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港股市场开年观察 - 港股并购重组潮起 横向并购与技术互补成主流

【并购重组】港股市场开年观察 - 港股并购重组潮起 横向并购与技术互补成主流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1-25 1:23:13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并购重组】 【中介机构】 【上市公司】 【港股市场

  2025年开年,港股市场的并购动作已然升温。

  据上海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25年以来,截至1月23日,超过30家港股上市企业披露收并购事项,涉及先进制造、能源、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从并购的钱财规模看,多数在数千万元至数亿元不等,但也出现了百亿元级别的并购;从并购的资产类型看,横向并购和技术互补类型的并购案例居多。

  港股横向并购潮起

  今年1月,行业龙头纷纷传递并购信号, 中国神华 、中广核电力、 紫金矿业 、北森控股、万物云等均披露了相关事宜。

  1月21日, 中国神华 在港股发布公告,拟与国家能源集团公司签署 股权转让 协议,国家能源集团公司将所持有的杭锦能源100% 股权转让中国神华 ,转让对价为人民币8.53亿元人民币。

   中国神华 与杭锦能源同为资源密集型公司,本次并购有望提升 中国神华 的市场份额,提升公司的能源保供能力和协同运营水平。这一横向并购也有助于减少同业竞争。 中国神华 预计,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煤炭保有资源量将增加38.41亿吨,可采储量将增加20.87亿吨。

  近期, 奥瑞金 收购中粮包装、 新巨丰 收购纷美包装、万物云收购中洲物业等均属于横向并购的范畴。

  百亿元级并购动作也在横向并购案例中出现。 紫金矿业 1月17日在港股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紫金国际控股拟收购 藏格矿业 约3.9亿股股份,对应股权比例为24.82%,交易金额合计约137.3亿元人民币。

  业内人士认为,资源密集型公司横向并购有助于提升行业集中度,优化企业盈利能力,更有望驱动产业链的专业化整合。2025年,横向并购有望成为并购重组的主流类型。

  科技公司并购加速

  今年以来,逐渐有港股科技公司向对手抛出“橄榄枝”。这些港股公司一般来自技术更新较快、需要协同创新的行业,如电子、计算机、医药生物等。“牵手”双方意在增强技术与市场的整合布局。

  北森控股收购酷学院,是2025年SaaS(软件运营服务)行业首个并购案例。1月14日,北森控股公告,公司计划以1.8亿元人民币现金全资收购企业服务人力培训平台酷学校。

  软件运营服务行业是一个马太效应相对明显的行业,北森控股是市场头部玩家,酷学院则是获得众多风投青睐的创业企业。并购酷学院不仅能够让北森控股完善业务疆土,也能让酷学院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资源助力。

  “买方有实力、卖方有价值”,是科技类公司并购的前提。“北森控股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并购一家未上市企业。以前软件运营服务行业受到资本追捧,但近几年未上市企业高度依赖资本的发展模式遇到了瓶颈。合并之后,北森控股与酷学院的未来营业收入增长速度将更为可观。”一名资深港股市场人士称。

  根据公告,酷学院的卖方包含酷学院开创人华俊武,和启明 创投 、云启资本等机构股东。市场人士认为,北森控股通过“境内现金、境外换股”的形式实施并购,使用了自有资金,而不是通过发行新股来筹集资金,有益于维护现有股东权益。

  深圳天爱资本投资总监杜先杰认为,大型并购交易大部分是上市公司并购非上市公司,这为风投机构提供了新的退前途径。上市公司相对拥有更好的融资渠道、内部架构、商业化路径,抗风险能力更强,是重要的并购买方群体。

  “科技行业具有技术壁垒高、技术迭代快、研发周期长等特点,企业不会完全靠自研技术扩大市场。”一位一级市场投资人表示,“目前港股科技公司手上现金充分的企业很多,一级市场好的企业也挺多。科技公司到了一定阶段,就会通过并购的形式,巩固自己的市场核心地位。”

  港股并购重组有望持续推进

  近期A股及港股市场收并购浪潮涌现,背后既有政策支持,也有市场因素推动。

  2024年4月新“国九条”出台后,监管层多措并举激发并购重组市场活力。2024年9月24日,中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即“并购六条”),进一步释放了市场活力。

  一些地方也发文支持企业并购重组。好比,上海提出,力争到2027年,落地一批重点行业代表性并购案例,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 新材料 等重点产业领域,培育10家左右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市公司,形成3000亿元并购交易规模。

  面对政策暖风,港股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提升“自我造血”能力的意愿较强。

  “港股具备推进并购重组的明显优势。目前,港股上市公司超过2600家,其中不乏资金流充裕的行业龙头。当前,一级市场的估值趋于合理,适合上市公司挖掘标的进行并购和提升估值,但这也相当考验上市公司的筛选能力。”杜先杰表示。

  从过去经验动身,自第壹次披露并购信息之后,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往往能实现明显的逾额收益。业内人士则认为,近期港股公司并购溢价率其实不高,投资者需观察后续并购双方的整合情况。好比,2024年12月6日盘后,京东物流公告收购跨越速运,实现对跨越速运100%控股,而到了第贰个交易日,京东物流股票价格收盘仅涨2.79%。

  “港股市场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其实不会因公告并购便股票价格大涨,除非公司并购后能兑现业绩。”杜先杰说,“并购市场也是‘暗流涌动’,想要并购成功,首先是并购方要有能力协调被并购方各股东的利益,其次是要做好尽调和法律保障,确保并购后被投企业能完成盈利承诺,而不是并购后出现业绩‘变脸’。”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上市公司】  【银行理财】  【公募基金】  【资本市场】  【战略投资者】  【中长期】  【博世科】  【南化集团】  【表决权】  【补充流动资金】  【控制权】  【北森控股】  【中国神华】  【并购重组】  【年报审计】  【事务所】  【小高潮】  【英科医疗】  【董监高】  【销售收入】  【手套茅】  【铜峰电子】  【六国化工】  【生态环境局】  【供销大集】  【2024】  【南京审计大学】  【江苏证监局】  【审计机构】  【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