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 1
  • 2
  • 3
  • 4
  • 5
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欲将IPO失败资产注入上市公司!这家日资大演腾挪术!

【富乐德】欲将IPO失败资产注入上市公司!这家日资大演腾挪术!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11 16:03:44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富乐德】 【半导体】 【盾源聚芯】 【上市公司】 【IPO

K图 301297_0

  自并购六条发布以来,半导体行业并购重组火热。其中,一家日本半导体公司旗下控股的子公司在谋求IPO无果后,试图通过并购将资产装入上市公司,谋求“曲线上市”。

  近期,安徽 富乐德 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富乐德 ”、“上市公司”)拟发行股份、可转换公司债券购买江苏富乐华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富乐华”、“标的企业”)100%股权,并拟向不高于35名特定对象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的相关申请获得深圳证交所的受理。

  本次交易中以发行股份方式向交易对方支付的交易对价约为61.9亿元人民币,发行价格为16.30元/股,购买资产发行股份的发行数量约为37976万股;以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方式向交易对方支付的交易对价为3.6亿元人民币,初始转股票价格格为16.30元/股,根据初始转股票价格格全部转股后的股份数量约为2208万股。

  根据收益法评估结果,截至2024年9月30日,富乐华所有者权益账面值为30.36亿元人民币,评估价值为65.5亿元人民币,增值率为115.71%。

  上市公司业绩“止步不前”

  从交易双方规模来看,这是一起“蛇吞象”式收购。

  报告书显示,2024年前九个月,被收购方富乐华的资产规模为 富乐德 的两倍之多。其中, 富乐德 资产规模为17.38亿元人民币,而标的企业资产规模达到38.75亿元人民币。

  另外,标的企业的收入规模、盈利能力明显高于上市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 富乐德 营业收入5.6亿元人民币,净收入0.79亿元;标的企业营业收入13.73亿元人民币,净收入1.9亿元人民币。

  2024年9月,中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明确支持上市公司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布局,引导更多资源要素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聚集。支持科创板、创业板上市公司并购产业链上下游资产,增强“硬科技”“三创四新”属性。

  政策发布以来,加之行业暖风频吹,半导体行业并购重组等行为火热,“蛇吞象”收购现象频现,如30亿 光智科技 并购200亿 独角兽 先导电科、双城药业跨界收购奥拉股份...。

  其中,在泛半导体产品制造进程中,为确保生产功效,阶段性对泛导体生产设备进行洗净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流程。

  而 富乐德 就是一家泛导体领域设备精密洗净服务提供商,公司聚焦于半导体和显示面板两大领域,提供一条龙设备精密洗净服务,于2022年12月30日登陆深圳证交所创业板,目前拥有 中芯国际 、京东方、英特尔等客户。

  不过,近几年来,富华德业绩整体增速放缓,显现出止步不前的态势。

  2021年至2023年,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5.69亿元、6.24亿元和5.94亿元人民币,总体营业收入规模在2023年出现下滑;同期,归母净收入分别为0.88亿元、0.88亿元和0.89亿元人民币,增长幅度微乎其微。

  而就双方主要业务来看, 富乐德 想要通过此次收购,加速将自身业务从半导体洗净及增值服务,进一步扩展至半导体零部件材料的生产制造业务。

  标的企业毛利率持续下滑

  就被收购方富乐华来看,公司主要从事覆铜陶瓷载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而覆铜陶瓷载板是功率半导体关键封装材料,标的企业主要竞争对手包含罗杰斯、贺利氏和 Dowa 等国际知名企业。

  近年来,随着产业链下游发展迅速,尤其在 新能源 汽车、 新能源 发电、 储能 等高速增长的新兴领域,持续的技术升级与创新对覆铜陶瓷载板的工艺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1年11月,富乐华完成股改,三个月后,即2022年2月,公司与华泰联合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并于2023年3月披露第五期上市辅导进展,但在2023年4月,公司取消了辅导申请,上市进程就此中断。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收购的交易双方 富乐德 和富乐华,名字极其相似的两家公司,的确同属于一家日本公司,日本磁性技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即“FERROTEC集团”,下称“日本磁控”)。

