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 1
  • 2
  • 3
  • 4
  • 5
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ST宁科财务造假遭重罚 - 退市危机能否化解?

【*ST宁科】*ST宁科财务造假遭重罚 - 退市危机能否化解?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19 12:23:38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ST宁科】 【中科新材】 【财务造假】 【2024】 【子公司

K图 600165_0

  部分上市公司为遮掩经营困境揭竿而起财务作假。

  近期,*ST宁科及其实际控制人虞建明收到中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宁夏监管局的《行政处理事先告知书》,因2022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及未及时披露多项重大事件,公司被处以550万元罚款,虞建明被罚款400万元并采取6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其它责任人包含当时担任老总、总经理、财务总监等也被追究责任,合计罚款达1365万元。

  财务作假

  *ST宁科全称宁夏中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其前身为1998年上市的新日恒力,原本是一家钢丝绳、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制造企业。2018年,公司将金属制品业务相关的资产和负债置出上市公司,主要业务变为活性炭制品的生产及销售、干细胞制备和贮存、贸易等。

  经过屡次转型和重组,*ST宁科逐渐发展成为以生物科技为核心的多元化企业。

  除1998年在上交易所上市募集2.25亿资金外,2001年及2011年,其还进行过2次增发,累计募集资金超9亿元人民币。

  公告披露,*ST宁科通过控股子公司宁夏中科生物 新材料 有限公司(中科新材)虚构2022年营业收入7659.41万元、利润7722.20万元人民币,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的11.25%和46.59%。这一行为直接造成年报数据严重失真,遮掩了公司实际经营困境。虞建明作为实际控制人,被认定“组织、指使”子公司实施做假,其行为被监管定性为“事情严重”,成为处罚的核心对象。

  黄海粟,陈瑞、董春香等有关人员也受到了相应处罚。

  除财务作假外,*ST宁科还存在多项信息披露违规行为。

  首先是重大债务隐匿,其子公司中科新材和华辉环保在2022年及2023年累计借款余额分别达1.08亿元和6426万元人民币,占公司净资产的11.82%和10.88%,但相关信息迟至2024年9月才披露。

  同时,*ST宁科还存在着银行账户冻结与停产隐匿。截至2023年底,公司及子公司58个银行账户被冻结(含45个主要账户),且子公司中科新材自2024年2月停产后未及时公告,均构成重大信披遗漏。

  退市压力

  自2025年2月17日起,*ST宁科股票被上海证交所叠加实施其它风险警示。2021年—2023年,*ST宁科的扣非净收入均为负值,且2023年审计报告显示持续经营能力存疑。

  除此之外,由于子公司中科新材自2024年2月停产,公司主要业务陷入瘫痪,触发《股票上市规则》风险警示条款。

  此次,年报虚假记载直接造成监管处罚,进一步强化风险警示。

  尽管此次处罚未直接触发退市,但*ST宁科仍面临多重退市压力。

  2023年,财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若2024年财报再获负面意见,股票将终止上市。

  2024年预计归母净收入亏损5.8亿至6.5亿元人民币,年末净资产或仅存4000万至6000万元。 image.png

  据其2024年三季度报,其还面临流动性危机,截至2024年三季度,其流动负债高达18.71亿元人民币,货币资金仅1233万元。

  其实,2019年—2023年,除2020年盈利2100万外,*ST宁科在其余年份均亏损,净收入分别为-0.45亿元、0.21亿元、-0.23亿元、-2.11亿元及-4.65亿元人民币。

  但业绩欠安其实其实不是财务作假的理由。

  相关人士表明,财务作假与信披违规不仅损害投资者利益,更可能加速企业退市进程。监管重罚虽彰显执法力度,但投资者需警惕此类高风险标的,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益。

  未来,公司能否通过债务重组或业务转型扭转颓势还是直接退市,仍待观察。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应收账款】  【2024】  【环保行业】  【现金流】  【江淮汽车】  【800】  【比亚迪】  【新能源车】  【新市民金融服务】  【金融监管】  【金融监管局】  【电话会议】  【网易游戏】  【同比增长】  【金地集团】  【土地投资】  【高峰期】  【华旺科技】  【装饰原纸】  【反倾销】  【相关企业】  【爱奇艺】  【双增长】  【步长制药】  【2023】  【销售费用】  【交通银行】  【交银理财】 
  • 客服与业务咨询

   【网络建设服务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