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 1
  • 2
  • 3
  • 4
  • 5
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察实情讲真话 - 聚真知出实招

【市政协】察实情讲真话 - 聚真知出实招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21 2:52:49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市政协】 【城中村

  昨日,政协第十四届 广州市 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期间, 广州市 领导与各界别委员、港澳地区市政协委员进行座谈。座谈会上,10位市政协委员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广州“志愿之城”建设、美妆产业发展、高标准建设“环港科大(广州)创新区”等作了交流讲话,并提出意见建议。

  市政协委员刘继承:

  以赛兴城缔造“体育+”活力城市

  一座广州城,百年体育史。市政协委员、北京大成(广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继承代表民进 广州市 委会、农工党 广州市 委会讲话时表示, 广州市 体育文化底蕴深厚,有扎实的 体育产业 基础和良好的百姓体育氛围。2025年, 广州市 将承办十五运会开幕式和多项重要赛事项目。借全运会赛事东风,要着重推动提升国际赛事中心建设顶层设计、体育空间载体、 体育产业 新质生产力发展、体育带动效益等诸多问题,以赛兴城,为建设具有经典魅力和时代活力的中心型世界城市添砖加瓦。

  为加快推进体育强市和国际赛事中心建设,刘继承建议:以赛施策,以建设体育赛事体系为目标,健全“以赛兴城”顶层设计;以赛筑基,以优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为目标,构建全域共建、全民共享体育新格局;以赛谋产,以推动 体育产业 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培育 体育产业 增长新动能;以赛兴业,以放大赛事溢出效益为目标,构建“体育+”新业态、新场景。“以赛兴城”,推动城市能级跃升、国际影响力飙升、群众获得感提升,为建设之中心型世界城市添砖加瓦。

  市政协委员马发腾:

  进一步擦亮广州“志愿之城”金名片

  广州志愿服务工作起步早、发展快、规模大,拥有多项“全国首个”,一直以来在中国志愿服务事业中施展“领头羊”作用。市政协委员、 广州市 政协社会法制民族宗教委兼职副主任、 广州市 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主任马发腾代表共青团 广州市 委员会、致公党 广州市 委会在讲话中建议,把握筹备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契机,进一步擦亮广州“志愿之城”金名片。

  马发腾表示,大型赛会志愿服务是广州志愿服务浓墨重彩的一笔。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计划招募赛会志愿者14080人、城市志愿者3万人,建设城市志愿服务站点100个。“面对筹备2025年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广州志愿服务大有可为。”

  马发腾建议,接着,广州要把握全运会筹备契机,充分施展志愿服务为党育人作用,精心缔造全运“思政课”;动员志愿力量投身平安广州建设,助力拧紧城市“安全阀”;聚焦核心需求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服务基层百姓“及时雨”;强化志愿服务公益资源整合力度,壮大志愿公益“合伙人”,努力提升志愿服务的影响力和贡献度,进一步擦亮广州“志愿之城”金名片。

  市政协委员徐强:

  建设地下泊车接送系统提高接送学生效率

  “每到上学、放学时段,很多中小学学校门口人车混行、交通拥堵。” 广州市 政协委员徐强代表市科学技术协会、九三学社 广州市 委会、民建 广州市 委会讲话时表示,每到早晚交通高峰,学校门口总是接送拥挤,其实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有必要实施措施提高学校、家长接送孩子效率,提升校园安全水平。

  针对交通管理不完善、学校接送设施建设滞后等诸多问题,他建议有条件或新建的学校将操场、地下空间等改造或设计成地下泊车接送系统,鼓励市、区国有企业投资管理地下接送系统停车场,优化停车场资源运用率;在学校附近多修建地下接送停车区或天桥、地下通道等安全设施,解决学生安全过街问题。

  在提高学校、家长接送孩子效率方面,他建议“一校一策”制定接送方案,明确接送区域、规定接送时间、每次上下车停留规按时间内即走、规划车辆停放点、设计步行路线、安排交通引导等,另外,共享社会停车资源、智慧错峰预约接送,在学校周围道路条件允许的情景下设置“接送专用车道”与限时停车区。

  市政协委员邓静红:

