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晚间, 金科股份 发布关于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召开第贰次债权人会议的公告,将于2月18日召开重整案第贰次债权人会议。而前一日, 金科股份 公告了《 金科股份 重整计划草案》(以下简称《草案》)。
作为2024年以来A股唯一一家已经被法院受理重整的全国化上市房地产公司,金科重整备受市场关注。对金科而言,目前公司已进入重整关键时期。在业内人士看来, 金科股份 重整投资人包含国家级AMC(资产管理公司)参与,其有效进展有望对行业形成一定示范效应。
转增52.94亿股,5万元以下债权现金清偿
根据《草案》, 金科股份 将在重整计划执行期间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票,用于引进重整投资人、清偿债务。具体来看,将以约52.94亿股作为资本公积转增基数,按每10股转增10股的比率实施资本公积转增,合计转增52.94亿股。转增股票不向原股东进行分配,其中,30亿股用于引入重整投资人,剩余22.94亿股划分给 金科股份 债权人用于偿付债务。
草案同步明确了资产优化调整方案, 金科股份 将资产分为保存与非保存两部分,保存资产继续留在重整后的 金科股份 体系内;非保存资产全部作为偿债资源,通过设立服务信托向债权人分配信托受益权份额清偿债权。
对此,有接近 金科股份 方面人士表示,在重整进程中设立服务信托,旨在适配地产项目公司现金回流基本特点,以时间换空间,释放信托财产价值,避免资产快速变现造成价值贬损,同时又可实现上市公司改善财务情况,恢复持续盈利能力 ,聚焦未来业务方向。
关于备受外界关注的债权受偿方案,职工债权和税款债权将以现金方式全额清偿,有财产担保债权通过对应的优先信托受益权份额、公开处置变现或以物抵债等方式受偿。普通债权方面,每家(户)普通债权人5万元以下(含5万元)的债权部分,以现金方式清偿;超过5万元债权部分,第壹次分配中,每100元债权可分得约2.53股转增后的 金科股份 股票,和100份信托受益权份额;在偿债资源预留期限届满后,如 金科股份 抵债股票及/或信托受益权份额在第壹次分配后仍有剩余的,将进行补充分配。
根据评估机构出具的偿债能力分析报告, 金科股份 如实施破产清算,预计普通债权的清偿率为3.02%。上述接近 金科股份 方面人士认为,根据 金科股份 实际资产情况和以往破产清算案件中处置破产财产的实践经验,这一比例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若重整成功,如按多数普通债权人所对应的债权金额100万元测算,普通债权第壹次分配综合清偿率预计为22.36%,远高于 金科股份 在破产清算状态下的清偿率。
归属股东净收入连续亏损
根据此前公告,金科已成功引入上海品器联合体、四川发展证券基金、 中国长城 资产三家产业投资人,并与20余家财务投资人完成满额签约,产业投资人及财务投资人将合计支付投资款26.28亿元人民币。同时,上海品器联合体承诺还将提供很多于7.5亿元的借款,用于补充金科的流动资金和新项目投入。
直到今天,参与公司本次重整投资的所有产业投资人及财务投资人,已经确定并签署完毕相关重整投资协议,且均已在规按时限内足额支付第壹期履约保证金。
值得注意的是,1月23日晚, 金科股份 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收入亏损205亿元–285亿元人民币。
对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收入连续亏损的原因, 金科股份 总结为年度结转利润减少、有息负债利息费用化金额增加、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和受公司流动性风险持续影响,公司继续计提相应违约金损失等。
对金科而言,目前公司已进入重整关键时期, 金科股份 表示,如顺畅完成重整,将有助于优化公司资产负债结构,扭转公司经营颓势,恢复持续盈利能力。
业内:房企化债迎来窗口期
重整后的 金科股份 将设置“投资管理、开发服务、运营管理、特殊资产”四大业务板块。《草案》提到, 金科股份 重整完成后,保存公司和非保存公司中共有近600个项目。 中国长城 资产将配合公司对重整后的保存项目及非保存项目进行系统梳理,形成后续资产经营盘活方案。在重整计划裁定批准之日起6个月内, 金科股份 将配合 中国长城 资产梳理其在重庆区域为主的存量项目,寻求代建代管等合作机会;同时,品器联合体、四川发展证券基金以新的业务资源或项目经过筛选论证后,提交维持 金科股份 重整后营运价值的增量方案。
而在特殊资产业务方面,《草案》提及, 中国长城 资产将帮助金科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探索新的发展赛道。
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表示, 金科股份 是业内第壹家确定重整投资人的企业,并且有国家级AMC参与,其中, 中国长城 资产、长城资本将投资约3.97亿元人民币,其有效进展有望对行业形成一定示范效应。未来,在AMC专项纾困基金支持下,或将有其它问题房企以重整方式实现风险化解,将加速问题房企走出困境,加快行业风险出清,有助于行业止跌回稳。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回暖,越来越多的房企会加快债务重组的步伐。2025年开年,房企化债工作正在提速。融创成为第壹家完成境内债整体重组房企,预计可削降超50%境内债务。另外,还有碧桂园、龙光等在内的10余家房企相继公布了债务重组方面的最新进展。
随着房地产市场步入“止跌回稳”,越来越多曾出险房企距离化债成功又近了一步。在镜鉴咨询开创人张宏伟看来,“一系列政策的消息利好叠加市场的逐步回暖,是房企化债的一个机会,一个窗口期。”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袁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