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 1
  • 2
  • 3
  • 4
  • 5
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蓝鲸独家 - 车企智驾大战打响后,有头部激光雷达厂称 -爆单了-,三巨头吞掉超9成市场

【激光雷达】蓝鲸独家 - 车企智驾大战打响后,有头部激光雷达厂称 -爆单了-,三巨头吞掉超9成市场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3-25 18:18:50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激光雷达】 【禾赛科技】 【速腾聚创

  3月以来, 激光雷达 密集上车的消息不断。

  一方面,车企开始押注多 激光雷达 配置的车型。目前,鸿蒙智行新款问界M9上市,不仅首搭华为4D毫米波雷达,还将之前的1个 激光雷达 升级为4个;极氪则宣称其L3级智能驾驶技术架构将采用5个 激光雷达 的布置方案,包含1个长距 激光雷达 和4个Dtof补盲 激光雷达

  另一边, 激光雷达 车型价格在不断下探。先是广汽丰田首款纯电SUV将 激光雷达 高阶智驾的价钱打入14万级;再是零跑汽车旗下零跑B10预售,直接将带 激光雷达 硬件的高阶智驾产品下探至12万级别;更早前,长安则预告将在10万元级别的车型上搭载 激光雷达

  车企智驾“军备竞赛”升级, 激光雷达 厂商显然成了大赢家。有头部 激光雷达 厂商内部人士向蓝鲸汽车称,“爆单了”。“对于 激光雷达 供货商来说的话,通过定点基本上就能看得出来自己未来1-2年的量,今年是会大规模再上量的一年。”

  不过,在爆单的背后,另有 激光雷达 厂商内部人士对蓝鲸汽车表示,这一行业市场集中度高,但头部间暗潮汹涌,在车企上量后采取AB供趋势下, 激光雷达 厂商的订单互相都有可能会被切,好比目前 比亚迪 在合作速腾聚创外,有部分车型也由禾赛科技供应。

  感知路线之争, 激光雷达 方案受追捧

  纵览当前市场上主流智驾感知方案,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以 特斯拉 为代表的纯视觉技术方案,另一类则为 激光雷达 融合感知方案。

  据了解,纯视觉方案主要依赖摄像头和算法,模拟人眼驾驶,其优点在于成本较低,但恶劣天气成像较差,对算力要求高; 激光雷达 路线的测距精度高,不受光照影响,恶劣天气适应性强,但成本高,数据处理复杂,极端天气探测效果可能受影响。

  过去几年,行业对这两种路线的争议不休。作为纯视觉路线的拥趸, 特斯拉 总裁马斯克曾屡次炮轰 激光雷达 “是错误的解决方案”“昂贵且非务必”,在其看来,在复杂的道路驾驶环境中,模拟生物神经网络和眼睛的视觉系统,才是最为有效的技术路径。

  紧跟 特斯拉 之后,小鹏汽车总裁何小鹏日前在其2024年业绩电话会上宣称,从P7+开始所有的新品,包含近期上市的2025款G6和G9,都会搭载纯视觉AI智驾,并且做到全系标配,无需选装。“从技术上看,我们相信小鹏和 特斯拉 是全球唯二有能力不依赖高精地图和 激光雷达 ,用一套软件在各个车型上实现‘全球都好用’的AI科技探索者。”

  那么,是否意味着小鹏汽车已“抛弃” 激光雷达 ,后续所有新车将不再搭载?蓝鲸汽车就此采访了小鹏汽车,相关人士回应称,“近期规划的车型采用鹰眼视觉方案,做到硬件标配,软件免费。后续更高阶车型感知方案还不能透露。”

  而对大多数中国车企而言,则更为追捧 激光雷达 融合感知方案。蔚来总裁李斌之前在受访时曾表示,“谁说 激光雷达 没用,肯定非蠢即坏, 激光雷达 在不一样的阶段,施展的作用不一样, 特斯拉 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正确的。”

