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2024年第四季度拒收人民币现金处罚情况。其中,两家公司被给予警告及金额处罚,同时对相关负有直接责任的管理人给予连带处罚。
两家机构拒收人民币现金被罚
中国人民银行在公告中指出, 河南省 金版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存在的非法事实为该公司管理的某学校师生服务部存在拒绝在校师生使用现金情况,故被中国人民银行 河南省 分行给予警告,并处2万元罚款,同时对负有直接责任的管理人员给予警告,并处0.15万元罚款。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 鄂州市 分公司存在的非法事实为拒绝客户使用现金支付快递费,因此被中国人民银行 河南省 分行给予警告,并处2万元罚款,同时对负有直接责任的管理人员给予警告,并处0.15万元罚款。
公告显示,上述两家公司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十六条、第叁十二条第壹款第叁项、第四十六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理法》第叁十二条。
中国人民银行表示,将持续开展拒收人民币现金整治工作,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人民币法定货币地位。社会公众遇到拒收人民币现金行为,可依法进行维护权益。
加大对拒收人民币问题整治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持续加大对拒收人民币情况的整治工作。在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还对7家核对为拒收人民币现金的单位及相关责任人依法作出经济处罚。
具体披露来看,被处罚单位包含为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 赤峰市 松山区分公司、 包头市 富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无锡肯德基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淮安市 淮阴支公司、 长治市 德烨通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宁夏麦尔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宁夏分公司。同时,从处罚金额来看,被给予3000元至5.5万元人民币处罚不等。
记者了解到,在2024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还召开2024年货币金银和安全守卫工作电视会议,并要求要切实履行好人民币发行流通管理职责,全力提升现金服务和管理水平,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普惠、便捷、可靠的资 金服务。
同时,还要施展好现金托底作用,强化现金供应保障,优化现金使用环境,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提升现金服务水平,提供标准化、可持续的“零钱包”产品,深入开展拒收人民币现金整治工作,进一步提高现金使用便利性。
有业内人士表示,支付体系在国民经济中施展基础性作用,国内优化支付服务,有助于优化营商环境,便利市场主体日常交易,活跃商业,同时推动支付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