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中国互金协会 - 防范通过仿冒金融App实施诈骗

【App】中国互金协会 - 防范通过仿冒金融App实施诈骗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1-21 14:12:48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App】 【金融机构】 【金融A

  北京商报讯(记者岳品瑜、董晗萱)1月21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发布风险提示指出,关注到不法之徒通过仿冒金融App实施诈骗行为的情景,造成金融消费者财产损失。为提高社会公众防范意识,保障自身财产安全和信息安全,特发布风险提示。

  仿冒App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是仿冒金融机构官方App,即便用与正版相同或高度相似的图标、名称,从而迷惑金融消费者;二是冒用金融机构名义发布虚假App,即不法之徒虚构出金融机构从未发布的App,遮掩与官方App的不同,降低金融消费者警惕性。

  仿冒App通常通过网页链接或社交软件流传下载。下载安置后,不法之徒通过以下方式实施诈骗行为:以低息、无抵押、快速放款为幌子,吸引急需资金的用户申请贷款,而后以缴纳手续费、保证金、验证还款能力等理由要求用户转账转账;推出号称高收益、一本万利的虚假理财产品,利用用户追求高回报心理,先给予用户小额回扣,获取信任后诱导用户投入大额资金,随后关闭App,卷款跑路;通过仿冒App获取用户的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重要信息,用于窃取用户银行卡资金或进行其它违法犯罪活动。

  协会向广大金融消费者郑重提示:一是选择正规渠道下载应用。从金融机构官方网站或合规主流应用市场下载金融App,不点击可疑链接或下载可疑应用。建议优先选择经过备案的移动金融App,备案名单可通过协会官方网站查询。

  二是谨慎操作敏感信息。在使用金融App时,不要随意向他人透露账户密码、验证码等敏感信息;输入密码时,确保周围环境安全,防止他人窥视;不随意在不明App上填写个人敏感信息。另外,关注账户动态,定期查看金融App中的账户交易记录和余额变动,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如发现未经授权的交易或可疑活动,应立即联系金融机构进行处理。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App】  【金融机构】  【互金协会】  【金融A】  【不法分子】  【华夏银行】  【APP】  【兴业银行上海分行】  【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