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 1
  • 2
  • 3
  • 4
  • 5
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光伏专利战或迎和解终局 - 行业自律破解内卷困境

【金融界】光伏专利战或迎和解终局 - 行业自律破解内卷困境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3-18 23:31:58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金融界】 【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5】 【行业自律

  今年以来,光伏行业专利诉讼频发, 晶科能源隆基绿能天合光能阿特斯 等行业龙头互有攻伐。证券时报记者从案件当事方获悉,相关诉讼多处于法院审理阶段,各方正等待法院判决结果。

  当前,光伏行业基本面低迷,过去对专利问题的忽视造成技术迅速扩散,同质化竞争愈演愈烈。受访人士普遍表示,参照历史案例,本轮专利战最终走向和解的存在性较大。

  另外,专利诉讼能否推动行业过剩产能出清也是业内关注的焦点,但各方看法不一。有观点认为,专利诉讼会使一方获得补偿,但无法实现产能淘汰;也有观点认为,当前供需关系发生变化,通过强化专利保护可以加速行业出清,尤其是在更加重视专利的海外市场,可率先杜绝过度内卷的情景。

  1 专利战轮番上演

   晶科能源隆基绿能 之间的相互攻伐掀开了今年光伏行业专利战的序章。1月初的消息显示, 晶科能源 在南昌中级人民法院起诉 隆基绿能 ,要求后者立即停止侵害相关发明专利权并赔偿经济流失。该案原告为由晶科100%持股的上饶新源越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案由为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晶科称,鼓励通过专利授权、付费使用的要领实现共赢,但对于不打招呼、拿来就用的做法,坚决打击。

  随后, 隆基绿能 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反诉 晶科能源 专利侵权,涉诉相关技术为TOPCon, 隆基绿能 要求法院禁止晶科在美国销售涉诉产品,并索赔经济流失。另外,今年2月, 隆基绿能济南市 中院对晶科提起专利侵权诉讼,指控其产品侵犯隆基的专利技术。

  除晶科与隆基两家龙头的专利对决之外, 天合光能阿特斯 也陷入诉讼战局。根据 天合光能 2月的一份公告,公司为涉案专利“ 太阳能 电池模块”、“ 太阳能 电池及其制造方法”的合法专利权人。经比对分析, 阿特斯 实施的制造、许诺销售和销售的光伏组件等产品落入上述涉案专利的保护范围。

   天合光能 请求法院判令被告 阿特斯 赔偿因其对于公司两项发明专利的侵权行为给原告造成的损失合计10.58亿元人民币,并承担案件涉及的维护权益合理支出及诉讼费用。

   阿特斯 在公告中回应称,公司有较强的证据可以证明这两项专利应属无效,且公司产品和工艺也其实其实不侵犯该两项专利。“ 天合光能 基于该两项专利向公司及常熟 阿特斯 合计索赔超过10亿元人民币,缺乏事实和法律上的依据。”

  “光伏技术甭管是P型PERC,还是N型TOPCon、HJT等,都是欧美企业十几年前的原创,只是我国企业实现了产业规模化。”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在该人士看来,上述专利诉讼的起因是晶科在规画电池技术向N型切换时,有偿接收了韩国LG光伏的专利包,包含300多项专利,其中涉及多项 TOPCon电池 工艺。“这些专利一部分是LG原创研发,也有从欧洲光伏企业受让的,因为决定退出光伏业务而出让专利。晶科受让这些专利后又把一部分分别转让给晶澳和天合,因此,主要是这三家企业对其它企业提起专利诉讼。”

  “天合(用来起诉)的专利可能已经被买卖好几次了。”一位接近 阿特斯 的人士向记者表示,借由购买的专利起诉别家企业虽然是法律允许的,但无益于原创技术发展,等于“买来主义”。“任何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来自于原创技术,如果用专利阻止、遏制其它企业发展肯定是无益于行业发展的。”

  不过,接近 天合光能 的人士在向记者描述事件脉络时称,公司最初想和 阿特斯 谈专利授权使用,随后海关识别 阿特斯 的货物存在侵权可能,公司希望通过谈判解决,但对方始终不予理睬,所以天合在美国对 阿特斯 提起了诉讼。“在国内, 阿特斯 申请我们的专利无效和不侵权裁定,我们才起诉的,至于 阿特斯 不认可侵权的说法,那是其单向判断,最终还是等法院判决。”

  2 和解可能性大

  记者了解到, 晶科能源 也在拓展其对 隆基绿能 的专利诉讼疆土。

  3月11日,在欧洲统一专利法院最新公布的案件信息中,已经可以查询到 晶科能源 向欧洲统一专利法院慕尼黑分庭起诉了 隆基绿能 及其在欧洲的经销商,指控其侵犯欧洲专利EP4372829,名为“ 太阳能 电池及其制造方法和光伏模块”。

  据统计,从去年12月开始, 晶科能源 已在全球多个国家或地区起诉 隆基绿能 ,涉及的法院包含苏州中院、南昌中院和澳大利亚联邦法院和东京地方法院等。

  值得强调的是,上述欧洲专利为晶科自有专利,其实其实不是从LG够买的TOPCon专利。业内人士判断,考量到这项技术还涉及德国的同族专利,晶科接着或许还会在德国起诉隆基。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专利诉讼在多国同时进行。受访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专利诉讼判决只对诉讼国家或地区市场有约束力,所以务必逐个市场提起诉讼。不过,该人士也指出,由于电池技术工艺复杂,想提出几个工艺点来主张一片电池的专利归属是比较艰难的。

