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3月10日讯真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真实生物)近日在港交所二次递表。
招股书显示,真实生物是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其产品范围覆盖病毒感染、肿瘤及心脑血管疾病。根据两份招股书数据,2020年-2021年、2022年前5个月、2023年-2024年,真实生物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8万元、137.6万元、845.1万元、3.44亿元、2.38亿元人民币,对应亏损分别为1.51亿元、1.97亿元、2.18亿元、7.84亿元、4004万元。
此次IPO,真实生物计划将所募集资金投入核心产品阿兹夫定治疗HIV感染、血液肿瘤和实体瘤的研发及商业化、阿兹夫定连同其它候选产品联合疗法的研发、治疗HIV感染及若干肿瘤适应症,其它候选药物研发、建设研发平台、营运资金及其它一般企业用途。
管线进展缓慢
真实生物第壹次递表为2022年8月,彼时其手握国内首款自研的新冠口服抗病毒药物阿兹夫定。半年后,其招股书到期失效。
时隔两年,真实生物再次递表,但公司的唯一获批产品仍为阿兹夫定。管线图显示,目前真实生物共有14条在研管线,较上次递表增加了2条,其中阿兹夫定相关管线共6条。除阿兹夫定针对HIV感染和COVID-19已经获批外,其余产品无一推进至II期临床试验阶段。
资料显示,阿兹夫定的获批早在2022年7月,其其实其实不是发生于真实生物的实验室,而是在2011年以4000万元的价钱从郑州大学收购而来。另外,真实生物还从美泰宝收购CL-197、哆希替尼和MTB-1806等管线产品。
在管线进展缓慢的同时,真实生物的研发能力令人疑问。虽然真实生物曾表示公司主要从事药物研发活动,研发对于业务成长及经营成功极为重要。但据招股书,公司在研管线众多的情景下研发费用不增反减,2023年-2024年的研发费用分别为2.38亿元和1.5亿元人民币。
对赌压力来袭
研发不见进度,真实生物只能依赖阿兹夫定贡献利润。2022年,真实生物先后与 新华制药 、 华润双鹤 、 奥翔药业 签订合作协议。在获批后,真实生物与 复星医药 子公司上海 复星医药 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后者获得了阿兹夫定在内地的独家商业化权利,对价为独家销售许可费首付款1亿元、许可费余额约4亿元人民币。
不过,这一合作目前已经终止。2024年9月,真实生物与 复星医药 产业订立变更协议,收回 复星医药 协议项下的商业化权利。在招股书中,真实生物确认,自2025年起将不再根据 复星医药 协议确认来自 复星医药 产业的任何收入,预计2025年的收入将主要来自对分销商的销售。
在收回权益后,真实生物决定“自产自销”,称要“采取积极措施建立我们自有的商业化团队”。目前,与真实生物签订经销协议的经销商有53家。在2024年公司根据新经销协议向若干经销商客户销售约1.37万瓶阿兹夫定片剂,录得收入190万元。作为对照,真实生物在2023-2024年与 复星医药 的合作录得收入3.44亿元和2.38亿元人民币,占当年收入的99%以上,协定的 利润分成的阿兹夫定片数量2023年为250万瓶、2024年为310万瓶。
在 新冠药物 概念“过气”且正重建销售渠道之时,真实生物为何急于递表?这或许和其对赌压力有关。
招股书显示,在2021年的投资中,双方约定有赎回权,该权益在第壹次递交时终止,但在招股书取消、驳回或第壹次递表后41个月未能完成上市的情景下可恢复行使,其本金超5亿元人民币。真实生物第壹次递表发生在2022年8月,目前已过去30个月,留给真实生物的时间不足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