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月26日讯(记者张良德)钢铁行业“内卷”加重,企业经营面临巨大挑战,目前A股已经有近20家钢企 预亏预减 ,无一预增,其中14家钢企预亏金额合计超过300亿元人民币。
对于钢铁行业的运行情况,本周一钢铁行业协会原会长姚林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六届七次会员大会上表示:2024年是钢铁行业深度调整的关键一年,传统用钢行业下行压力加大、原燃料价格易涨难跌,钢铁行业运行持续显现高产量、高成本、高出口、低需求、低价格、低效益的“三高三低”局面,进入“减量发展、存量优化”阶段的特征日益明显。
2024年上市钢企业绩整体继续下行
与2023年相比,2024年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继续下行。
2023年27家钢铁冶炼企业共有15家盈利;12家亏损,合计亏损总额约154亿元人民币。
从上市钢企已公布的2024年业绩预告来看,A股钢铁冶炼企业中,目前已经有5家盈利预减、14家预亏,预亏企业合计亏损总额已超过300亿元人民币,行业亏损情况较2023年更加严峻。
其中, 鞍钢股份 (000898.SZ)预计2024年度亏损约71.09亿元人民币,居亏损额第壹; 马钢股份 (600808.SH)预计亏损45.97亿元左右,暂列第贰; 重庆钢铁 (601005.SH)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在32.53亿元左右,或位居第叁。除上述几家企业外, 安阳钢铁 (600569.SH)、 酒钢宏兴 (600307.SH)、 山东钢铁 (600022.SH)等许多家钢企也深陷亏损泥沼,预计2024年度亏损额均超20亿元人民币。
钢铁行业业绩预报
从上市钢企业绩预告来看,多数钢企认为市场供需失衡是造成行业出现大面积亏损的关键因素。
鞍钢股份 表示,受钢铁行业下游需求持续不振、弱周期、低景气度影响,供销两端市场价差快速收窄,公司盈利空间受到进一步压缩。 安阳钢铁 认为,公司业绩亏损的主要因素是,2024年钢铁行业供需矛盾依旧突出,钢材价格振荡下行、持续低位,叠加铁矿石等原料价格易涨难跌的影响,行业利润同比明显下降。
钢铁行业进入下行周期已经有三年,在行业整体发展大势变化的情景下,已难以通过个别企业自身管理能力的提升来改善现状。 鞍钢股份 表示,公司上下严控费用,全力减亏控亏,但仍未能完全弥补供销两端市场持续收窄减利影响,生产经营仍处于亏损局面。
直到今天,钢铁行业上市公司无一预告增长,有3家企业由盈转亏,其中, 中南股份 (000717.SZ)亏损11亿至13亿元人民币,而公司上一年度盈利0.49亿元人民币。
已公布业绩预告的企业5家利润预减,利润总额合计最高约30亿元人民币。 华菱钢铁 (000932.SZ)预计,公司2024年归母净收入同比降低55%-67%,公司公告表示,虽然公司继续保持了钢铁行业可靠的收益水平,但未能完全抵消行业经营形势变化造成的不利影响。
未公布业绩预告的8家上市钢企中,除 本钢板材 (000761.SZ)外,其余公司上年度均为盈利,根据有关规定,盈利企业业绩变化幅度小于50%的不需公布业绩预告,2024年上市钢企中或有12家保持盈利。
行业周期性调整、产品结构变化
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粗钢产量100509万吨,同比下降1.7%;生铁产量85174万吨,同比下降2.3%;钢材产量139967万吨,同比增长1.1%。
有钢铁行业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在粗钢产量下降的情景下,钢材产量不降反升,代表钢材深加工的水平提高。
由于地产周期下行对下游钢铁行业及部分相关产业的切实需求减少,市场供需发生明显变化,螺纹钢为代表的建材用钢利润明显弱于热轧板卷钢材的产品利润,在此情境下,钢铁企业也在积极调整产品结构。
2023—2024年螺纹钢高炉利润、热轧板卷高炉利润(数据来源:钢联数据)
分品种看,2024年建筑业用钢占比进一步降低至50%,制造业用钢占比从2020年的42%提高到2024年的50%,钢铁产品结构调整仍在持续。
从上市公司业绩预告也能看出,产品结构较好的企业在行业下行期仍然能保持盈利。也有部分钢企通过推进转型升级,加大在特钢领域的投入,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通过生产高端、特种钢材,满足市场对高品质钢材的切实需求,从而提升企业的收益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但在行业下行期中,钢企转型其实不是易事。转型升级需要大量的钱财、技术和人才投入,且短时间内难以见到明显成效。在市场竞争激烈、企业亏损的情景下,企业可能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这或会限制其转型升级的步伐。
如 酒钢宏兴 投资44亿元建设了炼轧厂工艺装备提升及产品结构调整项目,炼钢连铸、宽厚板2个主体单项工程及配套公辅系统建设,但该项目建设绝对工期25个月,短时间内对公司财务指标影响较大,公司2024年预亏超20亿元人民币。 酒钢宏兴 在其业绩预告中称,公司“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以超常规举措全力以赴止滑减亏……但受整体市场环境原因影响,预计公司2024年度经营业绩仍将出现较大亏损。”
钢铁行业已连续三年下行,业内人士预期未来钢铁行业有望通过整合资源、优化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缓解市场竞争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