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 1
  • 2
  • 3
  • 4
  • 5
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千禾味业股价止跌,-零添加-风波背后发展显疲态

【千禾味业】千禾味业股价止跌,-零添加-风波背后发展显疲态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3-24 18:13:45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千禾味业】 【食品添加剂】 【零添加】 【千禾0


K图 603027_0

  针对近日“千禾0”引发的种种争议, 千禾味业 (603027.SH)再次发布声明。

  3月24日, 千禾味业 公告, 眉山市 市场监督管理局已对公司成品库房、商场超市在售的相关产品进行监督抽检,合计23批次。经检测,结果符合企业标示的酿造酱油国家标准(GB/T 18186)。抽检的所有“千禾0”产品未检出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三氯蔗糖、安赛蜜等食品添加剂含量。

  公司还表示,“千禾0”商标用于区分公司零添加产品和非零添加产品。凡是使用“千禾0”商标的产品都是零添加产品。“千禾0”系列产品仅使用食品原料,绝不添加食品添加剂。

  (图源:公司公告)

  同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就此事询问 千禾味业 ,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回复。

  一波三折的股票价格

  据《消费者报道》,今年3月该杂志向第叁方权威检测机构送检了13款宣称零添加的酱油,测评指标为总砷和镉。

  测试结果显示,送检的13款宣称零添加酱油中,12款检出镉,7款检出总砷。其中,千禾御藏本酿380天酱油中,检测出0.0110mg/kg的镉,因此疑问“千禾0”商标的合理性,该报道引发大量消费者关注议论,并引发股票价格一波三折。

  目前来看,市场上关于 千禾味业 的“千禾0”系列产品的争议主要聚焦在两个方面:“千禾0”旗下产品重金属含量到底有没有超标?“千禾0”商标本身是否构成消费误导?

  对此, 千禾味业 21日曾在官方微博发布说明,回答了以上两个问题:

  首先,“公司使用的原材料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相关报道所述我公司产品‘镉’检出值为 0.01mg/kg,远低于相近类别 食品安全 标准的要求。”

  说白了,依照GB2762《 食品安全 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规定,“千禾0”系列产品相关的食品添加剂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其次,对于“千禾0”注册商标与“产品零添加”关系的说明,公司表示“千禾0”系列产品“不存在蹭热点混淆零添加概念的表现。该商标设立的初心是为了对零添加产品做区别,便于广大消费者选购,不存在诱导消费者的表现”。

  但也有律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千禾0”这个商标本身其实不违法,在实际使用时因同时宣传“零添加”产品,易让消费者发生概念混淆。

  (图源: 千禾味业 官微)

  澄清并未消弭市场担忧。随着舆论持续发酵, 千禾味业 股票价格持续四日下跌。截至3月21日, 千禾味业 股票价格连续四日下跌,累计下跌幅度达7.3%,市值蒸发9.5亿元人民币。

  紧接着,3月23日, 千禾味业 老总伍超群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千禾0”商标,就是用于区分 千禾味业 零添加产品和非零添加产品。而根据中国和欧盟标准来看,“千禾0”系列产品均远低于相近类别 食品安全 标准的要求;3月24日, 千禾味业 再次发布公告,重申了旗下“千禾0”产品生产是合法合规的。

  三次公开澄清后,股票价格小幅度回温,截至3月24日收盘, 千禾味业 股票价格报收11.60元/股,涨2.29%。

  (图源: 东方财富

  多重压力

  添加剂问题一直是调味品行业的“命门”。类似的情景, 千禾味业 的竞争对手,“酱油一哥” 海天味业 (603288.SH)三年前也曾遇到过。

  2022年9月,海天酱油爆发“双标”事件。当时有媒体爆料 海天味业 在国内售卖的海天酱油含有食品添加剂,而国外售卖的海天酱油则为零添加,疑问其国内国际执行双重标准。尽管海天连续发布三次声明澄清,但仍引起了百姓对海天信任度狂跌。

  紧接着的2023年, 海天味业 遭遇了自上市以来的第壹次业绩同比下降。2023年, 海天味业 实现营业收入245.59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了4.1%;实现归母净收入56.27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了9.21%。产品端, 海天味业 核心产品酱油业务销售量下滑了8.17%、蚝油下滑了1.92%、调味酱下滑了0.41%。

  同年,以“零添加”著称的 千禾味业 的业绩却迎来了高光时刻。2023年, 千禾味业 营业收入增长31%达32.07亿元人民币,归母净收入也创下了5.3亿元的历史最佳数据,公司追加注册多个“千禾0”商标。

  (图源:天眼查)

  然而,随着“零添加”概念普及,市场上同类零添加产品漫山遍野般出现,同类竞品纷纷下场抢占千禾的市场份额。据记者搜索,目前在李锦记、 金龙鱼 、松鲜鲜品牌的线上旗舰店内,均有标明“0添加”的酱油产品。“零添加”的概念已经从千禾的不同化卖点,变成了“行业标配”。

  其中,李锦记的“零添加防腐剂”生抽配料表显示,除了防腐剂外,焦糖色、三氯蔗糖等添加剂仍存在。根据国家标准(酵母加工制品GB/T 20886.2-2021)的定义,它和食盐、食糖的性质一样属于食品配料。因而可知,行业对于“零添加”的认定其实不太统一。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向记者表示,调味品产品很难做到绝对的“零添加”,国家现在对于零添加产品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也在严抓监管,但不是所有产品都完全具备“零添加”的条件。另外,零添加的产品也不一定最适合消费者,更多只是卖一个营销概念。

  压力不只来自于同行,随着家庭饮食习惯的调整,消费者对于酱油的整体需求似乎也在缩小。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国内人均年酱油需求量已从2015年的7.28千克降至2020年的4.86千克。

  种种因素造成,2024年千禾的营业收入增速放缓。2024年前三季度, 千禾味业 营业收入为22.8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了1.85%。归母净收入为3.5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了9.19%。同期,酱油业务收入14.3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44%。

  为拓展市场,千禾将目光放至B端餐饮市场。伍超群曾在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上表示,目前 千禾味业 针对餐饮渠道拓展的规划是在原有消费基础较好的市场上,组建精湛的人员团队,使用精湛的批发商或经销商,同时开发有别于C端消费者的产品来进行销售。

  同时,为改善产品单一局面,公司也将产品线延伸至有机酱油、食醋、料酒等品类,但目前看来产品多元化策略尚未起效。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第贰大产品食醋实现营业收入约2.8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41%。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千禾味业】  【食品添加剂】  【零添加】  【珍爱网】  【千禾0】  【双标门】  【0添加】  【海天味业】  【伍超群】  【董事长】  【避重就轻】 
  • 客服与业务咨询

   【网络建设服务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