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如何做科 创投 资?
从腾格里沙漠驱车向东100余千米,是被黄河水滋润的塞上江南,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塞上江南雨少风大,这里,应运而生风电 减速器 龙头企业—— 威力传动 。
“ 新能源 核心零部件,要攥在我们自己手里。”谈起投资 威力传动 的原因,国投创合总经理刘伟如是说。
从西北银川,到中部武汉,再到三峡大坝库首 秭归县 ,国投创合在广袤大地上穿针引线,串起的是风电 减速器 ,是新型显示O LED 喷墨打印工艺,是超低温阀门……
回头望去,4000余家创新型公司,蔚然成林,国投创合的投资脚步,已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历史注脚。
国有资本究竟是不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耐心资本?
也许,历史已经有答案。
刘伟,国投创合总经理、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兼职副会长,拥有30余年股权投资经验,2015年负责组建国投创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率领团队投资了200余只子基金和180余个直投项目,使国投创合成为国内支持创业投资团队最多、行业覆盖面最广的引导基金管理机构之一。
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2022年6月正式转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连续20年在国务院国资委经营业绩考核中获得A级。国投创合是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旗下精湛的引导基金及产业基金管理机构。国投创合及子基金投资了一批细分产业领跑者,230余家投资企业已上市,其中以“硬科技”为标签的科创板上市企业110余家。超过670家投资企业入选国家级 专精特新 “小巨人”,覆盖生物技术、 新材料 、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重点领域,为产业链关键环节填空白、补短板、锻长板。
“创业投资务必要是耐心资本”
刚刚过去的2024年,国资是 创投 市场绕不开的话题。
“您觉得国资是耐心资本么?”这是记者抛给刘伟的第壹个采访话题。
“我从事股权投资有30多年的时间,回顾来看,国有 创投 大规模发展始于1999年,我认为国有 创投 一直是我国 创投 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民营 创投 、外资 创投 并成鼎足之势的格局。”他说。
数据显示,2023年末,在股权投资市场,国资背景LP(出资人)出资规模占比接近八成。自2018年资管新规之后,国资(包含政府引导基金)开始成为行业第壹大出资主体,之后一直维持出资总额最多的地位。
国资在 创投 市场占主体地位其实不是新鲜事。
“由于国有 创投 大部分资金来源是财政资金、国有资本金,具有相应的特殊性,因此它从诞生伊始更多关注硬科技投资。”刘伟表示。
以国投创合为例,国投创合核心管理团队来自国投集团下属专事高科技产业投资的业务单元,1995年起开展高科技股权投资,2007年受托管理中央财政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试行创业风险投资,2009年受托管理中央财政新兴产业 创投 计划参股创业投资基金,2016年成为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机构之一。
“落实国家战略,培育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投创合天生的基因。
其实,国投集团旗下几乎所有基金都紧密围绕着一项或数项国家重大战略。截至2023年末,国投系基金认缴规模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其中,国家级基金10只,管理规模超过1600亿元人民币。这些基金诞生的初衷就是为了在关键性的战略领域施展创业投资的作用。“从长时间维度看,国有 创投 很好地施展了耐心资本的作用。”刘伟说。国投集团已将基金业务作为基石业务予以重点发展。
近几年,在国内经济转型升级的环境下, 创投 市场投资趋势悄然生变,代表将来的科技创新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国有 创投 与其它 创投 主体也发生了更多的交集。
“创业投资务必要是耐心资本,务必要做耐心资本。”刘伟表示,科技成果转化,从0到1需要科学家,从1到10需要工程师,从10到N就是从试验品、产品到商品,需要创业投资大力支持,推动科技创新走通产业化最后一公里。
刘伟认为,作为国有 创投 ,国投创合做好耐心资本要把握好三个平衡。
一是政策目标和商业回报的平衡。一方面要积极服务国家战略,服务相关行业发展规划;另一方面也要做好价值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的商业回报。
二是合规管理和市场化运作的平衡。既要根据国有资本管理相关要求,做好合规工作,又要坚持市场化运作,在项目筛选、项目判断、项目决策和项目管理和项目退出上,根据市场化的准则运作。
三是短时间收益和长远收益的平衡。所有资金,包含耐心资本在一定周期之内都有相应的资 金回报需求,因此,团队在投资、管理和退出策略上,要安排好节奏,平衡好短时间资金流与基金总体收益。
“专业化是 创投 最基础的要求”
“创业投资是国有资本支持科技创新的一双灵巧的手。”谈及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刘伟说。
2025年伊始,国务院办公厅1号文聚焦政府投资基金,总体要求中明确“根据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原则规范运作政府投资基金,发展耐心资本,重视施展实效”。
在管直投项目超过180个,参股基金超过200只,培育了4000多家创新型科技企业……目前,国投创合已成为国内支持创业投资团队最多、行业覆盖面最广的引导基金管理机构。
如此,做好国资投资科创的一双“灵巧的手”,国投创合的专业化支撑来自何方?
