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区穗港码头,一架银白色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前人头攒动。这架融合 新能源 技术与航空工业智慧的“未来飞行器”,正是 广州市 人大代表、亿航智能总设计师陈腾飞所在企业的研发成果。
作为亿航智能的技术专家,他深耕 无人机 领域多年;作为人大代表,他连续三年将专业视角转化为推动城市新兴产业发展的“金点子”。从实验室到立法座谈会,从企业车间到代表联络站,陈腾飞的履职故事与广州这座“天空之城”的产业升级脉络紧密交织。
一边攻关核心技术一边了解行业堵点
2021年,国家第壹次将低空经济并入战略规划,这一融合智慧物流、立体交通、应急救援等多领域的万亿级赛道,让深耕航空领域多年的他敏锐意识到:广州务必抢占先机。
2022年,陈腾飞迎来了一个新的身份—— 广州市 人大代表。彼时的低空经济仍处于“概念热、落地难”的探索期。空域管理制度待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滞后、应用场景尚未打通……
面对行业槽点,陈腾飞以双重身份躬身入局:既是低空经济领域的专家,率领团队攻克eVTOL核心技术;又是人大代表,将一线实践转化为政策、立法建议。
“专业背景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新技术、新兴领域的发展趋势,从而提出更具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人大代表的身份也让我能够更广泛地接触社会各界,让建议内容更符合行业、社会发展需求。”谈及履职心得,陈腾飞表示履职不能夸夸其谈,务必扎根产业土壤。
在陈腾飞的工作日程表上,“低空经济”是高频词。当选人大代表的三年间,他一边在企业攻关载人 无人驾驶 航空器技术,一边学习法律、预算报告等相关知识,一边深入行业了解发展堵点。
2024年,陈腾飞领衔提交了《关于加快推出 广州市 低空经济发展规划和支持措施的建议》,结合广州低空经济企业在载人交通、 智慧农业 等领域的发展现状和特色,分析了现阶段政府在低空产业技术及产品规范、产业链完善和应用场景拓展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的必要性。2024年7月《 广州市 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正式印发,相关部门针对建议内容进行了答复。
建议聚焦服务设施建设和应用场景缔造
2024年,陈腾飞的履职日历上写满“轨迹”。一次低空经济专题调研让他记忆犹新。“当时报名就很火热,调研时我们深入施工现场,了解了低空基础服务设施的建设情况,与专家学者和多家企业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陈腾飞说,这次调研让他对低空经济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为撰写相关建议提供了重要参考。
2024年4月,中国民用航空局为亿航智能EH216-S 无人驾驶 载人航空器系统颁发生产许可证,这是全球eVTOL行业内首张生产许可证,意味着 无人驾驶 载人航空器将走向大规模量产。
载人航空器商业化运营启动、低空智能网联系统上线、全国首条跨城电动航空器航线试飞……在这股浪潮中,陈腾飞的履职重心转向更宏大的命题:如何让低空经济从“盆景”变“风景”?
“今年两会,我重点关注科技创新和低空经济领域。”陈腾飞表示,2025年载人 无人驾驶 航空器将开启商业化运营,也有越来越多的低空航空器进入适航审定和试点应用阶段。
因此,今年他提交的建议将聚焦于加快 广州市 适航审定和飞行实验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示范应用场景的缔造。“如何让低空经济‘飞起来’,推动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使其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部分,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陈腾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