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 1
  • 2
  • 3
  • 4
  • 5
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硅基负极龙头-贝特瑞业绩缩水 董事长违规炒股

【贝特瑞】-硅基负极龙头-贝特瑞业绩缩水 董事长违规炒股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3-1 2:28:16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贝特瑞】 【贺雪琴】 【负极材料】 【硅基负极】 【董事长】 【硅基负极龙头

K图 835185_0

  “硅基负极龙头”贝特瑞(835185.BJ)正经历“量增利减”的行业周期考验。

  2月24日,贝特瑞宣布其旗下全资子公司贝特瑞(四川) 新材料 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贝特瑞四川”)获得 亿纬锂能 (300014.SZ)1亿元注资。同时,贝特瑞在硅基负极领域率先投入生产5000吨/年的产能。但业绩快报显示,贝特瑞2024年净收入降至9.0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5.23%。

  谈及公司的业绩变化,贝特瑞内部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2024年产能竞争的确加剧,但公司负极材料销量保持持续增长,综合毛利率及负极材料毛利率同比均有所提升。尽管如此,行业整体仍处于振荡波动的 势头中,公司对当前市场无法给出准确预期,但仍将紧跟市场方向和趋势,保持整体稳定状态。

  净收入下降45.23%

  天眼查信息显示,上述注资完成工商变更后,贝特瑞四川的注册资金由5亿元增至6亿元人民币, 亿纬锂能 以1亿元增资获得其16.67%股权,贝特瑞持股比例调整为83.33%。

  在子公司获得行业内企业投资的同时,贝特瑞2024年的业绩表现却不尽如人意。

  2月27日,贝特瑞发布业绩快报,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42.3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3.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收入9.0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5.23%。

  贝特瑞具备负极材料产能57.5万吨/年,正极材料产能6.3万吨/年,在 锂电池 负极材料领域处于头部位置。

  对于2024年业绩波动的原因,贝特瑞方面提到,2024年行业竞争加剧、产品销售价格下降,材料企业盈利空间阶段性承压。公司负极材料受价格下降压力,正极材料受终端市场影响销量大幅下降。同时,公司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其它非流动金融资产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同比大幅增加,进一步影响了营业收入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收入。

  2024年,我国锂电 新能源 行业进入调整期,投资扩产项目大幅减少。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不完全统计,该年度中国 锂电池 及主要材料、钠电池及正负极材料、 固态电池 共规划投资约496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4%。其中, 锂电池 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铜箔项目共规划投资1360亿元人民币。

  面对行业调整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贝特瑞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公司负极材料销量保持持续增长,同时公司大力推进降本增效及精益管理,实现负极产品单位成本的下降,公司综合毛利率及负极材料毛利率同比均有提升。

  该人士还指出,行业整体处于振荡波动的 势头中,公司对当前市场无法给出准确的向往,但将紧跟市场方向和趋势走。从整体而言,公司仍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之中。

  “押注”硅基负极

  GGII统计数据显示,在 锂电池 产业链中,负极材料规划投资金额降幅最小,为37%。其主要因素是46系列大圆柱电池、半 固态电池 等新产品带动快充负极材料、硅基负极材料等产品需求增长。

  贝特瑞老总贺雪琴曾表示,在 新能源 汽车、消费电子等产业对电池能量密度需求不断攀升的环境下,硅基负极材料作为新一代高性能负极材料的代表,正迎来空前绝后的市场需求。贝特瑞作为行业率先实现硅基负极批量出货的企业,凭借其在硅碳、硅氧和新型气相硅三条路线的技术积累,正引领着市场的新一轮变革。

  记者了解到,目前贝特瑞硅基负极材料的有效产能已达到5000吨/年。

  贝特瑞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公司的硅基负极覆盖硅碳、硅氧和新型气相硅三条路线。目前,公司在新型气相沉积法硅碳产品领域已获得全球多家主流动力客户的认可,预计2025年实现批量供应。“尽管硅基负极的发展趋势有不同样的分析判断,但最终还要看市场的决策。对于公司现在硅基负极方面的产品,客户还是比较满意的。”该人士说。

  当前,硅基负极主要应用在3C电池领域和对高能比有需求的动力电池领域,在 锂电池 产品线中的应用相对较少。然而,在2025年开年,市场对快充有着更高需求度,使得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切实需求增加,进而带动磷酸铁锂在新增装车占比达到80%。短时间内,硅基负极材料的市场需求量能否如预期般实现增长?对此,贝特瑞方面人士表示,这仍然需经历市场的进一步检验。

