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 1
  • 2
  • 3
  • 4
  • 5
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平台创新当以诚为本

【消费者】平台创新当以诚为本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5 4:10:15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消费者

  今年春节,平台企业看上了消费者的送礼需求。对平台而言,要想把礼物送到消费者心坎上,就务必像守护眼睛一样,监督商家真实陈述商品信息,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并配套适合送礼场景的评价体系,从售前售后两端共同监督商品和服务品质。

  过年走亲戚送什么礼物,历来都是一门学问。今年春节,平台企业看上了这一需求。微信上,送礼物功能与春节常客“红包”并排,接入了微信小店的商品;美团、抖音则需要用户先购买商品或团购美食,再赠予亲朋好友;淘宝更是将送礼功能置于商品主页的醒目位置,部分商家提供8.5折优惠,算下来价格比同期大促还低一点。

  平台抢着推出“送礼”选项,有其背后逻辑。往年春节红包大战,各大平台都要投入上亿元人民币,金银财宝地撒给用户。送礼物同样能提高用户使用频率,不仅不用平台撒钱,消费者还会帮平台创造交易金额。既便捷透明,又有浪漫的惊喜,平台在不花钱的情景下获得了新的增长点。

  送礼功能有望成为电商平台标配。想一想,今后的购物场景可能是这样的:刷到一家好吃的卤鸡爪,自己来一份,再给老家的爸妈送一份;买了一束好看的年宵花,手指点两下,顺手再送闺蜜一束。小吃零食鲜花水果其实不贵,也不是啥稀罕物,但作为礼物送人,却蕴含着礼轻情意重的深意。加上定制的电子贺卡、浪漫的祝福语和诱人的折扣,原本没打算购物的人也有可能忍不住下单。这一边是送礼物,另一边是送上翻倍的成交额。

  动动手指送礼物,看似容易,实则不然。以前是“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才好回娘家,现在要让丈母娘自己在手机里领“鸡鸭”,小两口空着手回家,对国人的传统习惯无疑是个不小的冲击。

  改变消费者观念还不是最难的,平台对送礼物功能的治理挑战更大。送礼物功能既是电商交易的一环,又涉及赠与合同的法律关系。在这一进程中,买方、卖方、平台原本的三方关系,又增加了受赠方这一新角色,使得交易流程、售后流程都变得更加复杂。好比,收礼的一方往往没有动力像普通购物者那样对商品进行真实评价,实际购买的消费者作为送礼的一方,看不到商品的真实状况,也无法评价。如果缺乏有效监管,商家可能两头瞒,吹得口不择言的顶级货很可能徒负虚名,送礼的人花钱送了不痛快,收礼的人碍于面子又不好意思说出口。这显然无益于保护消费者权益。

  送礼物功能还存在个人信息保护隐患。在电商交易中,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必不可少。非法分子可能会利用这一功能,通过发送虚假礼物链接或二维码,诱骗消费者点击扫描,窃取个人信息或资金。再加上送礼信息存在大量跨平台流传,需要平台互联互通,共同筑起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的防火墙。

  信任是电商的基石,安全是消费的底线。对平台而言,要想把礼物送到消费者心坎上,就务必像守护眼睛一样,监督商家真实陈述商品信息,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并配套适合送礼场景的评价体系,从售前售后两端共同监督商品和服务品质。送礼之心,贵在真诚;平台之责,重在守护。在追求商业利益同时,平台更应秉持诚信原则,尽好主体责任,才能把消费者心意传递得更好、更暖。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市场监管】  【消费者】  【线上消费】  【2025】  【春节档】  【《哪吒之魔童闹海》】  【美联储】  【年夜饭】  【预制菜】  【同比增长】  【劳动者】  【中央网信办】  【清朗·2025年春节网络环境整治】 
  • 客服与业务咨询

   【网络建设服务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