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跨境收购-拖累-、内部架构重组、业绩预告转亏,炬光科技走到十字路口

【炬光科技】跨境收购-拖累-、内部架构重组、业绩预告转亏,炬光科技走到十字路口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1-22 13:57:11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炬光科技】 【净利润】 【2024】 【业绩预告

K图 688167_0

  受跨境并购项目“拖累”, 炬光科技 (688167.SH)业绩承压。

  1月21日晚, 炬光科技 发布年度业绩预告称,预计2024年归母净收入为亏损1.5亿元至2亿元人民币,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2.41亿元至2.9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66%到321%。

  2024年, 炬光科技 经历了一段密集变动时期。

  首先 炬光科技 完成对瑞士微纳光学元器件企业SMO100%股权的收购。溢价收购、标的企业连续两年净利下滑,监管与市场对于这笔收购案裹挟而来的多重风险提出疑问。

  上述收购落地后, 炬光科技 开启了新一轮内部架构与业务方向的深度调整。其中涉及汽车事业部、战略增长部及全球光子工艺和制造服务事业部三大板块。

  与SMO的业务协同性发展问题尚未解决,国内光纤激光器市场竞争持续加剧。作为上游供货商, 炬光科技 承压,部分产品陷入量价齐跌困境。

  一系列调整之下, 炬光科技 走到“十字路口”。

  扣非归母净利同比下降超300%

   炬光科技 公告称,2024年扣非归母净收入预计为亏损1.6亿元至2.1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2.31亿元至2.8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25%到395%。

  而上年同期,该公司实现归母净收入为9055万元。

  对于业绩大幅变化, 炬光科技 将其归因为产业链挤压、财务费用增加,理财收入减少、并购项目尚未盈利、相关商誉计提减值和计提存货减值等多重原因。

  记者了解到, 炬光科技 主要从事光子行业上游的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元器件和原材料(“发生光子”)、激光光学元器件(“调控光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近两年来,产业链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同时上游竞争加剧。为维持客户与市场占有率,部分企业采取快速降价手段,其中包含 炬光科技

  具体来看,2024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总营业收入3.1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8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收入为-2811.92 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 206.71%,扣非净收入-3247.88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16.26%。

   炬光科技 表示,预制金锡氮化铝衬底材料销售单价较去年同期出现较大降幅。由于价格压力,公司在面临亏损的情景下降低了出货量,同时随着光纤激光器泵浦源芯片功率不断升高,新一代预制金锡薄膜氮化铝衬底材料还在导入进程中。在上述两个因素的影响下,预制金锡氮化铝衬底材料出货数量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

  这样的情景一直持续到下半年,甚至第叁季度亏损幅度较二季度有所扩大。

  在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 炬光科技 进一步解释道,受全球工业发展普遍放缓及市场竞争加剧的双重影响,工业领域的业务受到了一定水平的挑战,收入下滑,单价下降。同时,瑞士并购并入的汽车业务显现出负毛利状态,拉低了公司的整体毛利率水平。

  业务调整、高管降薪

  为扭转亏损态势, 炬光科技 尝试多种路径试图破局。

  业务拓展层面,随着对SMO收购计划完成,该公司将顺势扩大上游微纳光学元器件的份额,触达更多海外的应用行业客户;同时,还可以规模化地切入光通信和汽车投影模块。

  同时, 炬光科技 围绕汽车事业部、战略增长部及全球光子工艺和制造服务事业部三大部门进行重组与整合。

  其中,汽车事业部将服务全球汽车智能投影、舱内投影和新型汽车照明客户、 结合瑞士炬光集成整合,将汽车投影照明生产合并至国内和东南亚。

  “战略增长部”是收购完成后全新建立的两大部门之一。据该公司人士表示,新建立的“战略增长部”,以容纳与消费电子应用、消费级(一次性)内窥镜应用和其它新兴应用相关的资产的研发团队和设备为主。

  该部门未来业务发展方向也将锚定消费电子应用、消费级(一次性)内窥镜和为 ams-OSRAM 的研发服务等。

  全球光子工艺和制造服务事业部 (Global Photonics Foundry),包含部分研发资产进行重组、整合,并将其并入总部研发中心,增强研发与工程化的全球协同。

  另外,在2024年10月底的业绩说明会上, 炬光科技 还提及并购瑞士项目运营整合最新进展。

  该公司表示,为了有效利用地域优势,将压印光学器件的生产从瑞士纳沙泰尔转移至中国韶关。压印光学产线的前两批设备已顺畅抵达韶关,第叁批设备预计或于11月中到达。

  针对光通信等行业客户对高效交期与产能的强烈需求, 炬光科技 规划在东莞增设光刻-反应离子蚀刻光学元器件的后道生产线。旨在将该生产线缔造成为行业内产品大批量交付的核心基地,确保市场供应的稳定性和高效性。截至2024年10月底,部分产品的后道生产已在东莞成功完成。预计大批量后道产能的建设将于12月底前全面完成。

  降本增效方面, 炬光科技 公告中提到,考量到公司2024年前两个季度由于并购海外标的资产整合等原因处于亏损状态,为积极应对市场挑战,尽快实现前期并购业务整合扭亏,优化成本结构,提升公司竞争力,公司老总、总经理刘兴胜及部分董事、管理人员(含外籍)主动提出降薪。

  具体来看,刘兴胜薪酬下调30%,董事、副总经理田野等部分管理人员薪酬下调10%至20%不等。降薪期限持续至公司实现连续两个季度净收入为正后终止,最长12个月。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西南证券】  【海宏液压】  【2024】  【IPO项目】  【投行业务】  【有色金属工业】  【碳酸锂】  【同比增长】  【农产品质量】  【农业农村部】  【农村局】  【乌鲁木齐银行】  【净利润】  【上市公司】  【股息率】  【现金分红】  【领红包】  【包斅文】  【东方红资产管理】  【俄罗斯】  【俄罗斯商品馆】  【长安马自达】  【长安汽车】  【中国人民银行】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塞力医疗】  【拟减持】  【医疗机构】  【医保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