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 1
  • 2
  • 3
  • 4
  • 5
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北京通美拟IPO - 曾被举报涉嫌侵犯商业秘密

【北京通美】北京通美拟IPO - 曾被举报涉嫌侵犯商业秘密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3-25 21:32:49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北京通美】 【株洲科能】 【IPO

  中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近日披露的《科创板提交注册申请企业基本情况》显示,在2022年8月1日收到北京通美晶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通美)的注册材料后,截至2025年3月13日,北京通美的注册状态仍处于“进一步问询中”。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北京通美被另一家科创板IPO(第壹次公开募股)公司株洲科能 新材料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株洲科能)列为同行业可比公司,株洲科能在2023年7月IPO状态更新为“已问询”后,未再有进一步本质进展。

  另外,株洲科能所列的另一家同行业可比公司广东先导稀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先导)目前同样在进行资本运作。创业板公司 光智科技 拟收购先导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先导电子)100%股份,而先导电子正是广东先导的控股公司。

  2022年7月12日过会

  上海证交所官方网站显示,北京通美早在2022年1月10日获得IPO受理,2022年7月12日便首发过会,但在2022年8月1日提交注册后便“卡壳”直到今天,已经有约两年半时间。

  北京通美2022年披露的招股书(注册稿)显示,其主要从事磷化铟衬底、砷化镓衬底、锗衬底、PBN(热解氮化硼)材料及其它高纯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从财务数据来看,2019年至2021年各年度,北京通美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62亿元、5.83亿元和8.57亿元人民币,扣非净收入分别为-1505.14万元、898.18万元和8992.18万元。2022年前三季度,预计北京通美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02%~24.10%,预计扣非净收入同比增长41.62%~73.09%。

  北京通美在对交易所审核问询函的回应中披露,其收到相关举报信,反映公司涉事员工在举报方任职期间参与了PBN-PG复合加热器、PG工艺产品、PBN夹持杆等核心产品的研发工作,掌握了其核心技术,上述技术信息属于其商业秘密。而涉事员工彼时在北京通美处任职,并入股北京通美。举报方认为北京通美及涉事员工涉嫌侵犯其商业秘密。北京通美表示,公司核心技术均为自主研发,来源清晰,不存在侵犯举报方商业秘密等 知识产权 的情形。

  对于北京通美的IPO进展情况,和上述纠纷是否已经完结,《每日经济新闻》记者3月19日致电北京通美,但电话未获接通。

  多家同行业公司拟IPO

  记者了解到,北京通美的多家同行业公司目前正冲击资本市场。

  首先便是株洲科能,其在2023年6月获得科创板IPO受理,在2023年7月处于“已问询”状态,但尔后便再未有实质进展。

  根据株洲科能的招股书(申报稿),其主要从事4N(一种纯度)以上镓、铟、铋、碲等稀散金属元素及其氧化物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将北京通美和广东先导列入了同行业可比公司。

  值得强调的是,广东先导曾在2012年冲击创业板上市时折戟。而在2024年9月, 光智科技 披露,其在推进一项重大资产重组交易,该交易涉及广东先导。

  根据 光智科技 披露的交易预案, 光智科技 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形式收购先导电子100%股份。而广东先导正是先导电子的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为44.91%。

  先导电子主要业务按产品类型划分,主要包含溅射靶材、蒸镀材料和高纯金属及化合物三类。

  对于北京通美注册环节“久拖未决”,某券商保荐代表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称,估计还是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所致,在目前科创板在审IPO企业基数较低的情景下,(相关情况)与北京通美拟上市板块的审核严格水平应该关系不大。

  记者同时还注意到,在京沪深三大交易所的在审IPO公司中,提交注册时间在2023年之前的仅有北京通美一家企业。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中国银河】  【2024】  【证券公司】  【经纪业务】  【财富管理】  【IPO】  【科通技术】  【硬蛋创新】  【康敬伟】  【净利润】  【半导体】  【产业链】  【华电新能】  【重资产】  【新能源】  【马拉松】  【昂瑞微】  【核心技术】  【科创板】  【投资者】  【鼎佳精密】  【保险资产管理】  【证监会】  【战略配售】  【强一股份】  【供应商】  【现场检查】  【关联交易】  【银行理财】  【华润新能源】  【华润电力】  【华之杰】  【分别为】  【对赌协议】  【流动性】 
  • 客服与业务咨询

   【网络建设服务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