  理想汽车总裁李想也曾在去年年底的“理想AI Talk”上直言,保存 激光雷达 是为了安全,“中国和美国是不同 的,假如你我们时常在中国夜晚夜路开车,你会看到有尾灯坏了的大货车、甚至可能尾灯坏的大货车会直接停在主路上。我相信如果马斯克在中国,在深夜里不一样的高速开过车,他也会选择把前面的一颗 激光雷达 保存下来。”

  爆单:企业提前扩产

  除了安全考量外,降本造成的价钱下探,让 激光雷达 迎来了由“贵族选配”向“平价标配”的蜕变,为 激光雷达 车型的进一步普及铺平了道路。

  “现在很多主机厂被成本逼得很紧,他们希望 传感器 、域控芯片等,成本越低越好,这个我完全理解,但我认为大家忽略了一个事情,从硬件降本只是表面的降本,真正要跑通纯视觉的隐性成本很高。”禾赛科技总裁李一帆去年4月曾公开表示,大部分车企都不具备模仿 特斯拉 的条件,一旦禾赛科技等厂商将 激光雷达 的成本打下来, 特斯拉 也未必真的不会用。

  对此,有 激光雷达 产业链人士对蓝鲸汽车称, 激光雷达 的成本相较很多年前降低了相当多,大伙都用得起,“2017年、2018年的时候,美国的 激光雷达 产品差不多要8万美金,与现在相比差了有100倍。”

  而去年, 激光雷达 行业更经历了一场“千元机革命”。据速腾聚创方面人士对蓝鲸汽车表示,“去年4月我们就发了全球首款千元机——MX,后来各家友商都开始跟上了”。据了解,MX为速腾聚创M平台新一代中长距 激光雷达 ,第壹次将 激光雷达 的价钱打到了200美元(约合1450元人民币)以内。

  相距几日,禾赛科技也对外发布基于第四代芯片架构的超广角远距 激光雷达 ATX。ATX是禾赛彼时主力产品AT128的升级版,体积较AT128缩小60%,重量减少50%,可实现更远的探测距离、更好的分辨率、更广阔的视野,成本将下降两到三成。

  前述速腾聚创方面人士对蓝鲸汽车表示,其M平台(Main主雷达系列)产品均具有平台化、芯片化、数字化三个特性,目前主销的是M2产品,价格区间在350-400美金,前述“千元机产品”MX今年上车,目前已经有相关车型上市。

  “今年供货的主力产品是ATX。”禾赛科技方面人士同样对蓝鲸汽车透露,ATX价格大概会在200美金左右。“(降本)主要还是靠垂直整合,也就是芯片化。另外, 激光雷达 也起量了,对于降本也起到很大作用。”

  据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协会(SAE)最新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前装 激光雷达 车型已达47款,较2021年增长6倍。以速腾聚创为例,其2024年 激光雷达 总销量超54.42万台,相较2023年暴涨109.63%。

  据禾赛科技去年12月底披露的数据显示,2024年,禾赛前装量产业务获得突破性进展,接连斩获一系列2025-2026年新车型量产定点,客户包含国内头部新势力、主流欧美合资车企等等,截至去年12月,禾赛科技已累计获得来自21家主机厂客户超过100款前装量产定点车型。

  爆单之下,厂商们已提前备好产能。

  据速腾聚创方面人士对蓝鲸汽车表示,产能在去年已经扩过了,目前在深汕合作区那边有个新的工厂。据公开资料显示,速腾聚创“MARS智造总部基地”项目于去年入驻深汕特别合作区,彼时预期今年第壹季度,首批MX产品从这一基地出厂并实现量产上车应用。

