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 1
  • 2
  • 3
  • 4
  • 5
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A股告别力帆 新能源上落后的千里科技能否借AI-逆天改命-?

【千里科技】A股告别力帆 新能源上落后的千里科技能否借AI-逆天改命-?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20 17:18:42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千里科技】 【旷视科技】 【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 【逆天改命


K图 601777_0

  2月18日, 力帆科技 正式更名为千里科技(SH601777,股票价格8.81元,市值398.3亿元人民币,前称为 力帆科技 、力帆股份),这家曾顶着“A股第壹家民企整车上市公司”光环的企业,正式告别“力帆”时代。

  回溯其 新能源 征程,这家曾与“蔚小理”同期起步的企业在经历“起大早赶晚集”的困境后,历经破产重整,最终获吉利方面入股。随着智能网联汽车时代的到来,旷视科技联合开创人印奇又接掌帅印。

  这一转变背后,也折射出重庆的产业升级雄心——在 新能源 汽车翻身仗告捷后,这座城市正全力缔造“智能网联 新能源 汽车之都”。千里科技不仅承载着向“智能网联”转型的重任,更被赋予协同前沿产业发展的使命。

  没能在 新能源 汽车的上半场打下坚实基础的千里科技,能否在印奇率领下实现智能网联时代的弯道超车?当股东结构、管理层甚至公司名称都烙上“旷视印记”后,旷视科技与吉利方面将如何重新定位各自角色?

  目前,留给市场的仍是未解答的悬念。

图片来源:旷视科技官方网站截图

  从 力帆科技 到千里科技:一场未竟的 新能源 征程

  20十年10月,力帆股份顶着“A股第壹家民企整车上市公司”的光环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其开创人尹明善也因此登顶重庆首富宝座。

  2013年,公司高调宣布进军 新能源 领域,计划实现混合动力轿车和 新能源 汽车量产。当时,其年营业收入突破百亿元人民币,乘用车销售收入62.97亿元人民币,占比超六成,一时间风头无两。

  2014年,力帆股份豪掷22亿元在河南投建电动车项目,预计全部达产后能形成50亿元产值。而这一时间点,“蔚小理”都还未工商注册,可见尹明善的眼光足够超前。

  但力帆控股的 新能源 战略却未能开花结果。2015年后,公司业绩跌跌宕宕,2016年出现扣非净收入首现亏损,直至2021年破产重整完成。当时吉利迈捷投资间接持股的重庆满江红股权投资基金合伙公司(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满江红基金,后更名为重庆满江红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公司(有限合伙)]成为力帆控股控股股东,上市公司更名为 力帆科技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吉利迈捷投资入股后, 力帆科技 意图以“换电车型”和“B端市场”两大抓手突破 新能源 市场作为新的突破口,推出了“枫叶”和“睿蓝”两个换电 新能源 汽车品牌。但市场对此反响不温不火。

  2022年, 力帆科技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7.59%,扣非后归母净收入实现同比扭亏。到了2023年,这一短暂的业绩向好并未延续,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滑21.79%,扣非净收入再度转亏。

  汽车销量方面,2024年全年销售5.91万辆,同比增长39.77%,今年1月份, 力帆科技 的汽车合计销量同比下降43.27%,但 新能源 汽车销量同比增长了31.01%。

  值得强调的是,在高端车型方面, 力帆科技 也始终缺位。

  “地方政府希望引入吉利,注入车型,拉动产业发展。但吉利这几年并没有实际注入资源,所以‘睿蓝’表现其实不好。而汽车企业的发展还是要靠产品力。”一位力帆股份的前高管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2024年,智驾时代呼啸而来。不管来不来得及, 力帆科技 亟待另外一个“转身”。

  当年7月,旷视科技联合开创人印奇旗下的重庆江河顺遂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河顺遂)以24.3亿元受让了吉利科技集团间接持有的 力帆科技 19.91%股份,印奇也于当年11月上任力帆老总一职,“旷视烙印”就此更深一层。