  据天眼查,目前上海申和投资有限公司持有 富乐德 50.24%的股份,系公司控股股东;而日本磁控则持有上海申和投资有限公司100%的股权,系 富乐德 间接控股股东。

  而上海申和同样直接持有富乐华55.11%的股份,说白了,被收购双方均为日本磁控的子公司。

  因此,此次收购被定性为关联交易,在收购完成后,也有助于公司将体外资产进一步注入上市公司,进一步推进资本布局。

  不过,随着国内企业对半导体行业的注意水平提升,行业竞争再度显现“白热化”。其中,合肥圣达电子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南京中江 新材料 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国内公司的覆铜陶瓷载板业务发展迅速。

  根据报告书,富乐华主要业务毛利率出现连续下滑,2021-2023年,标的企业毛利率分别为 35.71%、33.79%和 27.60%,产品盈利能力受到较大冲击。

  另外,此次并购签署了业绩承诺,根据报告书,上海申和承诺,标的企业2025年、2026年、2027年经审计的扣除非我们时常性损益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税后净收入分别很多于2.85亿元、3.42亿元和4.14亿元人民币,累计很多于10.41亿元人民币。

  不过这个目标实现起来的难度似乎其实其实不大,因为相较于富乐华当前的业绩表现,业绩承诺中所设置的净收入水平,并没有明显提升。

  2021-2023年,富乐华营业收入分别为11.07亿元、16.68亿元和13.73亿元人民币。同期,标的企业净收入分别为2.56亿元、3.44亿元和 1.9亿元人民币,甚至前两期业绩承诺中的该值要低于标的企业当前的净利水平。

  资本腾挪

  这其实其实不是 富乐德 第壹次收购间接控股股东日本磁控的半导体资产。

  就在去年上半年, 富乐德 以6800万元资金收购江东 新材料 持有的杭州之芯半导体有限公司100%股权,交易评估增值率为105.16%,而江东 新材料 的控股股东亦是日本磁控。

  根据官方网站信息,杭州之芯以ALN加热器翻新与新品制作、静电吸盘(简称“ESC”)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要业务,同样系公司在半导体零部件的生产制造领域的进一步布局的计划之一。

  而根据公开资料,日本磁控在中国拥有多家半导体产业相关公司,除了 富乐德 及其收购的杭州之芯、富乐华外,还控股中欣晶圆、盾源聚芯等公司。

  IPO日报注意到,近年来,日本磁控持续在谋求旗下子公司的资本化,和富乐华一样,中欣晶圆、盾源聚芯均尝试过登陆资本市场,但都未能如愿。

  具体来看,2022年8月,中欣晶圆递表科创板,公司主营半导体硅片业务,但在递表前连续亏损,2019年至2021年甚至累计亏损金额超过9亿元人民币。2024年7月,由于长时间未更新财务数据,中欣晶圆被上海证交所终止审核。

  2023年6月,日本磁控又开始推动盾源聚芯上市,其主要从事硅部件和石英坩埚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此前,盾源聚芯经历了深交所连续两轮问询,但期间公司因关联交易比例较高而受到很多疑问,今年的1月21日,深交所官方网站发布,决定终止对盾源聚芯在深交所主板发行上市的审核,公司正式止步于A股IPO门外。

  如此来看,对于日本磁控而言,近期频繁的资本腾挪或是公司屡次分拆子公司上市,却接连“碰壁”后的无奈选择。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投资者】  【交易成本】  【上市公司】  【再贷款】  【市值管理】  【资本市场】  【DeepSeek】  【大模型】  【概念股】  【环境保护】  【华天科技】  【控股公司】  【汇金公司】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银行】  【财政部】  【重要股东】  【均普智能】  【富淼科技】  【科创板】  【迈瑞医疗】  【辞旧迎新】  【现金分红】 
  • 客服与业务咨询

   【网络建设服务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