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 1
  • 2
  • 3
  • 4
  • 5
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TOPCon专利战-白热化- 前五大组件厂商为何深陷其中?

【天合光能】TOPCon专利战-白热化- 前五大组件厂商为何深陷其中?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11 19:17:26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天合光能】 【晶科能源】 【太阳能电池】 【TOPCon


K图 688599_0


K图 688472_0

   天合光能 (688599.SH)一纸公告,或将掀起国内光伏公司涉案金额最大的一场专利诉讼。

  2月10日晚间,该公司发布公告表示,将 阿特斯 阳光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阿斯特)、常熟 阿特斯 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常熟 阿特斯 )列为被告,分别就两项发明专利的专利权纠纷向 江苏省 顶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前述两期专利纠纷案合计涉及赔偿金额约10.58亿元(人民币,下同)。

  2月11日, 天合光能 方面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此次公司在国内起诉 阿特斯 的专利与此前其在美国起诉的属同族专利。2月11日盘后, 阿特斯 发布公告回应此次专利诉讼称,“公司对 天合光能 的两项涉案专利做过较为充分的研究分析,认为有较强的证据可以证明这两项专利应属无效,且公司产品和工艺也其实不侵犯该两项专利。”

  记者了解到,自2023年以来,国内光伏行业掀起了新一轮的专利战,前五大组件厂商均已深陷其中,且专利争议背后的电池技术路线聚焦在TOPCon(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

  那么,为何TOPCon技术会成为眼下专利纠纷的“爆发点”?

  “龙争虎斗”专利战

  在此次专利诉讼中, 天合光能 分为两起案件——涉案专利一为该公司第ZL201710975923.2号发明专利“ 太阳能 电池模块”,涉案专利二则为该公司第ZL201510892086.8号发明专利“ 太阳能 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天合光能 表示,经比对分析,认为两被告共同实施的制造、许诺销售和销售的光伏组件等产品落入涉案专利一、涉案专利二的保护范围。这其中,专利一所及涉案金额约6.07亿元人民币,专利二所及涉案金额约4.51亿元人民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除了提出高额的赔偿金额外, 天合光能 还要求被告立即停止侵犯原告涉案专利的表现,包含但不限于停止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和立即销毁被控侵权产品全部库存及专用于生产被控侵权产品的设备和相关模具。这其中,许诺销售则通常是通过广告、商店橱窗陈列或展销会展出等方式来实现。这意味着,如果被判侵权成立, 阿特斯 则将不能在各大光伏展会上展示上述涉案产品。

  不过,对于上述专利诉讼, 阿特斯 2月11日发布公告称, 天合光能 基于该两项专利向公司及常熟 阿特斯 合计索赔超过10亿元人民币,缺乏事实和法律上的依据。在公告中, 阿特斯 进一步介绍了双方专利纠纷的细节。

  对于涉案专利一, 天合光能 曾于2024年5月以涉嫌侵犯专利权为由,对常熟 阿特斯 的部分光伏组件产品向上海洋山海关提出了扣货申请。我们时常熟 阿特斯 提出放行申请并说明不侵权理由后,货物顺畅通关放行。同时,常熟 阿特斯 于2024年8月向中国国家专利局正式提交了该专利的无效宣告请求,目前正在审理中。

  对于涉案专利二, 天合光能 于2024年10月就该专利对应的美国同族专利,在美国特拉华州联邦法院起诉了 阿特斯 在美国的全资子公司,并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发起了337调查。目前,特拉华州联邦法院的案件已暂时中止,等待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的判决。而常熟 阿特斯 也于2024年11月向中国国家专利局正式提交了专利二的无效宣告请求,目前也正在审理中。

  值得强调的是, 阿特斯 也于2024年10月向 苏州市 中级人民法院起诉 天合光能 侵害其两项专利权,合计索赔1亿元人民币。

  综合双方发布的公告信息不难发现, 天合光能阿特斯 的专利纠纷其实也是一场你来我往的“争斗”。

  这其实不是个案。在过去几个月里, 晶科能源隆基绿能 发起多项专利诉讼,起诉地包含中国、日本、澳大利亚,而 隆基绿能 则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反诉 晶科能源 专利侵权。更早前, 晶澳科技 在欧洲起诉正泰新能专利侵权。

  “国内光伏龙头之间的专利纠纷,其实不存在绝对的弱势方。”一位光伏企业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头部企业对于TOPCon技术都有相应的专利积累,或是外部购买、或是研发申请,“发起专利诉讼,往往也是一种商战策略。”

  TOPCon专利纠纷缘何高发

   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隆基绿能阿特斯 ,都是(或曾是)全球前五大光伏组件出货厂商。而在公共场所,各大组件厂商都竭尽全力地呼吁尊重 知识产权

  然而,在过去一年所发生的专利纠纷案中,上述五大组件厂商既是原告又是被告。2月11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最新了解到, 隆基绿能 日前已经在山东济南起诉 晶科能源 专利侵权,该案件预计于3月20日开庭审理。而这是 隆基绿能 继美国之后,在国内对 晶科能源 的专利反诉。

  记者还注意到,本轮光伏龙头之间的专利纠纷,均聚焦在TOPCon技术上。这其中, 晶科能源天合光能晶澳科技 所诉TOPCon专利,几乎都源自于此前所购买的韩国LG公司的光伏专利包。根据行业媒体《赶碳号科技》的报道,自宣布完全退出光伏制造行业后,LG公司于2022年9月将745件专利转让给了 晶科能源 。2024年3月, 晶科能源 逐渐将部分专利转让给了 天合光能晶澳科技

  其实,在本轮TOPCon专利战中, 晶科能源天合光能 无疑是冲在最前头的两家企业。其也视技术创新与专利保护,为解决近两年来所出现的光伏“内卷”问题的措施之一。

  例如,早在2023年5月的SNEC光伏展会上, 天合光能 老总高纪凡就认为,光伏行业虽然成绩喜人,可是过度竞争情况严重。“简单而言,就是更多的投入却换来更少的价值。”在他看来,中国光伏行业的专利很分散,需要构建一个协同的技术生态。

  当前, TOPCon电池 技术已经占据主流市场份额。TrendForce集邦咨询发文预计到2024年年底,N型电池片产能约1078GW,占比达76%。其中, TOPCon电池 产能约907GW,占N型产能比例约84.14%。

  “当前国内很多TOPCon基础性专利其实不是中国企业自己研发的,而是外购所得。”前述企业人士进一步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由于国外企业对于TOPCon技术研究较早,其所形成的专利更早,后续技术研发很难绕开这些基础性专利。“但甭管是自研专利,还是外购专利,其其实不影响公司发起专利维护权益的正当性。”

  亦有观点指出,N型TOPCon产能巨大,技术路线较为同质化,各企业之间的技术研发仅是细微区别。且在不一样的区域市场,不一样的专利认证标准下,最终是否构成侵权也存在不确定性。

  不可否认的是,保护 知识产权 ,的确被视作抑制光伏产业陷入同质化恶性竞争的一种有效手段。

  2024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了《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旨在加强光伏制造行业的管理,并推动行业的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

  该文件特别强调了对 知识产权 的注意,鼓励企业加强 知识产权 的开发、应用和保护,并建立完善的 知识产权 合规管理体系。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阿特斯】  【天合光能】  【2024】  【太阳能电池】  【钙钛矿】  【林雪平】  【研究人员】  【晶科能源】  【Energy】  【Gulf】  【发明专利】  【专利战】  【子公司】  【TOPCon】 
  • 客服与业务咨询

   【网络建设服务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