  智能网联重庆与千里科技的双向奔赴

  放在更宏大的视野里,“力帆”得以拥有一次次蜕变的机会,也与重庆这座汽车城的产业战略升级不无关联。

  重庆在上半场的 新能源 汽车领域打出了漂亮的翻身仗。

  重庆汽车产量在2016年达到315.62万辆,连续第叁年登顶全国第壹,但之后在2017年—2019年分别降低至299.82万、172.07万和138.3万辆。

  承受转型阵痛的重庆很快采取应对措施,在2018年打出汽车产业“1+2”专项政策组合拳,力推重庆汽车产业向 新能源 和智能网联方向转型。

  凭借 长安汽车 (SZ000625)和 赛力斯 (SH601127)在 新能源 汽车领域的成功突围,重庆汽车产量自2020年起又重回增长轨道,重庆在2024年也重回“中国汽车第壹城”之位。

  眼下,重庆仍需打赢智能网联汽车的攻防战。

   重庆市 市长胡衡华在今年年初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将重庆缔造成“智能网联 新能源 汽车之都”。

  重庆本地整车企业为此提供了底气, 长安汽车 于今年2月9日正式发布智能化战略“北斗天枢2.0”计划,志在面向全球缔造中国智驾新名片。与华为深度合作的 赛力斯 ,同样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占据了不错的身位。

  作为曾经的重庆名片,千里科技自然也是重庆实现“智能网联 新能源 汽车之都”雄心的进程中不可放弃的一支重要力量。

  在旷视科技连接上千里科技背后,就有着 重庆市 政府的影子。去年7月,根据吉利控股集团微信公众号,重庆 两江新区 与吉利汽车集团、旷视科技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共同建设AI智行开放平台,构建“AI+车+ 机器人 ”产业创新发展模式,缔造新质生产力标杆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正在到来的 人工智能 时代,使得汽车的内涵已远超出其本身,它有望成为低空出行和 机器人 等前沿产业发展的重要支点。因此,千里科技也被赋予了更大的使命。

  在今年2月12日对部分科技型公司和科研机构的调研中, 重庆市 委书记袁家军来到千里科技,他不仅对于公司正加速推进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研发等给予充分肯定,同时也指出,希望千里科技抢抓 人工智能 、低空经济等新机遇,加大资源整合力度,积极搭平台、扩产能、拓市场,充分彰显链主企业对全产业链的带动提升作用。

  印奇掌舵:AI能否成为“弯道超车”引擎?

  更名之后,印奇会将这家命途多舛的企业带向何处?无疑是外界最为关注的命题。

  “公司将聚焦‘AI+车’的核心战略,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竞争力,创 新产业 发展模式,全面增进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领域的研发实力,持续扩大产能规模,全力缔造面向全球市场的智能出行科技品牌。另外也会持续推动生态的资源整合,增进AI科技与高端制造的融合。”2月19日,千里科技方面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记者了解到,在今年1月24日发表的新春寄语中,印奇也表示,“AI+车”已是大势所趋,新的一年,公司要主动求变,全力以赴拥抱智能化变革浪潮,围绕“AI+车”的目标加快业务升级的步伐。

图片来源:微信文章截图

  近年来,AI企业进军汽车产业早已成为大势。旷世科技在智驾领域也已取得一定的技术积累。

  2024年11月,旷视科技方面人士就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旷视科技在智驾方面拥有不俗的技术实力。具体来看,旷视科技在2021年开始布局智驾业务,基于在计算机视觉上的技术储蓄,旷视科技迅速切入到类似于 特斯拉 的、以视觉为主的技术路线。在算法方面,旷视科技拥有两套行业颇有知名度的BEV(鸟瞰图)视觉算法模型——BEVDepth和PETR,屡次在全球自动驾驶权威技术榜单里位列第壹。旷视科技同时还是业内率先将BEV感知算法运行在中低算力芯片平台的厂商,仅用主流方案五分之一左右的算力就跑通了BEV算法。

