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 1
  • 2
  • 3
  • 4
  • 5
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拒绝不良商家,老年大学要-把好门-

【老年大学】拒绝不良商家,老年大学要-把好门-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19 9:48:47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老年大学】 【老年人】 【把好门

  随着老龄化社会加速来临,老年大学成了老年人学习、社交的重要阵地,深受老年群体的喜爱。最近,某媒体调查发现,有些不良商家打着“老年大学”的幌子,利用老年人的学习热情和对教师的信任,诱导他们购买高价课程、产品,造成部分老年人陷入消费陷阱。

  老年教育的初衷是为了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帮助他们充实退休生活,提升生活品质。这些不良商家的表现,与老年教育的供需失衡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4月,全国各级各类老年大学(学校)已达7.6万所,但仅能满足8%左右有需求的有点年纪的人。这种供需缺口为民办教育机构创造了市场空间,同时也为不良商家提供了无隙可乘。

  处理问题,强化监管势在必行,关键要明确老年大学办学标准与准入机制。相关部门要对民办老年教育机构的课程内容、师资、收费标准等严格审核,确保其合规运营。另外,还要降低老年人的维护权益成本。很多老年人遭遇消费陷阱后,常因证据不足、法律意识稀薄而放弃维护权益。如何简化投诉流程,设立老年人消费维护权益绿色通道,提供法律援助,支持消协或公益组织针对侵害老年人权益的机构提起公益诉讼,值得业内各方深入探讨。

  老年教育需求日益高涨的当下,兴办老年大学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社会力量投身老年教育办学领域也具备了现实必要性。办好老年大学,各方面需要有规章制度。适配的准入门槛要建立并完善起来。以年龄为例,近年来年轻人涌入老年大学的现象引发诸多思考,该如何权衡与规范,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只有从源头上严格把控准入关口,在办学进程中强化质量评估环节,将不良商家拒之门外,才能保障老年教育市场健康发展。

  老年教育也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确保老年大学真正成为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精神家园,仍需长期努力和持续投入。(中国经济网年巍)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老年大学】  【老年人】  【把好门】  【数字人】  【割韭菜】  【蚂蚁集团】  【2024】  【消费者权益保护】  【《2024年消费者权益保护年报》】  【家庭养老】  【养老金融】  【成绩单】  【上海证券交易所】  【2025】  【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银发号】  【金融服务】  【健康消费】 
  • 客服与业务咨询

   【网络建设服务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