  禾赛科技方面人士则对蓝鲸汽车表示,“产能我们今年规划是200万台。”作为参考,禾赛2025年瞄准实现100万台的年度交付量并达陈规模化盈利的目标。

  暗涌:座次更迭,AB供成趋势

  市场渗透率在不断上扬,但目前 激光雷达 行业的头部效应明显,头部三巨头吃下了超9成市场份额。

  据盖世汽车研究院3月21日发布的最新国内 激光雷达 供货商装机量排行数据显示,今年1月,华为技术、禾赛科技、速腾聚创的市场份额分别为37.5%、28.4%、26.6%,三家合计达92.5%。

图片来源:盖世汽车研究院

  市场份额高度集中下,头部间竞争态势正在加剧。去年以来,这一榜单的前三座次在不断更迭。盖世汽车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年,速腾聚创以514995颗的装机量位于榜单首位,占据了33.5%的市场份额;华为技术则凭420538颗的装机量占据27.4%的市场份额;禾赛科技以392571颗的装机量位列第叁,占据了25.6%的市场份额。

  前述 激光雷达 厂商内部人士对蓝鲸汽车表示,与此前车企由一家 激光雷达 厂商独家供应相比,目前行业AB供正在成为趋势。“我们很多客户目前都是独家供应,但后续随着这些车企起量,可能都会学 比亚迪 。”

  其以 比亚迪 为例,在 比亚迪 2月10日发布全民智驾战略的次日,禾赛科技就官宣了与 比亚迪 加深合作,搭载禾赛 激光雷达 的车型将于今年量产交付。前述 激光雷达 厂商内部人士透露,其实在 比亚迪 目前智驾车型的 激光雷达 供应量方面,速腾的比率更大,可能在八成左右,“不过,在禾赛官宣与 比亚迪 合作时,外界还以为速腾被切了,其实其实不然。”

   比亚迪 其实不是特例。再者如奇瑞,3月19日,禾赛在奇瑞汽车智能化战略发布会次日发文称,禾赛 激光雷达 将支持其多款车型量产上市,加速推动智驾平权;几日后的3月21日,速腾也发文,其持续赋能奇瑞汽车,已助力星纪元ET、星纪元ES等多款车型成功上市,未来将继续支持奇瑞智能化业务发展。

  显然,在车企高调开打智驾战下,隐于背后的 激光雷达 厂商同样暗潮汹涌。对于车载 激光雷达 市场的头部之争,前述 激光雷达 厂商内部人士认为谁会一直占据榜首很难说,最终还是要看哪款车卖得好。

  车载 激光雷达 市场竞争激烈,部分厂商开始不断将目光瞄准 机器人 市场寻更多增量。据了解,在 机器人 自主导航和避障方面, 激光雷达 凭借其高精度的环境感知能力,正在成为不可或缺的关键 传感器

  速腾聚创于今年初正式发布 机器人 平台公司战略,明确“ 机器人 技术平台公司”定位,为AI 机器人 行业提供增量零部件及解决方案。同期,适用于 机器人 的E1R、Airy等 激光雷达 产品,和全新 机器人 视觉品类Active Camera、灵巧手Papert 2.0等首批创新产品亮相发布。据知情人士向蓝鲸汽车透露,今年在春夜晚大火的宇树科技 机器人 产品,其头部就搭载了速腾聚创的 激光雷达

  无独有偶,禾赛也在发力这一市场,据其今年2月发文称,基于禾赛第四代芯片架构缔造的禾赛FTX和JT系列可以灵活应用于各类智能 机器人 ,包含人形 机器人 、移动 机器人 、配送 机器人 、清扫 机器人 、割草 机器人 等,嵌入不同位置,为其提供超广视野的实时3D感知。

  当 激光雷达 厂商由车载市场卷向 机器人 市场,行业又将迎来啥样的变局,仍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速腾聚创】  【激光雷达】  【2024】  【机器人】  【特斯拉】  【马斯克】  【同比增长】  【年收入】  【机器人视觉】  【禾赛科技】  【未来产业】  【硬科技】  【中国飞鹤】  【杀人鲸】  【BlueOrcaCapital】 
  • 客服与业务咨询

   【网络建设服务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