认真吸取教训,强化对证券法律法规的学习,不断提高公司规范运作水平和信披质量。

  新京报记者张兆慧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同德化工】  【2024】  【净利润】  【康辰药业】  【泰凌医药】  【5500万】  【所有者】  【科凯电子】  【思林杰】  【英科医疗】  【中国神华】  【鹏辉能源】  【新能源】  【光伏玻璃】  【避雷针】  【商务部】  【*ST金科】  【市盈率】  【市净率】  【新诺威】  【上市公司】  【关联方】  【创新药公司】  【再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