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 1
  • 2
  • 3
  • 4
  • 5
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世相百态- 警惕-AI推荐-沦为忽悠消费者利器

【人工智能】-世相百态- 警惕-AI推荐-沦为忽悠消费者利器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3-14 1:32:15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人工智能】 【AI推荐】 【消费者

  杨玉龙

  “DeepSeek,请推荐一款今年的中端手机。”“Kimi,什么品牌的婴幼儿奶粉最好?”……如今,“买前问AI”成为很多人的购物新习惯。这时,一些商家尝试通过“AI搜索结果优化”等服务,提升自身品牌或产品在AI回答中的曝光率,以开辟AI推荐营销新阵地。

  时下“DeepSeek推荐”已成为众多商家的营销利器。从汽车到护肤品,从电子产品到奶制品,大批品牌在宣传文案中打出“DeepSeek推荐”的标签。现实中,AI推荐更易引流。尤其是,各AI大模型对消费者的产品推荐需求几乎来者不拒,能迅速给出具体的产品建议和详细说明,甚至附上商品图片和产品链接。

  不必怀疑,商家争相以AI作背书是因为看到了潜在的用户需求。诚如媒体所报道,虽然大多数AI大模型目前尚未开展付费推广业务,却按捺不住商家想让自家产品出现在AI回答中的“激动”。记者观察发现,随着“AI推荐”走红,“AI搜索结果优化”“AI搜索可见度优化”等服务悄然兴起,成为商家争夺消费者注意力的新战场。

  尽管AI自称为客观推荐,暂无付费营销服务,但其中也蕴藏着“商机”。例如,有的市场营销机构就表示,会选取高权重、高收录的媒体进行一些信息+技术的优化,从而获得AI收录和占位,如果品牌关键词出现在AI回答里,预估至少3万元。不难发现,当“AI推荐”不再客观公正,就有可能成为某些商家忽悠消费者利器。

  AI大模型进行付费推广,不能突破法律界限行事。最基原本看,需保障用户的知情权。说白了,在AI回答问题的进程中,如果涉及付费推荐,一方面有必要向用户明确说明这是商业营销行为;另一方面,若属于广告行为,就应该打上广告标签。毕竟,广告侵入AI唯有合法合规行事,才能够让用户放心使用。

  针对广告侵入AI现象,监管职能部门应当重视起来。诚如有的媒体表示,即便是有着强思维能力的推理大模型,也无法避免“幻觉”问题,如果生成内容本身就不够准确,再匹配一些“错误广告”,用户的踩坑率便更高了。其实,确如其言。相关部门当主动出击,对AI予以规范,既要防范非法广告的侵入,更应加强警示,增强用户的防范意识。

  “AI推荐”决不能沦为忽悠消费者的利器。当然,更须注意的是,山寨DeepSeek网站和木马病毒的出现。最近,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和计算机 病毒防治 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依托国家计算机病毒协同分析平台在我国境内捕获发现仿冒DeepSeek官方App的安卓平台手机木马病毒。因此,用户在AI等新技术面前,必要的防范意识不能缺失。

  本版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食品安全】  【消费者】  【市场监管】  【新茶饮】  【数字人民币】  【数字人民币试点】  【金融服务】  【应用场景】  【智能合约】  【经营者】  【消费者协会】  【互联网】  【虚假宣传】  【中国消费者协会】  【老年人】  【金融监管局】  【无理由】  【陈宜芳】  【3·15】  【广播电视】  【消费者权益】 
  • 客服与业务咨询

   【网络建设服务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