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端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已成为线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命题,亦是企业突破同质化竞争、拓展高附加值市场的重要突破口。
特种线缆作为能源传输与信息互联的核心载体,其技术性能直接影响着 新能源 、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战略领域的建设进程。特种线缆企业的自主创新与场景化应用能力,正成为重塑线缆行业格局的关键变量。湖南 华菱线缆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华菱线缆 ”)作为国内特种线缆领域的标杆企业,其自主研发的多种产品持续突破国内技术瓶颈。
华菱线缆 是怎样攻克特种线缆领域“卡脖子”难题的?特种线缆技术又将如何赋能未来生产力体系?最近,《证券日报》记者深入 华菱线缆 技术中心和生产车间,解码这家国家级 专精特新 “小巨人”领跑高端线缆赛道的创新密码。
寻找蓝海市场
电线电缆行业属于典型的“料重工轻”行业,原材料成本占总成本的70%至80%,铜铝等价格波动对总成本影响巨大。
近年来,铜价上涨推升了线缆企业生产成本。中低端线缆市场已是一片红海,如何突破企业发展瓶颈? 华菱线缆 在不懈探索中找到了关键答案——只有依靠不断的技术创新,朝着线缆集成化、智能化、高端化的方向迈进,方能找到企业发展的广阔蓝海。
华菱线缆 总经理熊硕向《证券日报》记者详解公司创新理念:“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线,也是企业的 动力源 。 华菱线缆 有丰富的特种电缆设计制造经验,应当立足这一基础,朝着智能复合传输和高端线缆集合的领军企业目标前进。”
在这一经营宗旨的指导下, 华菱线缆 在航空航天、深海工程、 机器人 、冶金工程、矿山开采、光伏发电、 充电桩 等领域大力发掘市场需求,新产品满足耐高温、抗电磁干扰、高柔韧性等要求,已实现从“市场追赶者”到“标准领跑者”的角色转变。
截至2024年上半年, 华菱线缆 拥有已授权的有效专利330项,其中发明专利47项,承担国家、省、市科技项目50余项,开发出了宇航员出舱用脐带电缆、舰船电缆、水下承力探测电缆、水密电缆、海洋工程用柔性脐带电缆等数十个新品种。在有效填补市场空白的同时,这些产品附加值高、潜在市场大,处于国内外同行业先进水平。
多点布局向上生长
走进 华菱线缆 的研发中心,《证券日报》记者看到,技术团队正通过仿真系统模拟3000米深海压力测试。在实验台上,光纤测温电缆正在进行240小时连续通电测试,集成在导体中的分布式光纤 传感器 实时反馈温度变化。墙上的电子看板实时更新着研发进度:水密电缆已完成12次模拟洋流冲刷试验,六类网线正进行10Gbps传输稳定性测试……
要做到技术创新,第壹要有创新人才。 华菱线缆 技术中心副主任李华斌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了一组数据:“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拥有主要技术研发人员74名,占公司正式员工数量的比重为12.23%,其中三分之一以上主要技术研发人员拥有材料领域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
为何 华菱线缆 需要如此多的专家?李华斌向《证券日报》记者解释:“电缆的组成涉及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等许多材料领域,只有掌握了精湛的材料学知识,才能灵活地研发、选择和使用各种 新材料 ,为线缆产品的设计研发打下良好的条件。”
正是掌握了技术创新这把“金钥匙”, 华菱线缆 实现了多点布局,打开了通向线缆高端化、复合化、智能化的大门。
如今, 华菱线缆 的耐碾压、抗折弯电缆已成为智慧矿山全面的“标配”。2024年上半年,该领域业务规模同比增长超30%。 华菱线缆 研发的工业 机器人 用电线电缆已实现成果转化。公司布局铜缆高速连接器技术,以适配未来 人工智能 高效传输解决方案。
新产品一经设计成功,工人们便快马加鞭开始试生产和验证,加快研究成果落地转化。在特种柔性电缆车间里,工人使用定制化模具实现7种规格线缆同步生产,原料利用率从82%提升至95%。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全自动绞线机以±0.01mm的精度编织导体层,5G联网的智能质检系统实时监测绝缘层厚度,确保每米电缆的同心度误差不高于0.3%。
掌握了新产品, 华菱线缆 销售人员勇闯海外市场的信念更加强烈。2025年2月份, 华菱线缆 与湖南国际贸易集团签署战略协议,双方将共享海外渠道资源,共同开拓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
在善用内部人才的同时, 华菱线缆 也通过资本市场并购,强化上游特种原料的话语权。3月14日, 华菱线缆 发布公告称,拟以现金方式收购湖南星鑫航天 新材料 股份有限公司控制权,旨在通过技术、资源整合,深化航空航天及融合装备领域布局,向高端线缆集成与智能复合传输世界一流领军企业迈进。
华菱线缆 副总经理、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李牡丹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企业假如想跳出无序竞争的红海,游向自主创新的主流趋势,就要打开特种线缆市场的大门。现在,公司将把复合化、高端化、智能化的传输解决方案作为重点突破方向,把线缆、传输端、接收端、组件和模块有机结合起来,把深层太空、深层海洋、深层地下的应用需求挖掘出来,缔造更高附加值的新产品。这不仅会打开企业向上生长的空间,也将为线缆市场重塑竞争格局造成经验和参考。”
她进一步表示:“每一家有志于为新质生产力贡献力量的线缆企业,都应该摒弃‘低质低价’的竞争策略,主动投身到技术创新中来,争当新质生产力的拾柴人,让新质生产力之火在每一个行业中都能熊熊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