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红是非多。最近,一条朋友圈里的两起官司,再次将一路大涨的“寒王”寒武纪(688256)推上风口浪尖。
1月21日,寒武纪前CTO梁军在个人朋友圈中发文称,其已遭寒武纪公司起诉,案件将于1月23日开庭审理。
朋友圈内容显示,梁军被起诉要求转让其持有的中科寒武纪11523184股股票,至于被起诉原因,并未提到。这时,梁军向海淀法院发起针对寒武纪的劳动争议诉讼,要求寒武纪赔偿其在职期间的 股权激励 ,金额约42.9亿元人民币。
2017年,曾在华为工作17年的芯片设计行业专家梁军加入寒武纪,成为核心技术骨干,担任CTO,负责 AI芯片 的总体技术和产品研发、研发团队管理等工作。
梁军在任期间,寒武纪推出旗下首款7nm AI芯片 思元290。同时,他在任职期间曾参与研究并申请发明专利138 项、PCT10项,其在寒武纪发展中的地位不问可知。
同样在这一年,华为成了寒武纪的顾客。2017年9月,华为麒麟970芯片正式亮相,其中应用了寒武纪的终端智能处理器IP,而麒麟970最终落地应用到了华为旗舰机型Mate10机型之中。而从2019年开始,华为采用了自研的AI模块,寒武纪的IP授权营业收入大幅下滑,主要业务收入占比骤降至15.49%。同时公司也转战 数据中心 和服务器业务。
2020年,寒武纪登陆科创板,彼时梁军间接持股比例达到3.2%,仅位于开创人、老总陈天石之后。
2022年3月,寒武纪公告,梁军“因与公司存在不答应见”离职,并提及了梁军后续股权归属问题:
梁军先生并未直接持有公司股份,其直接及间接持有公司股东北京艾溪科技中心(有限合伙)的出资额合计 5.26415 万元人民币,占北京艾溪科技中心出资额总额的 37.60%。根据有关规定,梁军先生持有的前述出资额应根据实缴成本加算年化率5.00%利息的回购价格进行转让。
另外,根据公司于2020年12月29日披露的《关于向激励对象第壹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公告》, 公司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共授予梁军先生10万股限制性股票;根据《上市公司 股权激励 管理办法》《科创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业务指南第 4 号— 股权激励 信息披露》《寒武纪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等规定,梁军先生离职后已获授尚未归属的制约性股票8万股,不得归属并作废失效。
尔后,寒武纪方面还专门回应了梁军的离职原因,称双方分歧主要聚焦在公司未来发展方面,公司希望“聚焦产品广泛落地和抢抓机遇期,而梁军想在技术方面进行更多投入和钻研”。官宣次日,寒武纪股票价格狂跌超过18%,上海证交所也对寒武纪下发监管工作函。
随着ChatGPT和AI大模型的爆发,算力已经成为关键生产力。寒武纪作为国产 AI芯片 的领军企业之一,其股票价格和市值也持续暴涨。这也让梁军与寒武纪的股权纠纷牵涉的利益动辄数十亿元人民币。
当然,这场股权纠纷给寒武纪的声誉和股票价格也会造成不小的冲击。未来寒武纪如何处理这场纠纷、如何维护公司形象和投资者信心,和如何制定更加正确的 股权激励 方案等诸多问题都将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与前CTO的 利润争端
诸多媒体的报道显示,2020年12月,寒武纪曾经向梁军授予了10万股激励性股票,而根据有关规定,梁军在离职后已获授未归属的8万股作废失效,如果根据现下66元每股的股票价格计算,这部分作废的股票,价值在528万元左右;另外,他手中持有的北京艾溪科技(即寒武纪股东)37.6%的股权,也需要根据一定的实缴成本叠加5%利息的回购价格,进行转让。
此事在当时并未完全解决,根据一般公司授予员工期权的行业惯例,员工在职四年之后,相应 股权激励 都将行权转换完毕,成为员工个人持股股票。
梁军对媒体表示,他在寒武纪工作期间,为公司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他有权获得相应的 股权激励 。然而,寒武纪却以极低的价钱要求他转让所持股票,这让他感到愤怒和不满。因此,他决定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针对此股权收益争端,《财中社》曾向寒武纪询问。截至发稿,寒武纪方面并未做出回应。
许多人士认为,这场纠纷不只是一场法律争端,更反映了高科技企业在快速发展进程中可能遇到的一系列挑战和问题。尤其是 股权激励 方案的合理设定和执行问题,和如何平衡企业发展战略和员工个人职业规划之间的冲突问题。
机构抱团的炒作逻辑
由于高额研发投入,长时间以来寒武纪一直处于亏损漩涡,股票价格也始终不温不火。但2024年9月底直到今天,它的股票价格大涨218%,最高上涨幅度238%,更关键的是,走势基本是一路向上,强势跑赢大盘。寒武纪也在二级市场被称作“寒王”。
“亏得越多,涨得越狠”,这一脱离财务基本面的表现让许多分析师惊呼“看不懂”。
从资金的流向看,大资金重仓买入是将寒武纪股票价格不断推高的直接起因。寒武纪每次股票价格的大起大落背后都有大军队资金的流进流出。在2023年9月、2024年7月、2025年1月的几次公司股票价格大涨的交易日,都有大宗交易的身影。
资本市场选中寒武纪抱团,是有原因的。