  以合成生物技术赋能美妆产业发展

   广州市 政协委员、民进 广州市 委会副主委、增城区政协副主席邓静红代表民进 广州市 委会、民革 广州市 委会讲话。她聚焦广州美妆行业,建议加快合成生物产业布局,建立起合成生物产业与美妆产业对接机制,通过合成生物技术赋能美妆产业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全面提升美妆产业国际竞争力。

  邓静红介绍,美妆产业是广州的特色优势产业之一,产业规模超千亿元人民币,发明专利居全省第壹。但长期以来,原材料作为美妆产业“芯片”,“卡脖子”问题突出,80%的原料依靠国际供货商。在原料研发方面,一方面与国际存在差距,另一方面国内原料研发竞争日益激烈。

  “合成生物技术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可以通过微生物重组产出新的成分,赋能美妆产业‘弯道超车’,开脱原材料‘卡脖子’问题。”邓静红表示。

  邓静红建议,广州应加大关键技术核心攻关力度。制定合成生物产业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产业发展方向。支持在穗高校和科研院所争创合成生物领域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落户广州、整合企业研发资源开展科技攻关。

  市政协委员廖绮晶:

  城中村改造针对性“留链、强链、延链”

   广州市 政协委员、九三学社 广州市 委会城乡建设环境委主任廖绮晶代表九三学社 广州市 委会、民盟 广州市 委会讲话。她聚焦 广州市 城中村改造面临的产业发展问题,围绕城中村改造中产业如何“留得住”“转得好”、支撑都市工业体系“走得远”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我们既要着力消除城市建设治理短板,更要将城中村改造作为都市工业体系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增进城中村产业留得住、转得好、走得远。”廖绮晶表示。城中村通常联动周围区域,在生产上形成全流程产业链。以海珠康鹭片区为例,云集了大量小型制衣厂,形成“产、仓、展、销、运”一条龙的服务产业链。在城中村改造中部分企业搬迁、生产环节缺失,容易造成产业链出现断点、堵点。

  她建议,结合广州加快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基于原有产业基础,在城中村改造进程中应针对性地“留链、强链、延链”,通过甄别筛选有前景、有潜力的企业,留住关键产业链。引导产业链中的中枢环节原地保存升级,精准“强链”。通过多级联动招商制度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向高价值端“延链”。

  另外,建议在城中村改造中划定“产业保护线”,确保改造后提供一定规模的低成本、高品质的创新创业创造空间,为孵化新型都市工业企业提供空间保障。探索搭建数字化供应链平台,构建城中村及周围产业集群 线上线下 协同的生产管理系统,形成“云生态”,依靠科技赋能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市政协委员倪明选:

  高标准建设“环港科大(广州)创新区”

   广州市 政协委员、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长倪明选代表市政协港澳台侨外事委提出了高标准建设“环港科大(广州)创新区”的建议。倪明选介绍,高标准建设集“产教+科教”融合创新园、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示范园、数字化未来产业孵化孵育园于一体的创新区,是施展港科大(广州)特色优势和区位优势,提升地区竞争力、增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是落实广州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和缔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地、实现广州与港科大(广州)合作共赢的重要举措。

  为此,他提出三个方面的对策建议:一是要明确创新区发展定位,将 “产教+科教”融合创新园缔造为全域群智体系科创人才培育与源头技术创新高地、在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示范园构建以全空间无人体系为核心的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服务生态、在数字化未来产业孵化园建设无人体系产业培育与加速发展平台。二是统筹对创新区建设的领导和规划,具体包含设立建设领导小组和战略咨询委员会、编制相关规划等。三是有序建设宜居宜业的创新区,强化空间规划投入、完善 创投 基金体系、缔造国际化人才社区。

  市政协委员黄嘉祺:

  提高诞生率第壹要缓解生育焦虑

   广州市 政协委员黄嘉祺在座谈会代表市政协港澳台侨外事委讲话时表示,提高诞生率是国内当前的一项重要民生议题,其益处包含有助增加年轻人口比例、优化人口结构、减轻老龄化造成的不良影响;并通过增进消费、投资和劳动力供给来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同时,提高诞生率有益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平稳运行和不断完善。但提高诞生率,第壹要缓解青年的生育焦虑。

