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3月10日讯 债市持续调整,负反馈的“阴影”隐现。目前,债基在本轮调整中净值回撤的幅度或可堪比2022年11月的债市负反馈,赎回压力初显。3月7日,债市大跌,部分债基单日的净值下跌幅度超过1%,同时债基单日卖债规模创调整以来新高。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债券基金的确已感受到了赎回的压力,不过,银行理财应对良好,整体赎回压力可控,但若调整继续,不排除赎回压力由债基向理财传导的可能。
债基净值单日回撤可达1%
从中长期纯债基金指数的趋势来看,今年已三连阴。甭管是回撤的幅度,还是回撤的时长,以中长期纯债基金指数来衡量,本轮债市调整中债基净值的回撤已超过去年“9.24行情”造成的债市波动,堪比2022年11月的债市负反馈。
图:万得中长期纯债基金指数月K线走势
(资料来源:Wind数据,财联社整理)
3月7日,债市大幅调整,十年国债、30年国债活跃券收益率最多上行了5BP,为年内最大日上行幅度,进一步加剧债基净值回撤。当日,两只30年国债ETF的净值下跌超过1%,汇安嘉鑫纯债A/C的净值下跌也超过了1%,东吴添瑞三个月定开A/C、东兴兴瑞一年定开A/C、国泰惠丰纯债A/C等中长期纯债基金的净值单日下跌幅度也接近1%,对于债基而言都是幅度较大的单日净值回撤。
财联社据统计,3月7日,95%的纯债基出现净值回撤,中位数为-0.12%。今年以来,超过八成债基的净值增长为负,中位数回撤-0.31%,部分债基的净值回撤最多已超过2%。
图:净值回撤较大的纯债基
(资料来源:Wind数据,财联社整理)
法询金融固收组在公众号相关文章中表示,在债券市场调整时,公募基金是第壹轮砸盘主力,这也是当前市场显现的状态。“当前还看不到银行理财大规模卖券,只能说公募基金被伤到了。”
从财联社获得的机构行为数据来看,后半周基金卖债力度明显加大。3 月7日,基金分别净卖出7-十年期利率债306亿元、20-30年期79亿元人民币,卖债规模达到了 2 月债市调整以来的单日最高,本轮调整对基金持债情绪的冲击明显。
债基赎回压力已明显,理财尚可控
考量到债基净值回撤的幅度已接近2022年11月债市负反馈发生时的情景,市场较为担忧为“债市调整→净值回撤→投资者赎回→资管机构抛售债券→债市进一步下跌”的链条再度演绎。
民生证券固收首席谭逸鸣回溯,最近一次理财出现较大规模赎回出现于2024年9-10月,彼时债基抛售压力同样较大,但理财赎回压力整体可控,理财市场并没有形成明显的负反馈效应。
法询金融固收组指出,当前负反馈的链条可能进行到了“银行理财赎回债基,债基被迫卖债”的一环,但理财尚未感受到赎回的压力。理财提前应对了债市的调整,但若调整持续,理财产品也有可能存在受到赎回影响。
招商证券 固收首席认为,债基对债市看法短时间偏谨慎,并且也有相应的赎回压力,因而债基买短卖长做防守。据其测算,后20%分位数债基净值涨下跌幅度是评估债市赎回压力的较好指标,当单日下跌幅度在0.25%以上时,债市将经历大型赎回反馈。3月7日该指标下跌幅度为0.22%,表明当前债市已经有赎回反馈压力。
结合的理财机构行为来看,上周理财仍维持净买入债券,主要增持利率债141亿元、信用债 111亿元人民币。
跨月后理财的规模回升,张伟指出,理财破净率相比2022年11月、2024年10月都还偏低,赎回压力整体可控。
谭逸鸣认为,一方面理财在流动性储蓄上有所优化,增强负债端稳定性,抵御风险能力逐渐提高。另一方面,理财产品破净率处于相对较低水平,故而出现大幅赎回负反馈的机率仍不高,但需警惕资金面持续紧平衡与政策超预期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