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仔癀 (600436)交出近年最差单季成绩单。
1月23日晚间, 片仔癀 发布2024年业绩快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1%;净收入29.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3%;扣非净收入30.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6%。此前的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净收入、扣非净收入同比均是双位数以上增幅。
从单季度来看, 片仔癀 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3.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7%;净收入2.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6.8%;扣非净收入3.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0.8%。营业收入净利双双创下2016年之后单季最大降幅。
消息出来次日, 片仔癀 开盘即跳空低开3个点,盘中最大下跌幅度4.32%,收盘下跌1.37%,全天成交额6.2亿元人民币。公司1月24日收盘总市值1213亿元人民币,相比2021年7月高点下跌幅度58.2%,市值蒸发1686.6亿元人民币。尽管股票价格大跌,但 片仔癀 市值仍稳居“中药一哥”榜首位置。
对于营业收入不及预期, 片仔癀 2024年业绩快报解释称,受医保政策变化、消费市场萎缩等叠加影响,医药流通业收入同比减少。
医药流通是 片仔癀 核心主业之一,2024年上半年该业务贡献营业收入22.7亿元人民币,占全部营业收入的比率为40.1%。不过,这块业务上半年营业收入是增长的,同比增速7.5%。结合该业务全年营业收入下滑来看,下半年营业收入应该有个较大幅度的下滑,环比上半年恶化。
医药流通领域前些年开始的“两票制”政策,直接让小企业“凉凉”,行业集中度大幅提升。再加上集采政策的持续推进,那些规模小、渠道单一的企业渐渐失去了生存空间,巨头们的市场占有率水涨船高。
在医药流通领域,国药控股(01099)、 上海医药 (601607)、华润医药(03320)等龙头,年度营业收入规模均在2000亿元以上。而 片仔癀 流通业务年营业收入规模不足50亿元人民币,属于流通领域的小企业。从2024年表现来看, 片仔癀 流通业务份额,或许正在面临被头部企业吞噬的危险,而且盈利能力也遭遇挑战,2024年上半年该业务毛利率同比下降2.56个百分点至13.68%。
对于利润不及预期, 片仔癀 2024年业绩预报解释称,重要原材料成本的上涨对利润空间造成了压缩。根据康美中药网数据统计,天然牛黄在2023年1月的市场价格为65万元/公斤,在2025年1月的市场价格为165万元/公斤。
医药制造板块下的肝病用药,是 片仔癀 最核心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来源,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和毛利率分别为26.4亿元、72.4%,占全部营业收入和毛利额的比率分别为46.7%、75.6%。肝病用药的主力产品就是老字号“ 片仔癀 ”,主要用于热毒血瘀所致急慢性病毒性肝炎、痈疽疔疮等。天然牛黄和麝香作为该产品核心原料,在原材料成本中所占的比重高达90%。
在天然牛黄价格走高之下,肝病用药业务盈利能力遭遇挑战,该业务2023年毛利率同比减少2.1个百分点,2024年上半年毛利率继续下降5.3个百分点至72.4%。
面对原料价格上涨,公司2023年5月6日起,将仔癀锭剂国内市场零售价格从590元/粒上调到760元/粒,供应价格相应上调约170元/粒;海外市场供应价格相应上调约35美元/粒。这是 片仔癀 时隔三年再度提价,国内市场零售价格提价幅度29%,为历次调价幅度最大。
不过,从2024年肝病用药业务毛利率继续下降来看,此次产品涨价压根就没能抵消成本上涨。而且,涨价还造成了后遗症。在2023年5月初开始明显涨价红利下,公司肝病用药业务2024上半年营业收入仅同比增长17.3%,增幅甚至不如疫情时期,被市场疑问涨价影响了销量,未来很难再通过继续涨价的形式应对成本。
好在,天然牛黄价格的疯涨已经引起了相关部门的注意。2024年7月1日,国家药监局同海关总署发文允许进口牛黄试点用于中成药的生产,以此缓解本土牛黄供应紧张的压力。数据显示,现今全球天然牛黄年产量约4000公斤,中国天然牛黄产量约600-700公斤。进口牛黄放开后, 片仔癀 等中药企业的成本压力或许会减轻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