  在他看来,进一步优化 广州市 的鼓励生育政策,需要用好商品房资源、推动企业提供 托育服务 等方式。黄嘉祺建议,在出售或出租保障性住房时,要给予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政策帮扶;提倡生活平衡,确保假期落实到位,保障员工与家人相处的时间和生活时间,营造生育友好的社会氛围;强化儿童保育及医疗保健服务,确保所有家庭都能获得负担得起且高质量的婴幼儿早期 托育服务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提升医疗保健服务;另外,宣传积极正面生育观。

  市政协委员霍启文:

  缔造更加时尚、国际化的新沙面

  “沙面坐拥不可复制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培育高品质文商旅业态、缔造广州甚至全国文商旅产业新地标的潜力。” 广州市 政协委员、香港霍英东集团副总裁霍启文在代表市政协港澳台侨外事委讲话时表示,建议对沙面的业态进行重新定位和布局,除零售商业外,重点缔造博物馆、艺术展览、高端酒店等,并结合岭南美食、当地文化等元素,开展形式多样的节庆活动,让沙面真正“活”起来、“火”起来。

  霍启文建议相关部门就提升沙面文商旅产业发展开展专项研究,邀约国际知名品牌借鉴其在全球各地活化利用文物的成功案例,为沙面全新文商旅业态升级探路,全面提升沙面品牌能级;邀约第叁方品牌运营方统一招商方向和宗旨,引入顶级品牌和IP运营商,对沙面分期分批进行改造,在市场化运营下,引导沙面周围业态转型。霍启文提出,广州还可以商酌优化文物管理办法,参考上海外滩、香港中环甚至国际同类街区文物建筑活化利用的要领和实践经验,在保存旧的建筑物元素基础上融合现代元素,缔造更加时尚、国际化的新沙面。

  市政协委员龙天翔:

  通顺水经济产业链条增进产业协同发展

  近年来,广州全面推行河湖长制、高质量建设碧道,获得了一系列成绩。 广州市 政协委员、广州迪芬乐咖啡有限公司老总龙天翔代表市政协港澳台侨外事委讲话时建议,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入手,缔造广州特色水上经济,通顺水经济相关产业链条,增进产业协同发展。

  水经济产业融合发展需要进一步强化珠江水域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充分释放水上经济造成的一系列社会和经济创收。龙天翔表示,具体来说是增进“水经济+体育”融合、加强“水经济+文化”融合、推动“水经济+科技”融合。如以十五运会为契机,举办世界级高水平的水上体育赛事,提升广州水上运动的知名度和竞技水平,进而带动赛事经济发展,增进体育与旅游、文化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滨水文旅产业,充分挖掘广州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资源,缔造具有岭南特色的滨水旅游线路。

  龙天翔还提出鼓励和推动私人游艇大湾区自由行,建议参考“港车北上”“澳车北上”政策,向符合基本条件的入境游艇颁发临时牌照,支持符合基本条件的港澳游艇“一次审批、屡次进出”,并研究开放更多自由行的巡游航线和开放水域等。

  市政协委员邓强光: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教育示范区

  “广州开办了全国第壹家港澳子弟学校,探索出了被业界称为‘广州模式’的港澳子弟学校办学创新路径与机制。”市政协委员、香港维港教育集团老总邓强光代表市政协港澳台侨外事委讲话,建议广州施展港澳子弟学校独特优势,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教育示范区建设。

  “广州已设立三所港澳(人)子弟学校,这一先发优势不仅表现在学校数量上,还在于探索建立了内地规则与香港教育体系衔接的机制。”邓强光说。

  在他看来,通过港澳子弟学校建设,推进粤港澳教育合作,广州可解决港澳台侨、外籍人员和归国创新人才子女的教育需求,吸引港澳人士全身心投身于国家发展大局。

  为此,邓光强从四个方面提出建议:一是港澳子弟学校的港籍教师享受 广州市 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增强其来穗动力;二是支持港澳子弟学校承办国际赛事等全球性活动,向世界展示广州的条件教育优势;三是允许港澳子弟学校高中阶段招收部分有意赴海外升学的内地学生,深化穗港澳青少年交心交融;四是强化标杆学校示范作用,助力中国教育“走出去”。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粤港澳大湾区】  【外汇基金】  【香港特区】  【中国第一侨乡】  【大桥经济】  【快车道】 
  • 客服与业务咨询

   【网络建设服务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