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 1
  • 2
  • 3
  • 4
  • 5
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预期稳则信心足 - 三策并举护航资本市场稳中求进

【上市公司】预期稳则信心足 - 三策并举护航资本市场稳中求进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27 23:10:48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市场预期稳则投资者信心足。“稳”是资本市场功能施展的条件和前提,也是稳定宏观经济预期的重要一环。

  一个稳定的资本市场,不仅有助于增强投资者对资本市场和我国经济的信心,还有助于优化投融资环境,更好地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支持经济回升向好。中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2025年系统工作会议提出的第壹项任务就是“坚持稳字当头,全力形成并巩固市场回稳向好势头”。

  在2025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多位代表委员就“如何更好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完善监管体制是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三个着力点。下一步,要持续深化改革,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各项举措落地生效,不断提高中长期资金投资A股的规模和比例;在实践中优化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充分施展其逆周期调养作用,增强市场内在稳定性;不断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增强投资者回报,提升投资者获得感,让中长期资金“愿意来、留得住”。

  稳资金:

  提高中长期资金入市规模

  中长期资金是资本市场平稳运行的“压舱石”。去年12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

  2024年9月份,中央金融办、中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台《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明确推动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关键工作安排。2025年1月份,中央金融办、中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聚焦公募基金、商业保险资金、 养老金 等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卡点堵点问题,提出了更加具体的举措。

  中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清在1月23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实施方案》主要从提升实际投资比例和延长考核周期等方面作出针对性制度安排。如明确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未来三年每年至少增长10%,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提出公募基金、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年金基金等都要全面建立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大幅下降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当年度经营指标考核权重,细化明确全国社保基金五年以上长周期考核安排。

  近期,公募基金、保险资金入市“进度条”更新。作为《实施方案》的举措之一,《增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指数化投资行动方案”)于1月26日发布,着力推动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规模和比例提升,为中长期资金入市提供更加方便的渠道。

  今年以来,权益类基金发行规模大幅增长。据统计,截至2月27日,年内权益类基金发行规模达411.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8%,其中,股票型ETF发行规模348.56亿元人民币,占比84.79%。

  “近年来指数化投资快速发展,大多宽基指数和细分行业指数均有相应的ETF产品,带动增量资金持续流入市场。随着指数化投资行动方案落地,后续要积极增进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引导指数化资产配置成为主流投资方式。”全国政协委员、 申万宏源 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另外,要施展公募基金的主动创新能力,规范公募基金运行,通过基金产品创新和基金组合等形式提高投资收益率,通过优质的投资顾问等服务引导投资者投资权益市场,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保险资金方面,今年1月底,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复第贰批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规模为520亿元人民币。记者了解到,第贰批长期股票投资试点总规模很多于1000亿元人民币,将于2025年上半年落实到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肖远企表示,后续还将根据保险公司的意愿和需要来逐步扩大参与试点保险公司的数量和基金规模。

  在业内人士看来,商业保险资金投资A股比例上限仍有比较大的潜力。目前,商业保险公司权益投资比例政策上限平均约为25%,但持有A股流通市值(含权益类基金)规模约3.2万亿元人民币,占比仅10%。其中,五家大型国有保险公司权益投资比例政策上限平均为30%,但实际投资A股比例仅约为11%,距离政策比例上限还有较大空间。

  全国人大代表、立信会计师事务所老总朱建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方面,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关键是要“投得出、有收益、留得住”,使中长期资金对资本市场稳定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下一步政策重点有三方面,一是提升商业保险资金投资A股比例与稳定性,推动长期资金实际投资比例向政策上限靠拢;二是拓宽中长期资金入市渠道,允许中长期资金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定增,同时放宽 举牌 认定标准等方面的政策限制,允许其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参与公司治理;三是提高中长期资金的投资回报比例,使中长期资金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

  提信心:

  两项货币政策工具初步见效

  为了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去年10月份,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推出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以下简称“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首期额度分别为5000亿元和3000亿元人民币。

