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晚,硅料行业龙头 大全能源 (SH688303,股票价格23.29元,市值499.62亿元)发布业绩预亏公告,公司预计2024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收入为亏损26亿元到31亿元人民币,相比2023年由盈转亏。2023年, 大全能源 归母净收入为57.63亿元人民币。
大全能源 表示,业绩亏损主要系2024年国内多晶硅市场供需错配加剧,产品价格持续走低,甚至跌破行业现金成本,行业整体毛利及盈利水平大幅下降。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 大全能源 同日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出具承诺,自愿延长所持限售股份锁定期限6个月。
去年第贰、三季度售价跌破“单位现金成本”
大全能源 公告称,公司财务情况保持稳健态势,现金储蓄充分,为抵御行业周期性波动奠基了坚实基础。但作为行业内的核心参与者,公司直接承受了价格下行对盈利能力的侵蚀压力,业绩较2023年明显下降。
另外,受前述市场原因影响,公司的主要业务多晶硅产品价格持续下跌, 大全能源 基于谨慎性原则计提了存货降价准备,对固定资产等非流动资产进行了减值测试,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对2024年业绩造成较大影响。
记者了解到,2024年上半年, 大全能源 计提的各项减值损失总额约为7.85亿元人民币,2024年第叁季度计提的各项减值损失总额约为5.82亿元人民币,前三季度合计计提减值损失为13.67亿元人民币。
其实, 大全能源 的业绩从2023年就已经开始下滑。2023年全年营业收入、归母净收入分别下降47.22%、69.86%,主要受光伏上下游供需关系影响,多晶硅价格大幅下跌,尽管公司2023年产量上升且保持满产满销,业绩较2022年同期仍有所下降。
主营产品价格下跌趋势延续到了2024年。 大全能源 2024年三季报显示,第壹季度、第贰季度、第叁季度,公司多晶硅产品单位销售价格分别为54.92元/公斤、37.09元/公斤和33.62元/公斤,1—9月单位销售价格为42.96元/公斤,同比2023年同期价格下跌52.93%。
值得注意的是,从2024年第贰季度开始,公司多晶硅产品售价跌破“单位现金成本”。第贰季度和第叁季度,公司多晶硅产品单位现金成本分别为40.16元/公斤、38.93元/公斤。
大全能源 在2024年三季报中表示,基于当前市场动态、产品价格及市场趋势的变化情况,结合年度例行检修计划进度,公司预计2024年第四季度多晶硅产量3.1万吨~3.4万吨,2024年全年预期产量为20万吨~21万吨。
目前, 大全能源 建设有新疆石河子及内蒙古包头两大生产基地,并已形成年产30.5万吨高纯多晶硅产能。2024年12月24日, 大全能源 在微信公众号上表示,为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增进光伏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公司将逐步启动对高纯多晶硅产线的阶段性检修工作,对部分产线进行有序减产控产。
再度出现核心技术人员离职
业绩预亏公揭发布的同时, 大全能源 披露了核心技术人员王西玉离职的公告,离职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公司披露的简历显示,王西玉于2007年7月进入公司控股股东的全资子公司重庆大全 新能源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大全”)工作,长期在公司或全资子公司任职,2023年8月至2024年10月任 大全能源 董事、总经理;2024年9月后任内蒙古大全 新能源 研究院总经理。
大全能源 表示,王西玉的离职不会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研发实力、核心竞争力发生重大不利影响。公司已建立了完备的研发体系,研发团队成员各司其责并最终形成集体成果,不存在对特定核心技术人员的单一依赖。
记者了解到,从2023年开始, 大全能源 出现多位核心技术人员离职。2023年6月、2023年11月,公司先后披露核心技术人员谭忠芳、赵云松的离职公告,同时先后认定田先瑞、马晓亮为公司核心技术人员。2024年10月, 大全能源 披露公司副总经理、核心技术人员胡平的离职公告,同时认定潘和平、莫可璋为公司核心技术人员。
公告显示,王西玉离职后, 大全能源 共有5名核心技术人员,其中4名是在2023年、2024年先后认定的。
1月17日晚, 大全能源 同时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开曼大全及其全资子公司重庆大全和实际控制人徐广福、徐翔出具承诺函,自愿延长所持限售股份锁定期限6个月。
记者了解到,早在2024年7月,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徐翔就已延长了限售股锁定期6个月,解除限售日期至2025年1月21日;而徐广福则承诺自2024年7月23日起6个月内不减持直接持有的企业股份。目前,上述股东和实控人继续承诺,限售期进一步延期至2025年7月22日。 大全能源 表示,公司董事会将对上述承诺事项的履行情况持续进行监督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