“专业化是做好创业投资最基础、最基本的要求。”刘伟表示,国投创合的专业化离不开三点积累。
一是专业化的团队。“我们的核心团队合作超过十年,团队中从事投资行业时间最长的超过30年。”他介绍,国投创合前台投资团队90%以上的同事拥有细分产业的学习和工作经验,中后台大多来自相关专业化服务机构。“这样才能确保团队专业化地筛选项目、投资项目、赋能项目。”
二是深入学习国家产业政策与发展规划,从中找到商机,同时施展与各地政府密切关系的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三是缔造 创投 生态圈、产业生态圈。国投创合施展“母基金加直投”优势,与市场上200余家专业基金经理合作,绝大多数管理人围绕某一细分领域深耕,对于他们投资的项目,国投创合“长期跟踪、独立判断”。另一方面,国投创合与产业龙头合作,如奇安信、 药明康德 、联想,合作建立了一批CVC性质的 创投 基金。另外,国投创合多年深耕新兴产业,也积累了丰富的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并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倡下,牵头建立了 人工智能 、创新生物医药、 新材料 、网络信息安全创业投资服务联盟等,形成生态圈,保持行业敏锐度。
市场化方面,刘伟介绍,“从国投创合成立伊始,国家开发投资集团便给予了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国投创合通过精湛的投委会开展投资决策,团队根据市场化原则开展项目筛选、项目尽调、项目投资及退出。
“ 创投 不止播种,还要深耕、育苗”
在国投创合内部,非常重视投后管理。
如今,“退出”是我国 创投 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退出能力成为各类LP(出资人)衡量 创投 机构的关键业绩指标之一。
在刘伟看来,如果说投资是发现价值,投后管理是创造和提升价值,退出就是最终实现价值的必由路径。良好的退出收益很大水平上反映了投后管理的效果。
“投资不是找一片肥沃的土地,撒一把种子等秋后收成就可以,我们不仅要播种,还要深耕,还要育苗。”这是刘伟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话。在投后管理上,他汇总了三个方面。
一是完善早期创新企业的法人治理机制。首先,完善“三会”,即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的职责;其次,助力企业完善经营班子,“创业企业可能是科学家创业,或营销专家创业,我们希望企业有一个完善的团队,包含科研、生产、市场等多方面人才”;最后,还要帮企业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
二是为企业对接资源。“ 创投 机构应该围绕产业链做投资,我们能够通过上下游产业资源为企业赋能,助力企业的产品转变成商品,并且拥有更强竞争力。”
三是帮助企业资本运作。好比后续融资、上市。
“通过精耕细作的投后管理,最终达成企业自我造血的目的。”刘伟表示。
被问及2024年对于 创投 行业的感受,刘伟选择了“蓄势”一词。他表示,虽然从市场表现来看,创业投资仍处于冬藏时节,但2024年以来,一系列鼓励创业投资发展的政策出台。“创业投资是支持科技创新走完产业化‘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工具, 创投 行业新一轮机遇即将到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正在积蓄。”他说。
“随着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未来中国将全面进入科创时代。”刘伟表示,国有 创投 下一步的目标,一是要更加专注服务于国家战略,二是要服务于培育新兴产业,三是要服务支持地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四是支持科研院所、科技人员科技成果的转化。“这是我们国有 创投 将来的使命和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