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李少鹏)3月23日,由 中国化学 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主办并联合500余家机构共同支持的第十五届 储能 大会暨展览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召开。
据介绍,此次活动以“绿色、数智、融合、创新”为主题,针对 储能 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和相关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展开充分探讨。
在展览会环节,共有300余家企业集中展示了 储能 产品,展出产品涵盖系统集成、锂离子电池、 钠离子电池 、液流电池、 固态电池 、PCS、BMS、集装箱、消防、检测认证、飞轮 储能 、熔盐储热、压缩空气 储能 、车网互动、 虚拟电厂 、源网荷储等涉及新型 储能 全产业链。
近年来,我国 储能 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根据 中国化学 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 储能 应用分会不完全统计,2024年中国新型 储能 新增装机42.46GW/109.58GWh,超过全球新增装机的60%,同比增长99.17%(功率增长)/129.56%(容量增长)。截至2024年底,中国新型 储能 累计装机74.66GW/176.45GWh,同比增长131.86%(功率增长)/163.8%(容量增长),第壹次超过 抽水蓄能 。
据 中国化学 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 储能 应用分会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底,近30个省份公布2025年新型 储能 产业链和供应链产值目标,总目标超2万亿元人民币,预计2027年新型 储能 产值目标总额近3万亿元人民币,2030年新型 储能 产值目标总额近4万亿元人民币。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副所长孙颖表示,近年来,我国 储能 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技术路线百花齐放,应用场景不断突破。在其看来, 锂电池 储能 占据市场主流,压缩空气、液流电池、飞轮等 储能 技术加快推广应用,多个300兆瓦级压缩空气 储能 项目、百兆瓦级液流电池 储能 项目、兆瓦级飞轮 储能 项目开工建设, 储能 技术显现多元化发展态势。
“中国新型 储能 产业的发展始终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 中国化学 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王泽深在致辞中表示,中国 储能 产业从“政策驱动”到“创新驱动”,从“规模扩张”到“质效优先”,新型 储能 电站建设要统筹考虑各省网架现状、调理能力现状、消纳能力等,结合建设综合成本最优、调理能力最强、消纳能力最高三个维度动身,以系统性、协同性、整体性思维破解发展障碍。
值得强调的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近期联合发布了《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增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公告》,明确提出,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通过市场交易形成价格。坚持分类施策,区分存量项目和增量项目,建 立新能源 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保持存量项目政策衔接,稳定增量项目收益预期。在 南都电源 执行总裁高秀炳看来,这一改革将推进新能源行业的市场化进程,推动资源的高效配置,助力新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也势必给 储能 产业造成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