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 1
  • 2
  • 3
  • 4
  • 5
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储能第一股的至暗时刻 - 行业高增 而派能科技业绩大降 市值缩水超85% 彻底告别躺赚期

【派能科技】储能第一股的至暗时刻 - 行业高增 而派能科技业绩大降 市值缩水超85% 彻底告别躺赚期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3-14 18:04:15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派能科技】 【2024


K图 688063_0

  【导语】

  2024年 储能 (电芯)出货量仍保持同比60%的高增速,但 储能 第壹股“ 派能科技 (688063.SH)”的业绩却已连续两年大幅下滑。

  最近, 派能科技 发布的业绩快报显示,继2023年营业收入同比减少45.13%后,其2024年营业收入再度同比减少39.19%,归母净收入则同比减少92.04%,已处于亏损边缘。

   派能科技 是国内 储能 出海龙头,境外收入占比常年在90%以上。对于2024年业绩下滑, 派能科技 解释称受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及行业竞争格局加剧的双重影响,公司 储能 产品销售价格面临较大压力。

  而相对于业绩, 派能科技 市值的缩水幅度更大。该公司2022年巅峰期股票价格曾突破500元/股(不复权,下同),比肩 宁德时代 ,如今股票价格已不足50元/股;市值更是从700多亿元降低至如今的100亿元出头,缩水超85%。

   派能科技 背后的投资逻辑到底发生了啥转变,造成市场用脚投票?时代商业研究院研究发现, 储能 第壹股市值大缩水表面看似与业绩滑坡有关,但更深层或与市场对其定位发生的转变有关。

  【摘要】

  1.市场转向,遭动力电池巨头降维打击。在确定以户储(户用 储能 )为主要方向后,2018—2022年 派能科技 迎来高速增长期,期间营业收入增长超10倍。其中2022年受俄乌冲突影响,欧洲 储能 市场爆发, 派能科技 营业收入暴增两倍至60亿元人民币, 储能 系统出货量登顶全球市场,而近年来的业绩下降更像是一种均值回归,其实不是其市值大幅缩水的主要因素。深层原因或与两点有关,首先是欧洲市场转向大储(工商 储能 ), 派能科技 深耕的户储增长空间存疑;另外, 宁德时代 (300750.SZ)、 比亚迪 (002594.SZ)等巨头利用自身在动力电池领域的优势发力 储能 市场,颇有降维打击之感。

  2.财务分析:折旧费用压力大增。2022年中, 派能科技 在市值巅峰之际发布的50亿元巨额定增方案,不仅让投资人损失悲惨,也让今日的 派能科技 陷入两难境地。受到 储能 市场需求增长放缓影响,最大的定增扩产项目已宣布延期,建设进展缓慢, 派能科技 账面上滞留大量现金。但此前建设的在建工程已逐渐转固, 派能科技 固定资产规模翻倍,叠加营业收入大降,折旧费用压力大增。

  【正文】

  一、告别海外躺赚期

   派能科技 建立于2009年,定位于磷酸铁锂 储能 电池系统领域,经过多年的摸索及产业链缔造,加上海外户用 储能 市场的高速增长,2017年, 派能科技 将海外(尤其是欧洲)户用 储能 作为重点业务方向。

  随后, 派能科技 便步入高速增长阶段,2018—2022年期间,除2020年外, 派能科技 其它年份营业收入基本为翻倍式增长。

  2022年是 派能科技 最辉煌的年份,不只是营业收入增长近两倍,而且在全球户用 储能 系统出货量榜单中, 派能科技 成功登顶(S&P Global Commodity Insights数据),净收入也达到了12.73亿元的历史巅峰。

  2022年业绩高增长背后,主要与俄乌冲突下欧洲能源危机推动户用 储能 需求大增有关,属于偶发性因素,注定无法长久持续。且2022年海外市场的高利润吸引大量企业涌入,为后续价格战埋下伏笔。

  2023年以来,随着欧洲市场能源危机逐渐缓解,“需求均值回归”叠加“供给大幅增加”,户储堆积了大量库存。部分厂商以低价电芯冲击市场,造成欧洲户储系统价格明显下降, 派能科技 的业绩开始大幅下滑,2024年营业收入仅为2022年的33.4%,扣非归母净收入更是首度出现亏损(有公开数据以来)。

  对于欧洲 储能 市场的后续走势, 派能科技 向时代商业研究院表示,在全球范围内,欧洲仍是目前 储能 市场增长的重要市场之一,同时随同欧洲推动能源自主转型,大储等项目放量对 储能 需求将形成稳定支撑。未来,公司将持续稳步推进全球化战略,在巩固既有国际市场优势的同时,不断积极拓展其它区域和其它细分市场。

  二、核心原因为市场转向、动力电池巨头降维打击

  欧洲市场的切实需求回落或说 派能科技 的业绩回落,更多是一种均值回归,甚至在2022年爆发时便可预见, 派能科技 市值大幅缩水的核心原因或是市场对 派能科技 的期待与定位发生转变。

  首先是欧洲市场需求转向。2024年之前,欧洲市场一直以户储为主导,但近年来大储崛起趋势明显。大储规模化下单位成本更低、全生命周期经济性更优(大储电芯循环寿命可达8000次以上,户储通常为4000次)。据SPE(欧洲光伏产业协会)预测,2024年欧洲大储装机量将达11GWh,同比增长205%,装机量占比达49%,首度超越户储(39%)。

