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王寅浩)1月17日,国家医保局召开医保部门“保障人民健康赋能经济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医保局有关责任人介绍,医药购销领域回扣、带金销售等行为严重败坏行业风气,造成药品耗材的价钱被层层加码,最终转嫁到患者头上,严重损害了群众的切身利益。针对这一情况,国家医保局建立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这个制度根据法院判决或行政处理认定的药物带金销售和围标串标等案件事实,开展信用评级、分级处置、信用修复等工作,促使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获得合法收益。
据介绍,截至2024年底,评定失信企业735家,其中“极其严重”失信企业7家、“严重”失信企业40家、“中等”失信企业76家、“一般”失信企业612家。从实施效果看,多数失信企业能够正视自身存在问题,主动采取降价等措施修复信用。这一制度对于规范企业经营行为、维护药品耗材价格秩序、营造公平公正的医药采购交易环境施展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