  值得注意的是,硅基负极的技术路线仍旧存在不同,其中纳米硅碳路线通过硅粉纳米化与碳复合实现,成本相对较低,而多孔硅碳路线则采用硅烷沉积技术,通过直接将硅烷沉积到多孔碳中,生成纳米硅并进行碳包覆,技术难度更大,但其在性能方面具备优势。

  2024年年底,包含深圳索理德 新材料 科技有限公司、矽立科 新能源 (上海)有限公司在内的多家企业围绕不一样的技术路线扩增硅基负极材料项目,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面对硅基负极的市场增量前景,贝特瑞内部人士表示,目前来看,硅基负极在包含 固态电池 的负极材料选择上也具备匹配性。公司已投入生产5000吨硅基负极产能。2025年根据市场的切实需求逐步将此前投入建设的产能逐渐投入生产。

  同时,在国外市场方面,记者了解到,贝特瑞公告称,其通过全资子公司贝特瑞地中海负极 新材料 科技有限公司在摩洛哥投资建设年产 6万吨 锂电池 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该项目预计总投资额不高于 26.18亿元人民币,建设期约2年。

  贝特瑞方面表示,摩洛哥项目若顺畅建成并全部达产,将形成新增年产6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产能,有助于增强公司负极材料业务的市场竞争力,更好服务公司海外客户,预计对公司未来财务情况和经营成果发生积极影响。

  对于公司在国外市场的发展预期,贝特瑞方面提到,2025年将聚焦在将2024年新增的产能进行落地。面对海外市场及项目所在地的政策变化较快的情景,公司策略保持稳健。目前,印度尼西亚一期8万吨、二期8万吨,和摩洛哥6万吨负极材料产能和5万吨的正极材料产能正在推进。海外项目在当地的政策情况是关键因素之一。从市场反馈来看,拥有海外产能的企业更受客户青睐,这对公司的业务发展起到了正向助推作用。

  老总违规炒股被罚

  在贝特瑞应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之际,公司老总贺雪琴却因涉嫌内幕交易被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处罚。

  2025年1月,贝特瑞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老总贺雪琴告知,其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具的《行政处理决定书》(〔2024〕160 号)。该决定书指出,因贺雪琴内幕交易“ 龙蟠科技 ”及与罗某某共同内幕交易“ 龙蟠科技 ”的表现违反了《证券法》有关规定,构成内幕交易行为,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决定对其给予行政处理。

  记者了解到,贺雪琴结业于北京大学,1992年9月在 中国宝安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电子研究所担任工程师;2005年3月直到今天长期担任贝特瑞老总。

  贝特瑞在2024年6月披露的信息显示,贺雪琴于2021年7月9日至8月10日使用个人证券账户买入“ 龙蟠科技 ”股份,并于2021年10月25日全部卖出,获取利益45.30万元。

  另外,贺雪琴与罗某某系夫妇关系,两人在 2021年7月16日至8月23日使用“罗某某”证券账户买入“ 龙蟠科技 ”股份,于2021年10月22日、25日连续2个交易日全部卖出,获取利益606.92万元。

  根据贝特瑞披露的公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法没收了贺雪琴违法所得45.30万元人民币,并处以135.89万元罚款。对贺雪琴、罗某某的共同犯法行为,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没收了违法所得606.92万元(其中由贺雪琴承担303.46万元、罗某某承担303.46万元),并处以1820.75万元的罚款(其中由贺雪琴承担910.375万元、罗某某承担910.375万元)。

  谈及此次事件对公司的影响,贝特瑞方面表示,本次行政处理的被处罚主体其实不是本公司,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发生重大不利影响。目前,公司生产经营情况正常。此次行政处理不会对公司的财务情况发生重大不利影响。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净利润】  【千里科技】  【2024】  【投资者】  【董事会】  【龙迅股份】  【使用费】  【归母净利润】  【金域医学】  【应收账款】  【海光信息】  【陆股通】  【环比跌】  【中国银河】  【中信证券】  【贝特瑞】  【贺雪琴】  【负极材料】  【硅基负极】  【董事长】  【硅基负极龙头】  【报告期】  【阿特斯】  【大型储能业务】  【利润优先】  【江南新材】  【毛利率】  【IPO】  【上海剑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清水源】  【子公司】 
  • 客服与业务咨询

   【网络建设服务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