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行业并购案例接二连三,头部企业动作频繁。1月14日晚, 冀东水泥 披露,子公司拟4.28亿元收购恒威水泥及其关联企业股权; 金隅集团 同时披露,控股子公司拟以3417.84万元收购宏鹏商砼90%股权。而就在30天前, 冀东水泥 还宣布,拟逾7亿元收购三家水泥/商混公司; 华新水泥 则在去年12月先后披露,拟斥资约8.38亿美元收购尼日利亚水泥资产,斥资1.866亿美元收购巴西四家骨料工厂。
记者梳理发现,前述水泥企业相关运作多聚焦于产业链延伸,欲收购目标公司重点战略布局区域/目标市场的骨料、商混企业,以拓宽“护城河”,进一步做强做优水泥主业。同时,相关举动将明显加快区域产能整合,提升区域集中度,为企业提高市场话语权、增厚利润打好基础。
“2025年水泥行业有望进入新一轮并购重组周期。”中国水泥网·水泥 大数据 研究院水泥分析师李坤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行业发展环境、国家政策扶持、龙头企业并购意愿、中小企业退出呼声等多重因素,均对相关并购行为提供了有力支撑。
加码主业揽入“增效”产能
水泥行业并购缘何提速?在李坤明看来,主要因素有三点:一是水泥资产估值相对便宜,并购时机相对成熟;二是企业推动战略实施、完善战略布局、做强水泥主业的主动选择;三是强化行业自律,净化行业环境的内在要求。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受基建投资放缓等原因影响,水泥需求整体偏弱,水泥企业大多面临盈利承压的情景。在此环境下,骨料、商混等资产对水泥企业业绩支撑作用日渐显现。就标的资产来看,除水泥产能外,优质的熟料、骨料、商混产能也成为水泥企业并购的关键。
以近期高频并购的 冀东水泥 为例。公告显示, 冀东水泥 此次拟收购的资产包含:恒威水泥100%股权,作价3.09亿元;弘光矿业70%股权、本溪永星100%股权,分别作价5969.06万元、5972.77万元。
其中,恒威水泥建有一条4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配套9MW余热发电系统及年产220万吨水泥粉磨,保有石灰石资源储量6523.42万吨。弘光矿业旗下矿山年设计生产能力260万吨,保有储量5321.1万吨,可采储量4706.10万吨,并建有一条260万吨/年骨料线。
由此,不难看出 冀东水泥 围绕水泥产业链并购的目标主要为熟料、骨料等资产。就财报来看,这些资产对于业绩承压的 冀东水泥 而言,不失为增效资产。2024年上半年, 冀东水泥 实现营业收入112.2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2.55%,其中骨料产品实现营业收入7.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68%。
再看 华新水泥 ,公司在2024年12月披露,拟斥资1.866亿美元收购巴西四家骨料工厂,这四家工厂位于巴西圣保罗州的核心经济区域大都会区,地理位置优越,资源储量丰富,总产能合计880万吨/年。财务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 华新水泥 实现营业收入162.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6%。其中,骨料销售7152.61万吨,同比增长41.60%。
区域整合提升行业集中度
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头部企业的并购举动,有望大幅提升部分区域的行业集中度。
以 冀东水泥 来看,作为北方最大的水泥生产厂商, 冀东水泥 主要市场覆盖 京津冀 、东三省等13个省份,在我国北方尤其是 京津冀 地区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0%,市场竞争优势明显。公司此次拟收购的恒威水泥、弘光矿业、本溪永星位于辽宁,且三家企业市场占比约为50%。
“从 辽宁省 水泥市场结构来看,行业集中度低、无领军企业。” 冀东水泥 公告表示,从历史来看,该种市场结构对行业秩序易于发生不利影响,通过整合可以提升公司在区域水泥市场的话语权,培育区域领军企业,更好地施展大企业引领作用,有助于稳定和进一步恢复区域市场秩序。
再看其拟收购的双鸭山水泥,其位于黑龙江东部,销售市场主要为龙东地区。 冀东水泥 表示,双鸭山水泥将与公司所属、市场覆盖相关区域的黑龙江冀东公司形成市场合力,提高公司在黑龙江市场的话语权。
“ 冀东水泥 收购双鸭山水泥、恒威水泥等举措,均在涉足区域内进行,完成后与已经有企业连成一片,减少了区域竞争烈度,提高了终端市场掌控力,将有望扩大利润贡献区域。”李坤明称。
热度不减重点考虑三大因素
当前,水泥行业效益差、竞争力低的企业退出市场呼声日积月累。“2025年水泥行业有望进入新一轮并购重组周期。”李坤明建议,相关行业部门抓住化债窗口期,尽快出台支持政策,加速水泥行业并购重组。
在他看来,中国水泥需求已经进入下降通道,未来市场竞争将进入存量时代。在此环境下,龙头企业根据自身战略规划,择机选择优质资产推进并购重组,将是做强水泥主业,增厚利润基础的重要举措。
李坤明同时表示,企业在进行并购时,需要重点考虑三大因素:第壹,放眼主要经营区域,慎重开拓外围市场;第贰,聚焦主业,适度延长产业链,避免战线过长;第叁,培养资本市场人才,熟悉相关经济金融、法律法规,提高并购成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