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 1
  • 2
  • 3
  • 4
  • 5
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南财快评 - 破解-预付消费陷阱- 让居民敢于消费

【消费环境】南财快评 - 破解-预付消费陷阱- 让居民敢于消费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3-21 19:22:39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消费环境】 【预付消费陷阱

  特约评论员陈白

  近年来,预付式消费逐渐成为消费市场的流行趋势,但这时,卷款跑路等乱象频发,严重损害了消费者权益。这不仅挫伤了消费信心,更成为制约内需释放的“槽点”所在。

  不久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部署了8方面30项重点任务,其中就包含城乡居民增收增进行动、消费能力保障支持行动、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大宗消费更新升级行动、消费品质提升行动等。

  值得注意的是,《方案》中明确强调,将促消费与惠民生相结合,通过增收减负、优化供给、改善环境和完善政策等,着力解决居民“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的堵点。

  如果说《方案》中提到的增加居民收入解决了“能消费”的堵点,那么消费进程中各种隐藏的漏洞往往就成了让许多人不敢消费的主要因素。除了今年3·15晚会曝光的商品质量问题之外,消费环节上的漏洞也正在逐渐被堵上。

  就在3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预付式消费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解决预付式消费领域群众反映集中的卷款跑路、霸王条款、收款不退等许多问题。《解释》自2025年5月1日起施行。

  《解释》的出台被业内视为破解预付式消费顽疾的里程碑式文件。这部司法解释从法律适用层面,构建起全链条治理体系,第壹次对消费者权益、经营者责任、监管主体作出系统性规范,为破解“预付式陷阱”提供了清晰的司法指引,也意味着我国预付式消费治理从“被动灭火”转向“主动防火”。

  因为卷款跑路、霸王条款的事情越来越多,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对这种提前预付式的消费敬而远之。从健身房私教课到美容美发卡,从教育培训机构到餐饮充值,消费者因为预付卡纠纷陷入维护权益困境的案例屡见不鲜。尤其是每逢年底,经营者随意挪用预付费、拒不退钱,甚至恶意卷款跑路、成为职业闭店人等现象多发。这不仅挫伤了消费信心,更成为制约内需释放的“槽点”所在。

  也正因此,要想提振消费,让大家敢消费,解决这些长期存在的“槽点”是拉动内需的关键。

  当然,政策的引导和法律的完善仅是第壹步,要实现“敢消费”的目标,仍需政府、企业、消费者和社会各界形成合力。

  未来,要真正破除预付消费信任坚冰,更加期望的是构建一个“法律+技术+共治”的立体防护网。好比可以商酌善用科技的力量来协同监管。

  可以看到,多地已经开始在试点建立的预付卡资金监管平台,通过 区块链 技术实现资金流向全留痕,当商家申请划转资金时,系统会根据消费频次自动计算合理额度。这种“动态风控模型”既保障了商家正常经营,又避免了资金池无序扩张。

  另外,行业和企业的自律同样不可或缺。好比行业协会是否可以建立一个商户信用积分体系,消费者可实时查看商家资质;再好比第叁方担保机构能否推出类似今天电商正在推行的“先享后付”服务,消费者满意后再完成支付。这种市场化解决方案,也能够与监管形成互补。

  当法律长出牙齿、技术与契约织密防护网,诚信也最终会成为市场真实的通行证,预付消费也就能从“陷阱”回到真实的红利。消费者敢于预支信任,商家愿意用品质换口碑,一旦形成这种正循环,将能够有效激活消费的一池春水。毕竟,消费信心的重建,既需要制度托底,更需要每个市场参与者共同守护这份珍贵的信任契约。

  相信随着对预付制消费漏洞的监察管理之网收紧,一个“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的良性循环,势必为消费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活力。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消费环境】  【经营者】  【市场监管总局】  【组合拳】  【《行动方案》】  【资本市场】  【预付消费陷阱】  【科技风】  【消费风】  【服务消费】 
  • 客服与业务咨询

   【网络建设服务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