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两片面包,倒一杯牛奶,拿取一个车厘子……这群人类习以为常的操作放到 机器人 世界里,是对手臂、手指操作精度的巨大挑战。3月11日,越疆科技发布了全球首款“灵巧操作+直膝行走”的具身智能人形 机器人 ,它能像人类一样丝滑完成上述行为,双臂操作精度达到0.05mm,成了全球双臂操作能力和直膝行走步态“最像人”的人形 机器人 。
在人形 机器人 领域一鸣惊人的背后,是越疆科技在协作 机器人 产业练起的“深厚内功”。
今天,中国企业已成为全球协作 机器人 产业的主力军。被称为“协作 机器人 第壹股”的越疆科技,已经把关键零部件全部实现国产化的协作 机器人 卖到了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了全球出货量第贰、中国出货量第壹的协作 机器人 企业。
越疆科技开创人兼总裁刘培超表示,过去十年,越疆科技从 深圳市 的一张办公桌起步,成了少数拥有自主全栈技术的协作 机器人 企业。面向未来,越疆科技正向全智能化迈步,将凭具身智能打破机械臂发展的“天花板”。
从深圳一张办公桌
到自主研发“先锋军”
2015年,五个人,一张南山智园的办公桌,这就是越疆科技创业的起点。也正是在这样简陋的环境下,越疆科技研发出了第壹代桌面级智能机械臂越疆魔术师,填补了行业空白。
“做第壹代产品的时候,我们完全是出于兴趣爱好,可是运气非常好,这款产品在美国众筹平台Kickstarter上众筹了60多万美元,收到了超1000台订单、5000封邮件,有苹果的工程师、谷歌的工程师都在向我们下订单。”刘培超回忆称。
所谓“运气”背后,实际上就是越疆科技精准抓住了用户的槽点,解决了 机器人 普遍存在的“操作困难”的问题,越疆魔术师可用语音、手势进行控制,让行业小白都能无障碍操作。
第壹代产品的“问世即爆火”,既让越疆科技的创业团队感到振奋,同时也让他们感到疑惑:这么好的产品,为啥以前就没人做呢?“我们发现,把 机器人 做成这么小之后,找不着任何供应链。那我们就只能从0到1开始全部自研。”刘培超表示。
到了今天,越疆科技已经在协作 机器人 领域实现了硬件平台、软件平台、核心算法、智能操作的全技术链整体架构自研,关键零部件自研率超90%、国产化率达100%。“过去十年时间,我们形成了自己的技术平台。从整个 机器人 底层的硬件控制,到控制器、伺服电机、编码器到软件的控制系统,再到如今的 人工智能 (AI)技术,我们全部实现了自主研发。”刘培超称。
从 机器人 的“温度”
到全球市场的纵深度
当前,全球制造业正经历一场“从robot( 机器人 )到cobot(协作 机器人 )”的转变。凭借安全、易用、灵活和低投入快产出等特点,协作 机器人 已成为工业制造中不可或缺的生产力工具。
“从robot到cobot”的更新换代,催生了全球市场的庞大需求,造成了协作 机器人 企业出海的巨大机遇。但出海其实不是简单地把国内已经有的产品卖到国外,更是对企业生产制造体系的重塑,能适应更严苛的国际要求,才能让产品真正“走出去”。
在越疆科技把第壹代协作 机器人 卖到日本的时候,有日本客户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的 机器人 ,温度为啥这么高?”在中国市场, 机器人 运行时温度是50摄氏度还是60摄氏度,可能不同不大,但在日本市场,这个细节却很关键。
“当我们想攻克温度问题而回头看的时候,发现它实际上就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有电机的问题、控制的问题,还有整体设计的转动惯量问题。因此,我们就开始一项一项去分析,一项一项去降低,差不多又经历了两代产品,才让机身的温度和性能达到平衡点。”刘培超表示。
经此一役,越疆科技发现,包含温度在内的表面问题背后,其实考验着一家企业对 机器人 系统工程的领会,考验着它从材料等底层环节到使用场景的认知。“当你去做好这些细节的时候,会发现每一个细节都不简单,要不断去验证和尝试。”刘培超称。
正是因对细节的“死磕”,让越疆科技的协作 机器人 产品赢得了以严苛著称的宝马、保时捷、苹果等客户,在国外市场披荆斩棘。目前,越疆科技的协作 机器人 产品已经在超60家世界500强企业工厂应用。按2023年的出货量计,越疆科技在全球协作 机器人 行业中排名前二,全球市场份额高达13%。到今天,公司已经连续7年成为中国出货量第壹的协作 机器人 企业。
从手到“人”
打破产业发展“天花板”
目前,越疆科技一边向下,为 人工智能 和 机器人 产业“埋地基”,一边向上,为行业打破发展“天花板”。
“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这句话可以用到产业的发展中,而越疆科技已成为 人工智能 和 机器人 教育领域的“筑基者”。从产品上看,越疆科技推出了面向 机器人 操作教育的越疆魔术师、面向 人工智能 科研教育的Magician Lite等产品。
仅看产品应用,工业领域目前成了越疆科技的“主战场”。刘培超表示,越疆科技60%的收入来自于工业领域,工业将是千亿量级的市场。未来,商业自动化有望成为比工业更大的市场。
人工智能 技术,则成为越疆科技撬动这些市场的“凿子”。作为全球第壹家将“AI+协作 机器人 ”商业化的企业,越疆科技在2024年4月率先推出了具身智能 机器人 X-Trainer,它通过模仿学习神经网络和视觉大语言模型,仅需几个小时的学习训练,就能真正“学会”人类教它的各项技能。
刘培超认为, 人工智能 要跟 机器人 产业结合,协作 机器人 是非常不错的载体。“具身智能可以打破协作 机器人 发展的‘天花板’,能有效降低 机器人 使用成本——一键启动它就可以自己去做事,不用集成也不用改造。这会让中小企业都用得起协作 机器人 。”刘培超称。
3月11日,越疆 机器人 推出了面向工业级精细操作全尺寸仿生人形 机器人 Dobot Atom,实现了“从手到人”的技术进化论:依托十年机械臂研发积累,突破双臂协同控制与直膝行走算法,结合端到端神经网络构建的决策中枢,才缔造出全球首款具备全尺寸仿生结构的工业级人形 机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