  政策端大储装机支持信号逐步明确,欧盟《电力市场设计改革方案》明确支持大储参与容量市场和辅助服务,希腊、德国、西班牙等国也相继出台针对大储的招标及补助等支持政策。

  TrendForce集邦咨询表示,2025年欧洲大储装机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占比将达60%,超越户储(占比35%),欧洲 储能 市场逐步从以户储为主导转向以大储为主导。

  欧洲市场的转向,让外界对 派能科技 预期发生转变—— 储能 市场仍有增长空间,但 派能科技 主打的户储市场却不一定。

  深耕欧洲市场多年的 派能科技 显然也深谙此趋势, 派能科技 在2023年年报中提到,公司根据家用 储能 市场环境及时调整策略,积极开拓境内外工商业 储能 (大储)市场。

  2024年半年报中, 派能科技 表示,公司工商业 储能 产品海外市场拓展取得倍增成果。但 派能科技 并未披露工商业 储能 收入及占比。

  与户用 储能 不同,大储市场讲究规模效应及技术先进,大型公司优势较大。而在动力电池之后,相邻产业的 储能 普遍被动力电池企业视为下一片蓝海,成为大力发展的方向。凭借动力电池积累的优势, 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 (300014.SZ)等企业纷纷加码该领域,颇有降维打击之势。

  据SNE Research的统计数据,2024年全球 储能 电池出货量达到301GWh,同比增长约62.4%。 宁德时代 以110GWh的出货量稳居全球第壹, 亿纬锂能 、厦门海辰、 比亚迪 分列第贰至第四名,而 派能科技 并未出现在前十名中。

  且对照2023年排名,可以发现 储能 电池出货量排名变化较大。其中 亿纬锂能 2024年排名上升一名,厦门海辰上升两名,而 比亚迪 则降低了两名,侧面反映 储能 行业竞争较为激烈。

  在大型动力锂电企业纷纷加码 储能 的环境下, 储能 行业的竞争环境已不可同日而语。尤其是以 宁德时代 为代表的龙头企业,除发力大储外,亦有布局户储市场。在此环境下, 派能科技 的行业地位已不如以往那般突出。

  三、财务分析:折旧费用压力大增

  2022年中,正值市值巅峰之际(超700亿元), 派能科技 发布了巨额定增预案,拟募资50亿元用于扩产 锂电池 产能(下称“扩产项目”)、补充流动资金等项目,其中扩产项目拟适用募集资金30亿元人民币,项目总投资额50亿元人民币,计划新增10GWh 锂电池 产能。

  定增于2023年初正式实施,巨额定增募资到账后, 派能科技 的资 金进入极度充裕的状态。 同花顺 iFinD显示,2023年第壹季度末,总现金(包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货币资金、定存、短时间投资)达77.76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的55.8%。

  2024年10月, 派能科技 发布公告称,受到 储能 市场需求增长放缓影响,原计划2025年4月完成的扩产项目将延期至2026年4月,该项目第壹期已建成投入生产。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扩产项目累计投入金额仅为9.16亿元人民币,资金投入进度仅为18.33%,较年初增加1.43个百分点,进展缓慢。

  因此,截至最新报告期末(2024年第叁季度末), 派能科技 账面上仍留存63.50亿元的资 金,加上扩产项目进展缓慢,预计现金长时间呆在账上的情景不会改变。

  尽管当前扩产项目进展缓慢,但此前投资引发的在建工程已逐渐转固。 同花顺 iFinD显示, 派能科技 的固定资产规模增幅较大,从2022年末的10.68亿元增长至2024年第叁季度末的20.09亿元人民币,增幅接近一倍,叠加营业收入大幅下滑引发的产能利用率下滑, 派能科技 固定资产折旧造成的款项压力大增。2024年上半年新增固定资产折旧8758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6.7%。随着后续募投项目进一步转固,若 派能科技 营业收入未能回升,折旧或将严重拖累盈利。

  不过从毛利率来看,2024年 派能科技 毛利率仍相对稳定,2024年前三季度为36.61%,与2023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 派能科技 称主要得益于自身成本控制加强和原材料价格下降。但2024年 派能科技 的净收入下滑较大,全年归母净收入同比减少了92.04%。

  时代商业研究院研究发现,净收入大幅下滑主要与两大原因有关,一是 派能科技 2024年营业收入大幅下滑,但费用仍维持高位;二是汇兑收益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2023年 派能科技 的汇兑收益达1.03亿元人民币。

  2024年前三季度, 派能科技 营业收入同比下滑53.69%,但销售费用仍同比增长34.75%至9476.44万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6.71%;管理费用同比下降7.33%至7744.71万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5.48%;最大费用科目“研发费用”仍高达2.89亿元人民币,仅同比减少5.82%,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20.47%。

  从费用来看,在竞争加剧的环境下,现金充裕的 派能科技 仍期待能通过高研发投入、加强销售渠道建设来扭转颓势。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2024】  【3·15】  【康乐卫士】  【净利润】  【HPV疫苗】  【北交所】  【商业化】  【生死时速】  【理想汽车】  【先知先觉】  【增收不增利】  【消费者】  【大数据】  【消费维权】  【提灯定损】  【柱子票】  【串串房】  【星期宠】 
  • 客服与业务咨询

   【网络建设服务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