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 1
  • 2
  • 3
  • 4
  • 5
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吴清履新一年间

【证监会】吴清履新一年间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7 5:01:47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证监会】 【资本市场】 【投资者

  2025年2月7日,吴清担任中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已满一年。前一天,上证指数收报3270.66点,这相比一年前吴清上任那一天(2024年2月7日)的2829.70点,已经上涨了15.58%。在这一年间,上证指数还曾一度攀升至3674.40点的高位。

  不久前的2月1日,蛇年大年初四,吴清在《求是》杂志发表署名文章《奋力开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明确了下一阶段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任务。文章的立意也很明显,就是在现今复杂多变的形势下,给市场坚定信心。

  其实,吴清上任以来,给予市场的信心很多。观察他这一年来的工作轨迹,可以清晰地看出几个主线。

  主线一,是强监管。

  吴清履新之初,坊间就回忆起他之前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任职期间的闻风而动。果然,在上任之后,吴清开始把强监管放在更加醒目的位置,向诸多资本市场顽疾开刀。

  从具体处罚来看,仅在吴清上任后的第贰天,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就更新了两则行政监管处罚规定,分别对 申万宏源 证券和平安证券采取责令改正和出具警示函的处罚措施,违规事项均涉及债券发行。第叁天,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又公告称,近日组织稽查执法、日常监管力量集中查办了 招商证券 多名从业人员买卖股票等非法行为。

  从顶层设计来看,2024年4月1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即资本市场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新“国九条”。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随后发布了一系列配套文件和制度规则,形成了“1+N”政策体系,也是监管工作的主要政策框架。

  一年来在吴清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推进下,首发上市新申报企业现场检查、现场督导覆盖面,从原先10%左右大幅提高到很多于1/3;推动形成财务作假综合惩防体系,严肃查处欺诈发行、财务作假、违规减持、操作市场等一批大案要案,办理各类案件739件;2024年55家上市公司平稳退市……

  当然,把握监管与活力之间的关系,吴清自然很清楚。在《求是》的文章中他特别提及这一点——规范有序的市场生态是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保障,从严打击财务作假、操作市场等恶性犯罪行为是优化市场生态的务必要求。务必保持定力,持续依法加强监管,切实保护市场“三公”和投资者合法权益。严监严管的目标是强本强基。要尊重规律、尊重规则,坚持依法监管、分类监管,既抓早、抓小、抓苗头,更打大、打恶、打重点,不断提升监管执法的规范化水平和惩戒犯罪行为的精准性,在严监严管中体现监管温度和投资者保护的实效,努力做到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效。

  总之,在“强本强基”和“严监严管”的监察管理思路下,吴清想要缔造的,是更负责任的中介机构,和更加优质的上市公司。这也和他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不约 而合——打铁务必自身硬。

  主线二,是聚资金。

  甭管是对于新质生产力的支持,还是股市稳定的切实需求,大量中长期资金,是我国资本市场急需聚拢壮大的部分。

  在2025年春节前夕,一则轰动市场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重磅推出,引发市场热议。

  其实,如果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这是吴清始终在强调的思路之一。

  在2024年6月举行的 陆家嘴 论坛上,作为共同轮值主席的吴清就提到了“耐心资本”。他说,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科技创新企业通常具有高投入、长周期、经营不确定性大等特征,与坚持“长期主义”的耐心资本在本质是高度契合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将和有关方面一道,积极创造前提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围绕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募投管退”全链条优化支持政策,引导更好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增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尔后的2024年9月6日,中央金融办、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就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几个月后,更为细致的“施工图”也已经推出。

  根据方案,A股每年将新增至少几千亿的中长期资金,这一活水将给市场打下坚实的条件。同时通过延长公募基金、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年金基金等考核周期,能够提升中长期资金投资行为的稳定性。

  可以看到,在吴清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推动下,中长期资金投资规模和比例正在逐步提升,相信在2025年,会看到更加明显的影响和变化。

  主线三,是投资者。

  监管和资金的改革,最终落脚点还是在广大的投资者。不难看出,吴清对于投资者保护工作非常重视。

  吴清曾在2024 陆家嘴 论坛上表示,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将充分考虑中小投资者占绝大多数这个最大的市情,强化对高频量化交易、场外衍生品等交易工具的监测监管,提升监管针对性和适应性。对各种利用技术、信息、持股等优势扰乱市场、非法牟利的表现,紧盯不放,露头就打。大伙都特别关心退市涉及的投资者保护,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态度非常鲜明,对其中的非法问题,务必“一追到底”,依法从严厉责罚处相关责任人员,决不允许“浑水摸鱼”“一退了之”。

  2025年初的新闻发布会上,吴清又表示,要进一步提高监管执法的精准性有效性,突出维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人的合法权益。

  相关案例有许多。好比这一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明显加大了特别代表人诉讼的适用力度,新《证券法》实行后首批当事人承诺案件落地, 金通灵 、美尚生态两案进入特别代表人诉讼程序。

  在维护投资者权益的同时,股民的获得感也在逐步提升。一年来,一系列事关上市公司分红的政策密集出台。2024年沪深两市共有3755家上市公司实施现金分红,金额约2.4万亿元人民币,家数、金额较2023年全年分别增加11.7%、14.7%,同时市场回购1476亿元人民币,均创历史新高。另外,基金的销售和交易费用,也在进一步降低,为投资者节省了大量成本。

  当然,资本市场的工作千头万绪,还有诸如防范风险、对外开放、自身建设等工作,也是吴清关注的关键。

  这里特别值得强调的是,对于曾经工作过的上海,吴清肯定抱有特殊的感情。这一点从他把“科创板八条”(《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放在上海宣布就可见一斑。在2024 陆家嘴 论坛发表主题演讲时他还谈到,上海加快建设“五个中心”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的重要使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将与上海建立常态化的协作工作机制,与有关各方一道,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抓好落实。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将积极支持在上海建设世界一流交易所,推动股票和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更好施展期货和衍生品市场作用,增进“上海价格”影响力不断提升。支持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在上海展业,鼓励本土机构用好上海发展优势,加快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

  从2024年2月7日到2025年2月7日,这一年来,从吴清每次在公众场合的讲话可以看出,其在讲话中,除了一般准备的书面稿外,总是会适时插入一些自己的领会和观点,其中不乏一些让人印象深刻的金句,这一点与其在上海任职时的风格颇为一致。

  就在蛇年前夕,吴清的一条金句又给市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事儿不过夜,更不能过年,因此我们只争朝夕……”

  只争朝夕之下,市场布满向往,未来吴清主席可以为A股、为整个资本市场,造成更多。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和合期货】  【和合期货有限公司】  【中国证监会】  【期货业务】  【子公司】  【和合系】  【宝宝树】  【2024】  【资本市场】  【投资者】  【高质量】  【工银瑞信基金】  【DeepSeek】  【阿里云】  【tokens】  【比亚迪】  【智能驾驶】  【智能化】  【新能源】  【《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  【座谈会】  【碳排放权】 
  • 客服与业务咨询

   【网络建设服务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