  不过,在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责任人郑利瑶看来,相比华为、大疆、Momenta,旷世科技在智驾方面还没有太多的成绩和重大项目定点。“旷视+千里科技”的组合,目前还无法确定有特别的竞争优势。

  而且,跳过 新能源 成熟期直接切入智驾时代的成功案例寥寥。

  “最近一波进入智能电动汽车赛道的,几乎都表现不及预期。”郑利瑶向记者表示,同时智驾技术的门槛也在降低,成本、渠道、产品定义能力成为新的不同化指标。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颜景辉则认为,由来自AI界的印奇来主导千里科技,是一个不错的突破性创新做法,目前汽车智能化仍处于成长期,千里科技的未来发展有望取得成效,值得关注。

  印奇与吉利如何共舞?

  另外,印奇与吉利方面之间的角色定位,同样会牵动着千里科技的发展走势。

  千里科技2024年7月披露的股权结构显示,吉利产投持有千里科技控股股东满江红基金约50.94%的出资份额。可是,千里科技的实控人为重庆满江红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满江红企业管理)。

图片来源:公告截图

  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查询系统,满江红企业管理由重庆两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两江投资)和吉利迈捷投资分别持股51%和49%。两江投资在股权穿透后由重庆 两江新区 管理委员会全资控股。

图片来源:国家企业信用信息查询系统截图

  印奇旗下的江河顺遂由海南江河安澜投资合伙公司(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江河安澜)持股100%,后者目前由永卓控股、海南千里智骐投资、鲍毅和印奇分别持有约40.82%、0.82%、37.96%和20.41%的出资份额。其中,海南千里智骐投资是江河安澜的执行事务合伙人,印奇通过千里智骐实现对江河顺遂的控制。

  不知千里科技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否也与千里智骐有着一定的渊源?

  根据企业官方网站信息,永卓控股是一家业务涵盖钢铁、 新能源新材料 、物流、建筑、金融贸易等产业的多元化企业,其在2023年的营业收入达1608亿元人民币,但永卓控股在千里科技仅饰演财务投资人的角色,未有代表进入千里科技的董事会。

  鲍毅则是一名投资界人士,根据千里科技去年9月披露,他曾任摩根士丹利亚洲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摩根士丹利证券(中国)有限责任公司首席执行官,现任沄柏资本主席,主要投资领域为数字科技、绿色经济和跨国产业并购。

  去年9月,印奇携手鲍毅一同进入了千里科技的董事会。

  这或许也为印奇和吉利方面在千里科技中将来的角色变化埋下了伏笔。郑利瑶就认为,对于千里科技而言,在汽车主业疲软的情景下也急需注入新的优质资产,因尔后续旷世科技AI业务能否整体打包进入千里科技值得关注。

  前述力帆股份前高管也认为,印奇与吉利方面之间的磨合和定位分工将是重点。“印奇的个人IP是有价值的,但汽车产业团队,印奇要搭建。因此和吉利的协同很关键,如果吉利愿意在产业上扶一把,用印奇缔造新IP和品牌,则有点机会。但如果吉利后退,反而会比较难。”

  当“力帆”成为历史,“千里”能否致远?答案或许藏在 重庆市 政府的雄心、吉利的进退抉择,和印奇团队的实战能力之中。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动力电池】  【电池回收】  【动力电池回收】  【新能源汽车】  【国常会】  【富泰和】  【朱江平】  【北交所】  【IPO】  【千里科技】  【旷视科技】  【逆天改命】  【特斯拉】  【电动汽车】  【绿地集团】  【轻资产化】  【广汽集团】  【广汽乘用车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  【董事长】  【菱电电控】  【商用车】  【2023】 
  • 客服与业务咨询

   【网络建设服务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