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年,“销冠” 比亚迪 便给车圈造成巨大的冲击波。
2023年提出“油电同价”,2024年喊出“电比油低”,2025年, 比亚迪 又一次推翻行业,要将“智驾平权”变为现实,汽车圈智能化的竞争也被推向高潮。
力度“凶猛”
2月6日, 比亚迪 早早放出消息,将在四天后举办智能化战略发布会,“智驾平权”将成为现实。彼时,资本市场反应迅速,A股, 比亚迪 股票价格从6日开始飙升,当日收盘上涨10%,尔后6个交易日内,股票价格已从2月6日的开盘价282元/股涨至2月13日收盘的341元/股。
发布会当天夜晚,其直接放出“王炸”,旗下21款车型都将搭载高阶智驾。
这也意味着目前 比亚迪 主品牌王朝网、海洋网的所有在售产品,下至7.88万元的海鸥,上至24.98万元的宋L EV都将在今年具备智驾能力。同时, 比亚迪 旗下品牌腾势、方程豹、仰望等也会搭载高阶智驾功能。
据统计, 比亚迪 旗下仅海鸥、秦/海豹05 DM-i 的入门款车型不搭载高阶智驾,其全系高阶智驾的配置比例几乎达到90%。公司老总王传福表态,“未来没有智驾的车型将成为少数派。”
“智驾平权”给市场造成不小冲击。
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数据,去年10万至20万元的车型交付量约占市场一半,但这些车型的高速领航辅助驾驶搭载率仅为1.31%。另一组数据显示, 比亚迪 去年 新能源 销量占国内整体销量的近30%。
此前市场推断其今年整体销量有望达到550万辆,以此计算,若今年销售的车型中有近90%搭载高阶智驾,国内 新能源 汽车的高速领航辅助驾驶搭载率将得到明显提升。
另一方面,去年 比亚迪 以135.6万套的L2级ADAS配套量稳居行业榜首,理想汽车以50万套的配套量位列第贰,吉利汽车则以40万套的成绩紧随其后,位列第叁。
此次全系布局高阶智驾,该数据有望再次大幅提升。 中信证券 研报表示, 比亚迪 的入局有望推动L2+级别智驾车型销量基盘快速从100万辆提升至1000万辆级别,带动L2+级智驾渗透率从14%提升到30%。
相比全系覆盖高阶智驾能力,更具爆点的是“加配不加钱”。有媒体统计,升级智驾版的21款车型中,除了汉DM-i的入门款进行了3000元的小幅价格上调,海鸥非智驾版主动价格下调了3000元至5000元外,均做到车款智驾升级之后价格不变。
其实, 比亚迪 此次发布的智能驾驶方案“天神之眼”与2023年发布的有所改动,其根据搭载车型的销售价格将“天神之眼”划分为三个版本。
其中,配置最高的天神之眼A搭配3颗 激光雷达 ,双OrinX芯片,算力508TOPS,目前仅搭载于仰望系列车型;其次是天神之眼B,搭配1—2颗 激光雷达 ,1颗OrinX芯片,算力254TOPS,具备城区NOA能力,搭载腾势与 比亚迪 旗下整车售价20万元以上车型;而价位更低的则搭载天神之眼C,该解决方案没有 激光雷达 ,5R12V(5个毫米波雷达,12个摄像头)纯视觉路线,1颗Orin N/征程J6芯片,算力84/128TOPS,仅支持高速NOA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低配的天神之眼C当前的条件智能驾驶功能是高速、快速路的领航驾驶,但其硬件可支持其升级至城区领航甚至更高阶的智驾模式,也有可能存在实现“全国可开”,与行业目前都在竞逐的“高阶智驾”持平。
车圈振荡
长期以来,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被视为高端车型的专属配置,其昂贵的成本将大部分消费者拒之门外。
去年,小鹏将高阶智驾的车型售价拉至11万元人民币,推出小鹏M03,加剧 新能源 智能化竞争,得益于低价高配的智能化车型,公司实现单月销量突破3万辆。
