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拟发行股份收购芯片公司 向核心部件突破 -彩电大王-康佳能否逆风翻盘

【康佳集团】拟发行股份收购芯片公司 向核心部件突破 -彩电大王-康佳能否逆风翻盘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1-15 5:27:46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康佳集团】 【深康佳】 【芯片公司】 【拟发行



K图 000016_0

  一纸收购芯片公司的公告,就让深陷亏损泥潭下的昔日“中国彩电大王”康佳集团,在岁末年初扬眉吐气了一回。2024年12月27日,深康佳(000016)股票价格一度涨停,最终以5.52元报收,上上涨幅度度为5.75%。在让人始料未及的涨停后,深康佳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发行股份购买宏晶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宏晶微电子”)控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今年1月13日,深康佳披露了更多交易细节,并宣布次日复牌;1月14日复牌首日,股票价格直接上演一字涨停行情。

  收购:

  向上游芯片等核心部件突破

  根据深康佳公告,公司拟以发行股份的形式向刘伟等17名交易对方购买宏晶微电子78%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本次交易完成后,宏晶微电子将成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资料显示,宏晶微电子是一家专注于多媒体芯片设计的企业,实际控制人为刘伟,建立于2009年8月31日。2018年,宏晶微电子作为重点依托企业被列入安徽半导体产业发展规划。2023年,宏晶微电子还曾在安徽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拟第壹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

  收购的意图也不难猜想,和大多数家电企业一样,康佳集团要借此推动家电业务从终端产品向上游芯片等核心部件突破。

  “深康佳的消费电子业务、光电业务与宏晶微电子的半导体业务可以形成纵向协同”,上述公告提到,公司能够在高端显示终端等领域提升上游核心芯片的自主可控能力,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还可以进一步完善其在半导体产业链中的布局,且可以为公司的封测业务及 PCB 业务造成协同增长潜力。

  深康佳收购宏晶微电子,发生在半导体行业的并购浪潮下。2024年全年A股有逾40家上市公司第壹次披露半导体资产并购事项,几乎每8天就有一个新的并购,这股浪潮也延续到了2025年。值得强调的是,如同深康佳,许多跨界收购谋求转型的上市公司在第壹次发布并购预案后,几乎毫不例外地在二级市场掀起接连涨停的热浪。

  落伍:

  “彩电第壹股”毁于“内斗”

  业绩的持续萎靡,正是康佳集团不得不谋求新前途的原因。

  自2019年公司总营业收入突破550亿元后,深康佳营业收入逐年下滑,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78.4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9.71%,当年归母净收入亏损21.6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7.15%。另外,深康佳自2011年以来连续13年扣非净收入为负值,累计扣非净收入亏损超160亿元人民币。

  在康佳集团的身上,曾经也环绕着许多“第壹”的光环。建立于1980年的康佳集团,是深圳第壹家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工业企业。1992年,深康佳在深圳证交所上市,被称为“彩电第壹股”。1998年彩电国内市场占有率跃升至第壹。1999年研制出中国第壹台高清晰数字电视。2003年至2007年,康佳连续五年夺得中国彩电市场销量冠军。

  回溯历史,盲目的多元化和管理层的频繁变动,则是让康佳集团逐渐落伍的罪魁祸首。

  2015年,康佳曾和大股东华侨城上演了一出中国证券史上罕见的“宫斗”闹剧。据相关报道,当年康佳内部管理层的频繁变动,高管变动超过40次,内部人事变动超过100次。

  这场闹剧最终以2017年“70后”周彬接棒新任总裁告一段落。周彬自2001年结业便进入康佳,是颇具代表性的“康佳人”。

  2007年,康佳集团曾大举进军房地产业务,错过了技术升级浪潮。周彬上任后,管理层的明争冷战,又造成了康佳业务不断做“加法”的格局。周彬率领公司探寻多元化发展之路,希望增加“投控+金融”元素,同时还提出“科技+产业+城镇化”概念。康佳的主要业务最多时有十数项,许多与主要业务关联甚少。

  回归:

  “康佳人”掌权后赶超对手难度不小

  2024年8月,原康佳集团总裁周彬接替刘凤喜,出任康佳集团老总。而刘凤喜的另一重身份,是康佳母公司华侨城集团现任总经理。这一人事变动,意味着“康佳人”的全面掌权。

  康佳的盲目多元化也终于刹住了车。2023年7月,康佳明确未来发展的新战略框架为“一轴两轮三驱动”,其中“一轴”以电子科技为发展主轴;“两轮”以消费电子、半导体为发展支撑;“三驱动”以“产品驱动、制造驱动、国际驱动”为主引擎。

  当走了弯路的康佳集团“回到正轨”的时候,家电市场和竞争对手却没有等在原地。

  根据洛图科技数据,2024年第叁季度,海信、小米、TCL、创维四家企业2023年年末的合计市场份额达到78.1%,已建立市场规模的绝对优势。而海信、TCL等企业也在半导体显示、芯片等领域持续深耕。

  在新的战略规划下,康佳集团消费电子的营业收入占比虽然由2022年的36.72%提升至2023年的57.17%,但收入规模相比2022年下降6.13%。被寄予厚望的“第贰增长曲线” 存储芯片 贸易及半导体业务尚未成势,2023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67.37%至33.97亿元人民币,营业收入占比也由2022年的35.16%降低至2023年的19.03%。

  如今,随着大股东华侨城在管理中逐渐放手,“康佳人”夺回了经营的主动权,但历史遗留的债务高企、业绩萎靡也成为管理团队面临的棘手难题,同时还要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由此看来,康佳集团想凭借纵向并购打通供应链、重拾市场地位,绝非一夕之功。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康佳集团】  【深康佳】  【芯片公司】  【拟发行】  【深康佳A】  【半导体】  【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