  目前,关于上述诉讼的进展并无太多公开信息,涉事厂商人士普遍向记者回应称,诉讼正在进行中或案件正在审理中,但也有厂商表示,不排除后续(进一步发起诉讼的)动作。

  在与一位企业人士交流时,他谈到,上述诉讼核心是TOPCon技术专利,而TOPCon是现今全球主要的光伏产品类型。“多家企业表达了TOPCon是未来3—5年主流产品的说法,专利侵权对TOPCon企业造成的事实损害也是卓越的。”

  记者查询了行业机构InfoLink发布的数据,去年全球组件出货前十厂商出货量合计约502GW,其中,PERC产品占比23%,N型TOPCon组件出货量占比达到74%,BC 产品约占3%。

  关于 隆基绿能 对晶科的反诉,有业内人士认为主要是姿态性的,“TOPCon核心专利在晶科、晶澳、天合手中,隆基前两年在美国并没有多少出货。”接近晶科的人士也对记者表示,公司在美国的出货没有受到专利问题影响,内部判断不存在TOPCon专利侵权行为。

  记者了解到, 隆基绿能 总裁李振国近日透露,公司不会在美国市场布局TOPCon技术路线,这主要是由于该技术领域在美国存在的专利复杂性考量。“隆基在美国的业务仍以PERC为主,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尚未完全确定。”他也提到,针对现有案件的反诉反制官司,有绝对的信心。

  值得强调的是,业内传言晶科对 隆基绿能 提起诉讼的目的之一是想要和隆基实现BC专利的交叉授权,不过,这点被接近晶科方面的人士予以否定,并称是“流言蜚语”。

  至于本轮专利战的走向,业内人士也分享了看法。“就像之前韩华对我国企业的PERC专利诉讼,在销售造成事实损害后保存证据并主张权益的存在性更大。”上述企业人士向记者表示,参照历史案例,根据损害赔偿的情景偏少,更多是支付和解费用。

  上述不愿具名的行业人士判断,走向和解的存在性较大,要么渺无回应,要么一方获得专利使用补偿,“补偿只是对应当时购买专利的代价,只要行业走出困境,就没有人还把精力耗在这上面了。”

  3 过剩产能何时出清

  “价格战打了一年,没有一个赢家,拿专利说事显得高大上一些。”上述行业人士对记者表示。

  正如其所言,根据已披露的2024年业绩预告,光伏行业是亏损重灾区。 爱旭股份 2024年预亏47.5亿元至58.5亿元人民币, 天合光能 亏损34.55亿元人民币, TCL中环 预亏82亿元至89亿元人民币, 晶澳科技 预亏45亿元至52亿元人民币,另外, 通威股份隆基绿能 等也出现明显亏损。 晶科能源 虽然实现净收入为正,但其扣非净收入出现了亏损。

  当前,光伏行业正在实施自律行动,从供给端控制行业产出,专利诉讼的目标是试图从供给端进行控制。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光伏专利申请量连年增多,2024年,我国光伏领域申请国家专利量同比增长约14%,累计申请量占全球申请总量超55%。这时,光伏领域专利侵权诉讼明显增多,多家龙头企业积极通过法律渠道保护创新成果,维护 知识产权

  政策层面,《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新增“研发生产的产品应符合 知识产权 保护方面的法律规定,且近三年未出现被专利执法机构裁定的侵权行为”等相关要求。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在谈到专利问题时建议,企业应加快提升专利质量,培育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核心专利;同时进一步提高 知识产权 保护意识,营造尊重 知识产权 、尊重创新的产业环境;还应积极运用各种方式保护自身利益。

  然而,业内对于专利诉讼的效果还有不同看法。“龙头厂商的优质产能已远超全球需求,各家都无法从产品的性能和成本、品牌方面做出不同化,靠专利诉讼可能会获取一些费用补偿,但无法实现产能淘汰。”

  上述受访的行业人士进一步指出,在优质产能严重过剩情境下,只有龙头企业带头降低开工率,不接低于成本的订单,让总体供应和需求达到平衡,才可能价格回归合理,走出恶性竞争的困境。“专利保护, 知识产权 体系建设当然重要,但针对的是独门绝技。就晶体硅光伏发展历程而言,之所以甩开薄膜技术,就得益于晶体硅产业化技术共享与协作,而不是薄膜技术的专利保护。”

  不过,上述企业人士也提供了不同见地,据该人士判断,前两年行业快速发展,新增产能都能被新增需求消化掉,技术迭代快、新技术享受一定红利期,由于相对于维护权益成原本说收益尚可,快速发展进程中忽略了对专利的保护,现在供需关系变化,大家希望通过强化专利保护加速行业出清。

  该人士进一步提出,产能出清甚至淘汰二、三线企业虽然不能只依靠专利,但也是一项有效手段,“尤其是海外市场,客户对专利保护相对更加重视,可以从部分市场杜绝过度内卷的情景。”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财政政策】  【2024】  【政府债券】  【财政部】  【问题文章】  【市场监管】  【商标侵权】  【霸王条款】  【市场监管局】  【守护消费】  【华润啤酒】  【共同体】  【人形机器人】  【2025】  【投资者】  【华西证券】  【2025年‘3·15’投资者保护教育宣传专项活动】  【货币政策】  【香雪制药】  【浙商证券】  【普通人】  【科源制药】  【宏济堂】  【福布斯】 
  • 客服与业务咨询

   【网络建设服务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