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晚间, 力合科创 (002243)发布2024年业绩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2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75%;归母净收入2.4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5.41%。尽管扣非净收入微增3.3%,但经营性资金流净额仍为-9451万元。
值得强调的是,这是 力合科创 自2022年以来连续第叁年营业收入和净收入双双下滑。
回溯近几年财报数据, 力合科创 业绩显现逐年下滑趋势。
具体来看,2022年至2024年, 力合科创 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6.18亿元、25.16亿元、23.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速为-12.99%、-3.90%、-7.75%,归母净收入分别为4.17亿元、3.29亿元、2.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幅为-33.94%、-21.03%、-25.41%。
力合科创 建立于1995年,2008年5月上市。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自 新材料 产业产品销售业务、科技创新服务。
作为“科技创新服务+ 新材料 ”双主业驱动的企业, 力合科创 2024年科技创新服务收入占营业收入30.61%,同比下降8.58%;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占比67.6%,同比下降7.1%。
分产品来看, 新材料 产业收入占比62.59% ,但收入同比下滑7.15%;创新基地平台服务和科技创新运营服务收入分别同比下降5.72%和27.68%。其中,科技创新运营服务毛利率大跌16.12%。
2024年, 力合科创 直接投资、作为基金经理及公司实际控制的基金完成投资项目31个,总投资额约2.6亿元人民币,投资领域聚焦 新能源 新材料 、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疗、先进制造等行业。报告期内,投资孵化企业宜搜科技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成功上市。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持有境内A股上市公司4家,持有香港H股上市公司1家。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直投及管理基金在投项目237个。
在业绩滑坡环境下, 力合科创 同日公告称,拟使用不高于10亿元的自有资金购买低风险、短时间(不高于一年)的银行理财产品,资金可以在投资期限内滚动使用,且在任一时点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总额不高于10亿元人民币。
这一举措引发投资者疑问:主业疲软却重金理财,是否意味着战略方向迷失?