  朱建弟表示,两项政策工具有效提振了海内外市场信心,初步建立起资本市场内在的稳定平衡机制,是中央银行在拓展货币政策传导、金融稳定功能方面的有益探索,对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提振市场信心施展了关键作用。

  从互换便利来看,直到今天,互换便利已经开展两次操作,金额合计1050亿元人民币,持续为市场造成增量资金。从首批操作来看,资金主要投向指数成份股和ETF。这时,监管职能部门有序推动扩大互换便利参与机构范围,丰富质押资产类别,对互换便利涉及的证券质押登记费实施减半收取等,进一步提高机构的参与积极性。

  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推出以来,备受市场欢迎。据统计,截至2月27日,A股368家上市公司累计披露389单股票回购增持贷款进展,拟申请贷款金额上限合计734.16亿元人民币,占首期额度为23.95%。其中,280单用于回购,涉及金额上限合计457.11亿元;109单用于股东增持,涉及金额上限合计277.05亿元人民币。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中国人民银行将会同相关部门,指导金融机构完善对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的全方位、综合性金融服务,推动保险机构参与互换便利操作,其实其实不断优化相关政策,提升两项工具使用便利性,更好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朱建弟建议,可以进一步完善工具设计和制度安排,不断提升工具使用的便利性,相关企业和机构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获得充分的钱财来增加投资。充分施展客户和网点优势,持续完善对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实现银行与企业共同发展。加强与其它金融监管、财政等政策的协同配合,形成政策合力,有效提高企业的积极性,共同推动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稳预期:

  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价值

  良好的市场生态和可观的投资回报,是中长期资金“愿意来、留得住”的重要基础。其中,投资回报与上市公司质量密切相关,培育一批高质量、高投资价值的上市公司,是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关键。

  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真正让资本市场实现“长牛、慢牛、健康牛”,最重要的还是包含上市公司质量、盈利水平、创新水平和公司治理等指标在内的上市公司这一市场“基本面”状况的大幅度提升。

  去年以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多措并举,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严把入口关,从源头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流畅出口关,淘汰劣质公司;引导上市公司加大股份回购力度,落实一年屡次分红,强化投资者回报;出台《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并购六条”),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提高质量;出台《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以下简称“市值管理指引”),鼓励上市公司依法合规运用并购重组、 股权激励 、现金分红、股份回购等方式,推动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合理反映上市公司质量。

  据上市公司公告统计,截至2月27日,“并购六条”落地以来,A股上市公司累计发布超过百单重大资产重组方案,支持上市公司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转型升级。“市值管理指引”落地以来,超70家上市公司更新发布市值管理制度,对提升公司投资价值和股东回报能力作出系统安排。

  谈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朱建弟认为,下一步重点有四方面,一是要继续严把上市入口关,推动投行执业理念转变,从重视IPO项目的“可批性”转向“可投性”,增加优质上市公司供给,支持更多标杆性高科技企业登陆A股市场;二是持续推动上市公司加强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对财务作假和资金占用等犯罪行为“零容忍”;三是完善退市机制,提升资本市场活力和上市公司整体质量;四是进一步推动上市公司通过市场化并购重组方式退市,鼓励支持各类股权投资基金、并购基金等投资主体发展,参与对上市公司的并购交易。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投资者】  【董事会】  【华明装备】  【奇正藏药】  【回购股份】  【肖瑞瑾】  【人工智能】  【人形机器人】  【博时基金】  【债券市场】  【资金面】  【纯债基金】  【摩根士丹利】  【受访者】  【科技股】  【长园集团】  【熊贤忠】  【2018】  【利亚德】  【代理商】  【中际旭创】  【高端光模块】  【同花顺】  【生产经营】  【龙迅股份】  【使用费】  【归母净利润】  【惠丰钻石】  【汉威科技】  【业绩快报】  【子公司】 
  • 客服与业务咨询

   【网络建设服务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