一方面,它是市场辨识度很高的一家芯片龙头公司。 人工智能 是新兴领域,行业所处阶段正从导入期迈向加速爆发期,存在诸多赛道级投资大机会。因此,公私募机构几乎一定会配置AI板块,然而纯正的 AI芯片 龙头非常稀缺,主要就是 海光信息 (688041)与寒武纪。
另一方面,美股AI行情大爆发,英伟达(NVDA)2024年股票价格暴涨176%,市值净增超过2万亿美元。在美股映射下,A股AI行情同样爆发,国内机构也一定会注意到寒武纪该类具有高辨识度的 AI芯片 龙头,加大布局力度。除机构外,游资在“9·24”以来的史诗级行情之下,大举入场,疯炒半导体、AI等科技板块,寒武纪也成了几乎一定要加码的明星公司。
这时,在寒武纪的股东结构中,机构持股比例也从2023年开始明显增多,目前维持在50%附近。2024年三季度末,机构投资者合计持股比例达46.5%。其中以华夏证券、易方达、银河证券等公募基金参与度较高,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分ETF基金持股比例稳定在3.8%上下,2023年、2024年连续为公司的第叁大股东。
公司的原始股东中,寒武纪开创人陈天石持股28.63%,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全资持有的资管公司北京中科算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股15.73%,寒武纪员工持股平台北京艾溪科技中心持股7.34%,陈天石任实控人的艾加溪科技中心持股1.37%。
寒武纪的最大问题在于,成立直到今天除了2024年Q4之外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短时间的急涨,已经显示出泡沫化的味道。1月14日,寒武纪披露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数据显示,寒武纪2024年预计营业收入约10.7亿元到12亿元人民币,并在第四季度实现上市以来季度归母净收入第壹次为正,但全年依旧亏损,净亏约3.96亿元至4.8亿元人民币。1月16日,芯片股走势低迷,寒武纪股票价格下跌幅度一度扩大至15%,跌破600元。对此,寒武纪相关人士表示,二级市场股票价格受综合原因影响,目前还看不到是否存在机构大资金卖出的情景。
界面援引多位机构投资经理观点称,目前寒武纪股票价格偏离基本面的幅渡过大,已经无法再根据收入、利润、PE该类财务指标去分析原因和估值,考量到寒武纪作为A股市场仅有的 AI芯片 股标的稀缺性,再加上不断有大资金抱团买入,市场对 AI芯片 的高预期和某一阶段的追高情绪已经成了主要动力。
如果用成熟的估值模型,即基于盈利数据、自由资金流的估值模型,就会发现寒武纪的估值没法算,因为自有财务数据披露以来,它就没赚过钱。即便稍微放宽要求,用未来3年的收益作为预测,你也会发现,甭管是手头订单量,还是盈利预测,仍然处于模糊状态。
然而对于一家高研发投入的芯片公司来讲,现在不挣钱,不代表以后不挣钱,这就是寒武纪股票价格能够一路高飞的“底气”。一位行业人员表示,目前买寒武纪的股票,某水平上,这种投资就是二级市场上做一级市场的事儿。
而从产业端来讲,寒武纪受资本市场追捧,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首先,得益于英伟达在本市场上持续狂飙,市值高达3.33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4.4万亿。寒武纪则被视为中国版的英伟达,炒作逻辑是对标英伟达。
其次,与英伟达GPU不一样的是,寒武纪布局的是ASIC(专用集成电路),是一个高增长赛道。然而,对于近乎垄断和供应不足等多重原因影响下,各界也在寻求减少对英伟达的依赖。其中,AI ASIC专为特定任务需求的定制芯片,可以满足不同AI场景应用需求,科技巨头们也开始瞄向定制化 AI芯片 。
最后,寒武纪作为市场中最热门的 AI芯片 概念股之一,在资本市场的高歌猛进,也显示诞生成式AI浪潮下,投资者对AI商业前景持乐观态势,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大模型的技术持续突破,对算力的消耗需求亦日渐走高。为此,大模型底层芯片计算能力的切实需求也得到释放。有数据显示,全球 人工智能 芯片的市场规模预计在2024年增长到671亿美元;到2027年,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194亿美元,为 AI芯片 厂商释放增长点。
“英伟达平替”有些“真东西”
2020年前后,国内曾兴起过一阵 AI芯片 投资热,多家国产GPU创业公司如沐曦、摩尔线程、壁仞都曾经被投资人视作“中国英伟达”寄予厚望,大量金额涌入。但不同于英伟达此前已经在游戏显卡、AI领域站稳脚跟,这批公司面临激烈的竞争和市场开拓困境,估值过高又普遍缺乏造血能力,2022年之后市场已经全面遇冷。
而寒武纪,目下却是颇有一些产品能够拿得出手来。其中,百度(09888)2023年初发布的文心大模型有一部分就是跑在寒武纪提供的芯片上。
“寒武纪在爬上777元/股前后出现骤升骤降,其中应该是机构在抛售。”一位二级市场资深人士表示,如果寒武纪官司失败,给予梁军的 利润补偿不管如何都不是一个小数目,作为上市公司一定要发公告,这势必给寒武纪股票价格造成的一次不小的“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