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 1
  • 2
  • 3
  • 4
  • 5
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乡村振兴要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可从4个角度破题

【农产品】乡村振兴要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可从4个角度破题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28 14:36:06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农产品】 【低碳发展】 【乡村振兴

  随着我国“双碳”战略的深入实践,绿色已经成为发展的重大命题和基本底色。如何确保在乡村全面振兴的进程中,守牢生态底线,实现绿色发展?

  从 黑龙江省 大规模整治“大棚房”,到山东济南农业农村系统围绕堵点发力富民产业,再到安徽 凤台县 合村并居持续推进——随同着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的落地, 乡村振兴 正在全国生动展开。

  2月23日,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由新华社受权发布,提出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文件要求,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挖空心思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础支撑。

  随着我国“双碳”战略的深入实践,绿色已经成为发展的重大命题和基本底色。如何确保在乡村全面振兴的进程中,守牢生态底线,实现绿色发展?

  综合多个文件精神,新京报零碳研究院发现可以从耕地保护、粮食种植、县域富民产业、乡村建设等四个方面综合施策。

  位于 无锡市 惠山区洛社镇万马村的“尚田小镇”已经成为当地休闲、文旅的一个好去处。新京报贝壳财经白华兵摄

  耕地保护是前提,守住生态红线

  2月26日, 黑龙江省 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发布消息,快速响应该省“大棚房”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并对已明确的7个存在‘大棚房’问题建筑进行依法整改。

  根据2022年度全国国土变更调查数据,全国共有耕地12758.0万公顷,折合19.137亿亩,守住了耕地红线。

   北京市 农业农村宣传中心在2024年4月22日第55个世界地球日的主题宣传中表示,耕地在生物多样性、水土保持、碳贮存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因此,守好耕地红线也是在守生态保护红线。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持续整治“大棚房”、侵占耕地“挖湖造景”、乱占耕地建房等许多问题,坚决杜绝遏制破坏耕地犯罪行为。

  一是打击耕地违法,另一是提高耕地的质量和效益。

  2024年底,农业农村部印发《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增进乡村生态振兴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出,推动健全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制度体系。

  这里面涉及有机质提升、秸秆还田、污染治理、种植模式创新等。

  粮食种植是基础,守牢粮食安全关口

  粮食种植是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环节。

  化肥使用、农药使用、地膜使用不仅影响着土壤品质和粮食安全,还直接关联 农业种植 的绿色低碳发展。当前,推进化肥控量增效、鼓励农药减施增效、推进地膜科学使用成为基本基调。

  《指导意见》指出,持续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探索主要农作物氮肥施用定额管理,分区分类型制定施肥指导意见。在农药使用上,要求加快集成推广一批经济实用、简便有效、农民乐于接受的绿色防控、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模式。

  据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统计,近年来我国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每年保持在200多万吨。然而,受制于成本等原因,生物 降解塑料 薄膜在农业上的使用推广其实其实不简单。

  《指导意见》指出,联合相关部门加强地膜生产销售使用回收等环节监管,在适宜区域、适宜作物上推进地膜科学使用,指导地方因地制宜建立健全废旧地膜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体系。开展高收净率残膜回收机械应用。

  乡村产业是关键,把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

  2月26日, 济南市 政府举办新闻发布会指出,2025年 济南市 农业农村系统将围绕产业“特而不优”、农产品销售不畅、村子资源闲置等难点堵点,跨村联建、集中缔造,年内扶持400个以上村子发展联村共富产业。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金文成表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特别提出要“发展县域富民产业”,因为我 国的城乡融合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县域成为我们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一个主战场,是推进城乡融合的一个载体和切入点。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坚持按市场规律服务,大力发展绿色、特色农产品种养,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缔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富民产业是立体高效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在发展中尤其要把握绿色的基准线,推进富农产业的绿色低碳发展,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把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为 乡村振兴 注入绿色力量。

  乡村建设是提升,追求绿色低碳建设美丽乡村

  不久前, 广东省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了《2024年度 广东省 建筑业企业投身“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项目范例名单》,通过结对帮扶,推动65个 乡村振兴 项目顺畅完成。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统筹县域城乡规划布局,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顺应人口变化趋势,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与 新型城镇化 有机结合,合理确定村子建设重点和优先序。同时,要求从供水、道路、物流、电力、商业等方面入手,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乡村建设是绿色发展的一个重要板块,一方面可以超前谋划,优化生态环境方面的设计,另一方面在建设进程中,避免生态破坏和资源浪费。另外,有条件的乡村还可以优化配置 新能源 发电系统、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在低碳化的同时,建设美丽乡村。

  2月初,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住建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的《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美丽乡村整县建成比例达到40%;到2035年,美丽乡村基本建成,为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研究员白华兵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农产品】  【低碳发展】  【乡村振兴】  【先建后补】  【农夫山泉】  【钟睒睒】  【APP】  【银行卡】  【产业升级】  【广州市】  【人大代表】  【富民产业】  【基金销售】  【财富管理】  【农业保险】  【中央一号文件】  【投融资】  【涪陵榨菜集团】  【青菜头】 
  • 客服与业务咨询

   【网络建设服务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