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打飞的-赴港投保热度依旧!背后风险仍需警惕

【打飞的】-打飞的-赴港投保热度依旧!背后风险仍需警惕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1-22 15:28:39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打飞的

  内地居民赴港投保热潮仍在延续。

  香港保监局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源自内地访客的新增保单保费较上年同期微降0.4%至466亿港元,占个人业务总新增保单保费的27.6%。就单季度而言,去年第叁季度内地访客新增保单保费规模为169亿港元,同比增长12.7%。

  具体来看,终身寿险仍旧是最受内地访客青睐的产品,新增保单保费占比超80%。另外,在件均保费提升的带动下,医疗险新增保单保费表现强劲,同比增长一倍有余。

  展望2025年,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内地与香港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加上香港保险产品本身的优势,好比较高的性价比和服务水平等,预计内地居民赴港投保的切实需求仍旧存在,但会更趋于理性消费。消费者会更加重视产品的实际价值和服务品质,而不只是跟风购买。

医疗险投保热情升温

  据香港旅游发展局统计,2024年全年,内地是顶尖的访港旅客市场,访港旅客共有3400万人次,按年增加27%,占全年访港旅客量约四分之三。

  聚焦到香港保险业,内地旅客也扛起了“买买买”大旗,助推行业进一步回暖。分季度来看,2024年一季度,香港保险市场延续上一年的火热态势,源自内地访客的新增保单保费为156亿港元,同比上升62.6%;二季度则大势所趋至141亿港元,同比减少36.77%;三季度有所回暖,环比增长19.9%至169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7%。

  据了解,上述保单大部分以非整付方式支付。从产品类型来看,终身寿险仍旧是最受内地访客欢迎的产品。其新增保单数为97125份,占总新增保单数的59%;新增保单保费为373.45亿港元,在总新增保单保费规模中的占比高达80.1%。

  除此以外,医疗险表现尤为亮眼。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内地访客赴港购买医疗险的新增保单数为8540份,同比增长36.8%;新增保单保费为1.40亿港元,同比增长164.2%。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创新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龙格对记者分析道,这一是基于香港医疗险的优势,包含全面且灵活的保障、高品质的医疗服务、满足全球资产配置需求等,另一方面则是受到内地 DRG/DIP 支付改革(DRG即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DIP即按病种分值付费)的影响,部分高端医疗服务费用可能受限,一些追求高品质医疗服务和高额保障的内地中高端客户因此选择赴港投保医疗险。

  “随着内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中高端医疗需求不断增长。香港医疗险产品以其高品质、全面保障和灵活定制的特点,恰好满足了这一市场需求。内地访客人均、件均保费的提升,也反映了他们对相关服务与保障的追求。”龙格说。

  回溯来看,2016年是内地访客赴港投保的巅峰时刻,新单保费达727亿港元,占全港新单保费的39.3%,尔后三年分别回落至508亿港元、476亿港元和434亿港元。

  2020年由于疫情影响,内地与香港跨境人流受到限制,内地访客新单保费降低至68亿港元,同比降幅超80%。2021年更是降至10亿港元以下,仅7亿港元。2022年稍有回升至21亿港元,但远不及疫情前。

  2023年2月,内地与香港恢复全面通关,香港保险市场迎来强劲反弹,内地居民赴港投保热潮再起。2023年全年,内地访客赴港投保的个人人寿保险新单保费为590亿港元,同比飙升27倍,仅次于2016年创下的历史高峰。

  制表:王莹

  面向未来, 信达证券 研究报告分析称,随着大湾区保险业“互联互通”进一步发展,香港保险售后服务中心有望加速落地,从而进一步提高内地居民赴香港购买保险的体验感,更好地解决理赔等后顾之忧,为香港保险业造成更多增量。

这些风险莫忽视

  不过,香港保险虽“香”,但内地访客赴港投保仍然面临诸多风险。

  北京排排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帆向记者指出,一是产品选择风险,需要确保所选产品符合自身需求;二是汇率风险,需要关注港元与人民币的汇率波动;三是服务风险,需要了解保险公司的服务品质和后续理赔流程。

  对此,杨帆建议,消费者在赴港投保前应充分了解保险产品的性质和条款,谨慎选择,同时关注相关政策划态,确保自身权益。

  财经评论员张雪峰也建议,内地消费者赴港投保时,第壹要选择信誉良好、合法合规的保险公司,避免受到不良保险产品的侵害;其次要仔细阅读保险合同条款,了解产品的保障范围、保险责任、费用等内容,避免发生纠纷;再者要谨防投保时提供真实、准确的个人信息,避免因虚假信息而造成保险索赔失败;最后要理性购买保险产品,根据自身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当的产品,避免盲目跟风或过度投资。

  “香港保险业的监察管理体系相对完善,但与内地不一样的是,香港并没有类似于内地保险保障基金的直接托底机制,保险业的稳健性主要依赖于保险公司的自我管理、市场约束,和香港保监局的严格监管。”康德智库专家、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陈元补充道。

  2024年以来,为增进行业良性发展,金融监管机构频繁出手,严打保险销售违规乱象。

  去年10月,广东金融监管局下发通知,对广东全辖(不含深圳)开展非法销售境外保险产品、违规跨境投保专项治理工作。

  在此之前,香港保监局也已出手,与香港廉政公署采取联合行动,打击向内地客户无牌销售保单的贪污及违规行为。同时,提醒内地访客“赴港投保7件事”,包含:亲身赴港购买香港保险、不与无牌人士接洽、直接向保险公司支付保费、切勿与中介人协议回佣、了解产品的特点及风险、留意索赔事宜、认识香港保险业的规管等。

  需要谨防的是,香港保监局执行董事(长期业务)吕愈国日前表示,香港保监局将重新检视“内地访客”的定义、相关数据的收集内容和范畴,并调整数据发布的频率。例如,通过各类型专才计划来港的人士,是否仍被视为“内地访客”,香港保监局将重新调整对这一群体的定义。

  “考量到内地访客季节性到访的模式,从2025年开始,香港保监局的有关业务统计数据将由每季度公布一次改为每半年公布一次。”吕愈国透露。

  记者了解到,季节性到访与投保人需亲自到香港签约的监察管理制度有关,例如在春节假期、暑假期间,数据会相对集中。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昆仑万维】  【大模型】  【2024】  【特斯拉】  【马斯克】  【三季度】  【加拿大】  【打飞的】  【中国神华】  【周大福】  【第三季度】  【三元生物】  【赤藓糖醇】  【投资收益】  【净利预增】  【资产规模】  【宁德时代】  【四季报】  【广州银行】  【深交所】  【广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IPO】  【发行上市】  【低空经济】  【eVTOL】  【CEO】  【上工申贝】  【净利润】  【归母净利润】  【爱慕股份】  【小红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