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0日, 安井食品 (603345.SH)近日向港交所递交了H股上市申请,计划通过“A+H”双重上市加快国际化战略及海外业务布局。然而,这一计划却引发了市场的广泛疑问,主要聚焦在管理层频繁减持、公司业绩下滑和海外业务占比过低等方面。
管理层频繁减持套现超48亿元
自2020年以来, 安井食品 的管理层及大股东屡次减持公司股份,累计套现金额超过48亿元人民币。其中,控股股东福建国力民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2022年和2023年两次大规模减持,累计套现近30亿元人民币。另外,公司老总刘鸣鸣、董事兼总经理张清苗等高管也屡次减持,累计获取利益颇丰。这一行为引发了投资者对公司管理层信心的动摇,股票价格从2021年高位的267.28元/股一路下跌,截至2025年1月21日收盘,股票价格仅为76.40元/股,较高位跌超70%。
业绩增速下滑,净收入罕见下降
尽管 安井食品 在过去几年中一直维持稳健增长,但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增速降至7.84%,归母净收入同比下滑6.65%,为10.47亿元人民币。这一下滑趋势在2024年第叁季度尤为明显,归母净收入同比下降36.78%。公司解释称,净收入下滑主要受政府补助减少和广宣费、促销费、股份支付分摊费用增加的影响。另外,公司核心业务速冻菜肴制品的营业收入增速也从2021年的112.41%大幅下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0.40%,显示出市场增长乏力的迹象。
海外业务占比仅为1%,国际化战略存疑
安井食品 此次赴港上市的目标是加快国际化战略及海外业务布局,但公司当前的海外业务占比仅为0.9%,且海外市场的开发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公司在国外市场的销售渠道和供应链建设尚未完善;另一方面,不同国家的法规和市场准入条件不同较大, 安井食品 需要投入更多资源进行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另外,公司海外业务的增长速度虽快,但基数较小,短时间内难以对公司整体业绩发生明显影响。
市场疑问声不断,港股上市计划遇冷
自 安井食品 宣布赴港上市计划以来,资本市场反应冷淡。12月公告披露后直到今天,公司股票价格累计下跌超10%。投资者普遍疑问公司在资金充裕的情景下赴港上市的必要性,认为管理层的频繁减持和股票价格下跌已削弱了市场信心。尽管公司表示募资将用于全球销售网络建设、供应链体系优化等,但市场对其国际化战略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仍持观望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