如今, 比亚迪 “智驾平权”战略的推出,再次打破这一技术壁垒,将原本仅存在于30万元以上车型的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下放至20万元以下车型,甚至突破了小鹏的10万元人民币,下探至7.88万元的车型都可搭载。
低价车型实现高配智能驾驶,离不开 比亚迪 当前的成本管控。
有数据显示,最低配的天神之眼C在现今市场上的最低成本需要4000元以上,这是在采用英伟达的Orin N的智驾芯片的条件上,假如未来使用 国产芯片 ,这一成本还会进一步降低。有消息称, 比亚迪 自研的智驾芯片计划今年上半年就将流片。若一切按计划进行,其自研芯片明年就可上车。
而其余技术较低的硬件,如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环视摄像头等, 比亚迪 已经具备自我生产的能力。未来,成本管控或将成为其在市场竞争中最有力的“武器”。
或受 比亚迪 发布会的影响,小鹏汽车港股股票价格在2月11日出现下滑,收盘下跌幅度达到9%;吉利、零跑、理想、长城当日港股收盘价下跌幅度都超5%,吉利更是超10%。
比亚迪 “智驾平权”战略就像一条鲶鱼,搅动了中国智能汽车市场,倒逼其它车企加快智能驾驶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以应对市场变化。
争议声也有。记者发现,近期车质网上出现了很多 比亚迪 老车主的投诉,一般都是对购车后新款车型增配不加钱的不满,且他们的购车时间基本都在半年以内。有车主表示,购车时没有明确告知智驾升级计划,如今同样的钱却无法享受更高的智驾技术。
其实,智能化转型阶段进程中,此类事件并很多见。
2023年末,问界M7焕新上市,彼时的智驾配置就已高出老车型,但不到半年时间,问界M7又直接更换了整车外形,并推出更低价的智驾版本,进而造成老车主投诉;极氪也曾在半年内屡次降价焕新引发老车主不满。
技术升级、迭代焕新在 新能源 快速发展的当下并很多见,甚至已经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一定趋势,有业内人士坦言,消费者在购车时应该有正确的向往,技术迭代不可避免。
同行跟进
比亚迪 发布预告后,汽车圈便已暗流涌动。
2月9日晚间,长安抢先发布了智能化战略,并喊出“全民智驾”的旗帜。 长安汽车 老总朱华荣直言,“从今年开始,长安将不再开发非数智化新产品。”同时,以深蓝汽车为首,长安将开始向全民智驾方向进击。
发布会上,深蓝汽车总裁邓承浩宣布了多款车型的升级,深蓝S07、L07新增了DEEPAL AD PRO智驾版本,S05则是全系赠送DEEPAL AD PRO高阶智驾包。
长安实现“智驾平权”的形式与 比亚迪 相同——加量不加钱。只不过,其近期内并没有推出更低价的高端智驾车型计划,朱华荣透露,预计在今年8月推出10万元级别车型上搭载 激光雷达 的新车型。
除长安外,零跑汽车(下称“零跑”)在 比亚迪 发布会后宣布要推动智驾全民普及,将于3月10日推出旗下B系列首款全球化车型零跑B10,15万元首搭 激光雷达 城区智驾。
2024年四季度,零跑实现了净收入转正,提前一年达成了单季度盈利目标,成为继理想之后,国内第贰家实现季度盈利的造车新势力。这得益于公司在智能电动汽车的核心系统及电子部件上的决策,同时销量的大幅增长造成了规模优势,实现成本下降。
尔后,吉利也“坐不住”了,其在 比亚迪 发布会后宣布将在3月初发布AI智能化战略布局。
这场由 比亚迪 引发的冲击波,正在向行业蔓延。
不难预测,未来将会有更多车企加入“智驾平权”行列,2025年将是我国车企争夺智能化市场的关键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