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 1
  • 2
  • 3
  • 4
  • 5
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又有房企境外债重组获批 -化债-进展显现分化趋势

【宝龙地产】又有房企境外债重组获批 -化债-进展显现分化趋势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3-14 15:20:29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宝龙地产】 【债务重组】 【债权人

  房企化债步入“深水区”。2025年以来,世茂集团、远洋集团等房企的境外债务重组相继获批。而宝龙地产、正荣地产等房企的重组计划失效,其中,宝龙地产不得不面对债权人清盘的申请。

  业内人士认为,房企在债务重组进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债权人的利益,确珍重组方案获得债权人的支持。同时,也要合理规划债务结构。其中,在选择 债转股 时,要小心谨慎确定转股票价格格和比例,充分考虑对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的影响。

  世茂、远洋境外债务重组获批

  3月13日,世茂集团境外债务重组迎来好消息。其发布公告称,境外债务重组计划已于3月13日获得高等法院批准,并已达成所有计划条件。

  2025年2月份以来,多家房企的境外债重组迎来进展。2月19日,远洋集团境外债务重组香港协议安排获香港法院批准并已生效。而其境外债务重组英国重组计划已于2月5日获英格兰法院批准。另外,2月12日,龙光宣布约76.4%的同意债权人已加入整体CSA(整体债权人支持协议),意味着龙光境外债务重组也已取得初步成功。

  可是更多房企的债务重组仍处于“拉锯战”中。自2024年9月碧桂园宣布对9笔境内债延期之后,碧桂园境外债重组一直备受关注。今年1月,碧桂园公布境外债务重组条款拟化债116亿美元。2月底,在年度工作会议上,碧桂园总裁莫斌表示,目前债务重组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3月7日,合景泰富公告披露了45亿美元境外债务重组方案的进展。目前,合景泰富仍在就方案与票据持有人小组进行商量,且方案的若干方面仍在讨论中,预期将继续与票据持有人小组保持主动及建设性接洽。

  对此,克而瑞分析人士表示,从大多数房企的重组方案来看,无外乎债务期限展期、 债转股 、资产清偿、现金兑付...。由于大多数出险企业资金流十分紧张,同时资产价值缩水或已经被抵押、质押,能够用于抵债的优质资产不多,因此, 债转股 成为大多数房企重组的“标配”。

  好比,2024年7月,远洋集团在第壹次披露境外债重组方案,向债权人提供了新票据或新贷款、强制可转换债券、新永续债作为重组对价,共覆盖债务本金56.36亿美元。

  宝龙、正荣重组计划接连失效

  其实不是所有的房企都能顺畅过关。2月28日,宝龙地产发布公告,在生效截止日期(2月28日)之前,公司境外债务重组计划未能达成协议,因而计划失效。

  宝龙地产始终在推进债务重组。2月4日,宝龙地产表示拟将境外债重组截止日期延长至5月31日,以便有更多时间达成实施重组所需的条件。就此,宝龙地产寻求计划债权人同意,并向法院提交申请。

  尔后,宝龙地产公告称,经向计划债权人另行通知,持有现有债务工具本金额约68.56%的计划债权人已就建议延长提交投票,其中约50.77%表明支持建议延长。但在2月21日举行的法庭聆讯上,法院驳回有关延长的申请。

  耗时一年的债务博弈还是宣告失败。境外债务重组计划落空后,宝龙地产子公司被债权人提出清盘。

  3月9日,宝龙地产称,全资附属公司宝龙维京在维京群岛高等法院被提出清盘申请,内容有关2024年8月10日到期、本金5亿美元的优先票据,申请人持有其中约1.99亿美元未偿本金,清盘申请聆讯将于4月28日举行。

  不过,宝龙地产表示,正在与申请人积极沟通,务求在对其它债权人公平的准则下,与申请人协商达成有效的解决方案(包含努力促使清盘申请尽快被取消或驳回)。

  而在债务重组上,宝龙地产表示,已联合财务顾问安迈融资及法律顾问盛德律所,将与公司债权人合作,进一步探讨寻求全面解决当前流动资金问题的所有可行方案,以期尽快与境外债权人达成协议。

  不仅宝龙地产重组失败。1月2日,正荣地产对外公告称,其境外债务重组支持协议已失效,将继续与公司各持份者进行讨论,致力实现公司境外债务的整体重组方案。

  正荣地产于2022年初出现流动性危机。2023年11月初,正荣地产对外披露了债务重组方案。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20日,正荣地产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欧宗荣因涉嫌违法犯罪,已经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而据天眼查3月12日的法律诉讼信息显示,欧宗荣建立的另一家企业正荣集团被申请破产审查。

  房企债务重组仍存诸多挑战

  在业内人士看来,其实不是所有房企都能顺畅通过债务重组化解危机,部分企业因流动性紧张、资产缩水或债权人反对等原因,重组计划难以推进。整体来看,房地产行业风险仍未完全出清。

  克而瑞分析人士指出,债务重组其实不是一挥而就,其中仍存在诸多挑战。在重组进程中,房企需要充分考虑债权人的利益,确珍重组方案得到债权人的支持。同时,也要合理规划债务结构,避免过度依赖某一种重组方式,降低将来的财务风险。好比在选择“ 债转股 ”时,要小心谨慎确定转股票价格格和比例,充分考虑对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的影响。

  另外,“财务投资人的决策也十分关键,投资人是否有实力在债务重组后率领企业走出困境,也需要小心谨慎考虑。除此之外,房企的重组成功其实不意味着上岸,甭管是展期还是消债,都只是减轻财务压力,若要真正回到正常经营轨道,仍需通过市场的检验。”上述分析人士如是说。

  值得注意的是,3月13日,金融监管总局党委召开扩大会议指出,持续推进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扩围增效,坚决做好保交房工作,加快制定出台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应的融资制度。

  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表示,直到今天,融资“白名单”项目贷款审批通过金额超6万亿元人民币,但金融机构出于风控和经营责任考虑,资金实际到位仍较慢,建议各部门加强协同,进一步明确金融机构尽职免责,加快落实“白名单”资金,优化项目放款条件,加快放款节奏,本质改善企业资金面。另一方面,建议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企业债务能展尽展,尤其是即将到期的贷款要提前谋划展期,避免企业违约,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

  在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看来,2025年仍然是房地产行业去风险的重要年份,通过“白名单”项目融资,推动房企转向合规融资和精细化运营,增进房地产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过渡。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宝龙地产】  【宝龙商业】  【碧桂园】  【杨国强】  【中农发集团】  【债务重组】  【债权人】  【赤峰黄金】  【港交所】  【百胜中国】  【成交额】 
  • 客服与业务咨询

   【网络建设服务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